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7)
2023(15773)
2022(13423)
2021(11996)
2020(10492)
2019(23894)
2018(23384)
2017(45291)
2016(24452)
2015(27582)
2014(27577)
2013(27532)
2012(25569)
2011(23255)
2010(23076)
2009(21615)
2008(21062)
2007(18571)
2006(16274)
2005(14615)
作者
(72498)
(60901)
(60882)
(57780)
(38791)
(29576)
(27826)
(23837)
(23280)
(21649)
(20907)
(20586)
(19523)
(19272)
(19189)
(19104)
(18256)
(18163)
(17709)
(17572)
(15177)
(15111)
(15009)
(14090)
(13902)
(13692)
(13476)
(13265)
(12513)
(11995)
学科
(123948)
经济(123835)
管理(69501)
(65533)
方法(54378)
(52429)
企业(52429)
数学(48947)
数学方法(48412)
(29352)
(28387)
地方(27610)
中国(27421)
(24115)
业经(22701)
农业(19860)
(19289)
贸易(19281)
(18619)
(18503)
(16825)
财务(16779)
财务管理(16734)
地方经济(16670)
环境(16637)
(15997)
金融(15993)
企业财务(15889)
(15862)
(15092)
机构
大学(359929)
学院(358577)
(157932)
经济(154954)
管理(137299)
研究(124023)
理学(119046)
理学院(117700)
管理学(115536)
管理学院(114891)
中国(92671)
科学(76245)
(74763)
(69899)
(63353)
(61533)
研究所(57652)
中心(57073)
财经(56382)
业大(53907)
(53470)
(51193)
经济学(50330)
农业(48723)
北京(46505)
经济学院(45290)
(45114)
师范(44568)
(44543)
财经大学(41909)
基金
项目(243607)
科学(192377)
基金(179661)
研究(172016)
(158106)
国家(156889)
科学基金(134485)
社会(111750)
社会科(106056)
社会科学(106028)
(94388)
基金项目(94168)
自然(88091)
自然科(86070)
自然科学(86044)
自然科学基金(84526)
(80033)
教育(79385)
资助(75212)
编号(67062)
重点(55567)
(54419)
成果(53861)
(53317)
(50041)
科研(47641)
国家社会(47334)
创新(47034)
课题(46722)
教育部(46611)
期刊
(170823)
经济(170823)
研究(103582)
中国(65006)
学报(58860)
(54840)
(54213)
科学(53331)
管理(49898)
大学(44143)
学学(42019)
农业(36665)
技术(31704)
(30948)
金融(30948)
教育(29799)
经济研究(29142)
财经(28761)
业经(25137)
(24752)
问题(22328)
统计(20773)
(19618)
技术经济(19337)
(18296)
(18083)
(16932)
决策(16790)
理论(16109)
商业(16105)
共检索到526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洋  于薇  吕康银  
1978年后,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我国经济进入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期,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收入差距显著拉大问题。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事实性的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探究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地区间差异的长期稳定关系与短期波动,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差异指标得到的因果关系的方向完全相反。深入分析这一现象有助于揭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与收入分配地区间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娜  佟连军  
利用吉林省1985—2010年人均冰雪旅游收入和人均GDP时间序列分别作为衡量冰雪旅游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对吉林省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两者之间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两者间作用力度。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雪旅游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冰雪旅游的Granger原因。长期内,冰雪旅游收入每变动1%,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动0.509 7%。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出,短期内冰雪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互相作用力度不大,其中经济增长对冰雪旅游调整作用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力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但是研究选取国家的不同、同一国家时间间隔的不同或者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1978年~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在逐渐减小,但是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永良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发展的不平衡”和“增长的不平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尤其是1991年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的扩大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相伴而生的,两者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另外,尽管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的趋同趋势较为明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程度之间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秀丽   舒元  
针对高运胜(2004)的病态计量模型,本文通过协整分析认为: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我国对美出口与美国GDP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美国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另一个结论是:美国GDP每增加1美元,我国对美出口增加量是减少的,我国对美出口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后面的结论支持了高运胜的分析: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需求弹性相对较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美国GDP是我国对美出口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却不是美国GDP的Granger原因,我国对美出口对美国经济产生不了威胁。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几个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云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1980-2004年)的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总额与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慧慧  
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和Im、Pesaran和Shin(1997)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分析角度入手,研究目标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全国和三大都市圈),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规律。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的演化历程与变化趋势。主要结论: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收敛趋势而环渤海都市圈内不存在收敛;三大都市圈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月兰  李豫新  
文章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06年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宏观经济模型测算了产业变动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较低。需要制订有效的产业政策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黎友焕  
通过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FMOLS估计法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财政分权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期内,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在全国和东部,两者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中部和西部,两者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凤武  刘聪聪  
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利用黑龙江省1990~2009年GDP和碳排放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黑龙江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黑龙江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碳排放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怡  
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困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协整模型检验了1994~2009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碳排放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环境规制强度、技术创新能力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联关系。环境规制强度是技术创新的Granger原因,环境规制强度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技术创新是碳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环境规制的合理安排和有效执行能够充分实现资源效率和环境质量的双赢,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浩  宫占奎  
对我国的进口、出口和GDP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不能将其约束为GDP和贸易总额或净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G ranger因果检验表明,进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 ranger原因,但反过来GDP增长则不是进出口增长的G ranger原因。长期因果检验则表明,GDP和出口、进口和出口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都是双向的,而GDP对进口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秀兰  
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了影响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并对各主因子指标构成和综合作用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类别划分,揭示了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探讨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Eviews 6.0软件,基于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探讨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自195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互为因果(1952~1978年),这一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耕地的产出在经济增长中占据较大的份额;(2)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1978~1992年),此阶段耕地资源投入量顺应了经济增长的要求,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3)后者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19...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慧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FDI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利用FDI及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FDI和出口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FDI也是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可见,利用FDI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与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反之外部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