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1)
- 2023(12281)
- 2022(10712)
- 2021(9949)
- 2020(8294)
- 2019(18820)
- 2018(18720)
- 2017(36173)
- 2016(19579)
- 2015(22111)
- 2014(22234)
- 2013(22080)
- 2012(20495)
- 2011(18652)
- 2010(18719)
- 2009(17153)
- 2008(16426)
- 2007(14317)
- 2006(12694)
- 2005(11191)
- 学科
- 济(99636)
- 经济(99546)
- 管理(54844)
- 业(48655)
- 企(40326)
- 企业(40326)
- 方法(39170)
- 数学(33944)
- 数学方法(33612)
- 地方(24278)
- 学(22587)
- 中国(21705)
- 农(20338)
- 业经(19244)
- 财(17875)
- 地方经济(15342)
- 环境(14376)
- 和(14305)
- 理论(14240)
- 农业(14082)
- 贸(13547)
- 贸易(13539)
- 制(13382)
- 易(12999)
- 融(12102)
- 金融(12100)
- 技术(11628)
- 划(11385)
- 银(11293)
- 银行(11252)
- 机构
- 大学(289599)
- 学院(286385)
- 济(120599)
- 经济(118090)
- 管理(113838)
- 研究(99808)
- 理学(98832)
- 理学院(97650)
- 管理学(96052)
- 管理学院(95520)
- 中国(71338)
- 科学(62224)
- 京(61543)
- 财(51390)
- 所(50480)
- 研究所(46232)
- 中心(43581)
- 农(42387)
- 财经(41936)
- 业大(41255)
- 江(40649)
- 范(39313)
- 北京(39087)
- 师范(38973)
- 经(38000)
- 经济学(36755)
- 院(36159)
- 州(33168)
- 农业(33138)
- 经济学院(32821)
- 基金
- 项目(196955)
- 科学(154672)
- 研究(144632)
- 基金(142474)
- 家(123810)
- 国家(122815)
- 科学基金(105107)
- 社会(91454)
- 社会科(86626)
- 社会科学(86602)
- 省(76438)
- 基金项目(75863)
- 自然(67643)
- 自然科(65981)
- 自然科学(65968)
- 教育(65367)
- 自然科学基金(64752)
- 划(64229)
- 编号(58668)
- 资助(58642)
- 成果(47616)
- 重点(43972)
- 部(43203)
- 发(43115)
- 创(40271)
- 课题(40261)
- 创新(37600)
- 国家社会(37399)
- 科研(37205)
- 教育部(36993)
- 期刊
- 济(136060)
- 经济(136060)
- 研究(87622)
- 中国(48916)
- 学报(44485)
- 科学(41728)
- 管理(41706)
- 农(37716)
- 财(36607)
- 大学(33056)
- 学学(31035)
- 教育(30453)
- 农业(26755)
- 技术(24798)
- 经济研究(22261)
- 融(21598)
- 金融(21598)
- 财经(20594)
- 业经(20119)
- 经(17612)
- 问题(17269)
- 图书(15899)
- 技术经济(15327)
- 理论(14498)
- 科技(13603)
- 实践(13125)
- 践(13125)
- 业(13058)
- 资源(13043)
- 现代(12992)
共检索到416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中权
本文通过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在学科的渊源、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说明区域经济地理学不可能被区域经济学所取代 ,同时也指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确实存在着危机感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罗庆 祝英丽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目标对象的相似性及理论观点上的互相借鉴使得其特殊性渐渐模糊起来。为此,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组分、研究内容层次、哲学思维等三个方面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在研究组分上,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可分为经济地理学独有部分(经济活动的地理基础、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学独有部分(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等)和两学科共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等);在研究内容上,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圈层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在地表的投影,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圈层内不同经济体间的关系;在哲学思维上,经济地理学以归纳为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而区域经济学以演绎和数学推理为主,强调经济效果的最优化。以上分析有助于理清两学科间的实质差异,从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两学科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才
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是任何学科发展首先面临的,也是经常关注的问题。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学科的发展必须继承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综合思想的地理学传统。区域经济地理学又是地理学中非常年轻而又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一是说明这门学科富有活力,面对当今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发展活力很大;二是要在学科交叉渗透过程中,搞清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自觉地发展地理科学。在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引进、消化与吸收的关系和学科建设与参与实践关系。文本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评析,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是主流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方向)的新发展,但不是主流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与模型和一些新的概念有理论指导与借鉴意义,但须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使它变为地理学的理论内容方有意义。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 学科性质 研究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本文重点研究区域科学的兴衰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争论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区域科学的兴盛与衰落的过程及其原因,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成就、观点与批评者的主要观点,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角度辩明了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应该避免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正确研究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科学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才,刘曙光
区域经济地理学作为既古老又年轻的地理学分支,经历了萌芽、形成与发展过程。受到实践领域、认知领域、方法技术领域和相邻学科发展的影响,其理论、方法和实践都经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在世纪之交已显示出面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完善而开放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学,形成,进展,趋势,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春林 陈才 杨青山 曲洋
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为主线,围绕"空间"和"要素"这两个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论题,着重分析了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思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三个基点内容(城市化发展过程、格局、机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响应与调控认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学 城市化 理论框架 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关东 唐承丽 周国华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冲击与扰动,如何有效应对外界风险,保持区域经济系统稳定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现实问题。而韧性理念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为区域经济系统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本文从区域经济韧性的概念内涵、测度与评估、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其主要贡献及不足,从“专业化与多样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锁定与解锁”“协同演化”等方面阐述了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与展望,以期为后续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韧性 演化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陆大壮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是经济地理学对象讨论中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关系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盛行的观点,认为生产或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于布局这个概念,大多数经济地理工作者是作为动名词理解的,既包括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滨 邓祖涛 梁慧 毛焱
新经济地理学(NEG)诞生伊始就与正统经济地理学(PEG)存在诸多分歧。正统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弃了传统区位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学是对古典区位论的继承与创新。二者均重视区域空间研究,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关注的区域尺度,都有所不同。在克鲁格曼的学术成就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和认可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陡然提升,为二者在经济政策的空间转向、区域空间研究的政策转向、空间尺度的趋近以及特定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交融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学科概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古老但仍焕发蓬勃生机的学科.它主要探讨人类在空间上的经济活动规律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空间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并受特定的政治环境、民俗民族文化习惯、自然地理环境、技术水平和市场活动惯性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倪鹏飞
区域经济学的主题是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关注"何地"、"为何"。但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并未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严谨的社会学科,倒不如说是若干理论的大杂烩,其中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政策理论等等。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区域关怀包括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各个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为此,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研究重点的转换,特别应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点,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通过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实现区域间和谐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关怀 弱势区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Б.Н.謝米夫斯基 張文奎 張曉天
1951—1953年间"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展开了对经济地理学理论问题的争论,其中特别是揭露了所谓"区域学派"的巨大原则性的错误,该学派的根本立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抵触的。特别奇怪的是:任何一个"区域学派"的拥护者也没敢参加这次争论。显然,在哲学杂志的篇幅上,揭露了他们理论观点之荒谬。但是,仍然如故,"区域学派"的拥护者们对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王艳华 苗长虹
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是区域转换增长动力、打造新的增长路径的必然选择。新兴产业的形成及其与特定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也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演化转向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促进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和学科地位的提升,也为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全面梳理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兴起与深化的过程,从区位机会窗口、相关多样化与技术关联、区域产业分叉、政策与制度安排等既相互争论又高度互补的方面,来系统阐述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经济地理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深化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