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87)
2023(22705)
2022(19466)
2021(18007)
2020(15161)
2019(34862)
2018(34288)
2017(64991)
2016(35584)
2015(40127)
2014(40209)
2013(39946)
2012(37225)
2011(33856)
2010(34151)
2009(31949)
2008(31925)
2007(28579)
2006(25388)
2005(23152)
作者
(106429)
(88892)
(88305)
(84261)
(56667)
(42742)
(40323)
(34760)
(33751)
(32006)
(30308)
(30056)
(28476)
(28476)
(27703)
(27310)
(26437)
(26388)
(25603)
(25539)
(22233)
(22092)
(21692)
(20405)
(20000)
(19862)
(19776)
(19698)
(18148)
(17750)
学科
(162380)
经济(162210)
(113423)
管理(109475)
(97994)
企业(97994)
方法(67137)
数学(55844)
数学方法(55128)
(43529)
中国(42210)
(41563)
业经(40267)
地方(34869)
(33164)
农业(29844)
(29347)
(27786)
财务(27696)
财务管理(27639)
(27636)
贸易(27618)
(26713)
理论(26485)
企业财务(26211)
(25515)
技术(25025)
(23199)
环境(23179)
银行(23122)
机构
学院(519309)
大学(517841)
(214754)
经济(210185)
管理(200432)
研究(180580)
理学(171487)
理学院(169493)
管理学(166385)
管理学院(165438)
中国(137405)
科学(112029)
(111815)
(98464)
(93309)
(91075)
研究所(84420)
中心(81392)
(79864)
业大(78182)
财经(77703)
农业(71313)
北京(71078)
(70396)
(68178)
师范(67489)
(65011)
经济学(64521)
(63771)
经济学院(57859)
基金
项目(341120)
科学(267601)
研究(246595)
基金(246184)
(215673)
国家(213806)
科学基金(182874)
社会(155040)
社会科(146875)
社会科学(146836)
(134242)
基金项目(129468)
自然(119568)
自然科(116792)
自然科学(116760)
自然科学基金(114691)
教育(113547)
(112823)
资助(102344)
编号(100199)
成果(81437)
重点(76962)
(75201)
(74576)
(71158)
课题(69776)
创新(66167)
科研(65207)
国家社会(63587)
教育部(63395)
期刊
(247241)
经济(247241)
研究(155568)
中国(105311)
学报(83814)
(83098)
(78707)
管理(78437)
科学(76995)
大学(63051)
学学(59415)
农业(56839)
教育(56803)
技术(48431)
(47259)
金融(47259)
业经(40085)
财经(39010)
经济研究(38890)
(33640)
(31940)
问题(31787)
技术经济(28203)
图书(25871)
统计(25639)
(25116)
(24662)
科技(23998)
现代(23776)
理论(23682)
共检索到793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涂正革  
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收敛,地区间人均产出的变异系数从1995年的0.4,下降到2004年的0.33,地区间增长速度的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3.01,下降到2004年的0.73;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对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60%,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1.16,下降到2004年的0.665;要素投入贡献的地区差异非常巨大,而且变化不定,通过要素投入缩小地区间差异的效应逐渐减弱;地区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从1995年的51.6%,增长到2004年的76.5%。全要素生产率,特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涂正革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增长的动力以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分析发现在1995~2004年期间:(1)整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型工业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相反,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2)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依然显著,但无论是人均产出还是增长速度,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3)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TFP对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资本要素的作用并不明显;(4)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四大因素:竞争、全球化和外商投资、民营化改革,以及经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力,分析发现1995—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从1996年的-9.6%上升到2003年的18.2%、2004年的10.4%,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3)工业企业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采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将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38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分解为资本深化、技术前沿进步、技术效率改进3个成分,发现:(1)1996 ̄200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以15.9%的速度增长,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资本深化(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每年为12.9个百分点,但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23.2个百分点降到2002年的6.9个百分点(;3)技术前沿进步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为7个百分点,总体低于资本深化的贡献,但技术前沿进步上升势头强劲,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在2001、2002年分别高达19.8、29.0个百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良科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行业间R&D溢出区分为前向和后向,使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各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控制行业技术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的条件下,考察了人力资本、R&D、前向和后向R&D溢出以及人力资本和R&D及R&D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还比较了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之间的异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小舟  陶前功  金洋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的溢出效应问题被学界广泛讨论,基于不同的数据和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出的结论各有千秋。本文基于湖北省工业面板数据的视角,分别采用了OLS计量和GMM计量,发现FDI对湖北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康  袁宏俊  郑亚男  
根据2001—2016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及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实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的因素。结果显示:(1)考察期内安徽省中大型工业企业Malmquist指数及技术进步指数大部分年份都大于1,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的提高引起的。(2)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盈利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率都具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和政府资金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都具有负向影响;行业集中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不显著,对技术进步率有负向影响。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提高安徽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剑平  郑光凤  
本文使用2003~2011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R&D支出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越严厉,总行业的R&D支出将增加,但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总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显著的正的影响;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R&D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清洁生产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R&D支出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不显著的正的影响。环境规制引致型R&D对全要素生产率未能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原因是总行业环境规制引致型R&D占R&D支出的比例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建波  张丽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及假设检验,并据此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经济板块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区域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文军  陈勇  
本文基于30个省市区服务业数据,采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对1978-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的来源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服务业增长主要来源于要素投入的推动,TFP的促进作用相对偏低,TFP、资本和劳动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22.43%、50.83%和26.74%。分阶段来看,1992年以前,TFP提高和劳动投入是驱动我国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平均贡献份额分别是39.74%和37.83%,资本的平均贡献份额仅有22.43%。1992-2001年,我国服务业增长的来源结构出现深度调整,资本投入绝对主导服务业增长,TFP的平均贡献份额下落至12.18%,也低于劳动投入的平均贡献份额2...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杭敬  张志远  苑立波  
当前,上海面临着既要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速度,又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双重艰巨任务,而劳动生产率则是完成这两大任务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质上是劳动生产率提升与劳动力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前上海人口红利趋于减弱的形势下,继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又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赖物质消耗转为主要依赖广义的技术进步。而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又是推动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三个要素。该文利用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模型,对"十五"时期以来上海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要素进行拆解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虽然上海制造业增加值与劳动生产率呈现同步回落走势,但技术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德祥  薛桂芝  
本文采用1998—2013年全国22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参数型生产前沿法测算并分解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其时序增长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1998—2013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样本期间累计下降12.16%;(2)通过对随机前沿生产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发现样本期间技术进步不显著,印证了克鲁格曼"东亚无奇迹"的观点,并对技术进步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猜测;(3)生产效率总体呈改进状态,样本期间累计上升了17.08%,且生产效率改进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层次性。东部地区改进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改进程度明显高于地级城市,中国城市生产效率呈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