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9)
2023(12046)
2022(10520)
2021(9729)
2020(8070)
2019(18397)
2018(18326)
2017(35367)
2016(19064)
2015(21489)
2014(21535)
2013(21492)
2012(19716)
2011(18083)
2010(18042)
2009(16584)
2008(15707)
2007(13648)
2006(12083)
2005(10639)
作者
(56265)
(46705)
(46308)
(44210)
(29725)
(22336)
(21068)
(18492)
(17836)
(16481)
(15872)
(15791)
(14819)
(14767)
(14419)
(14142)
(13917)
(13642)
(13203)
(13194)
(11563)
(11540)
(11106)
(10677)
(10576)
(10303)
(10258)
(10034)
(9430)
(9019)
学科
(98473)
经济(98390)
管理(54218)
(47876)
(39890)
企业(39890)
方法(38540)
数学(33605)
数学方法(33296)
地方(24090)
中国(21416)
(20199)
(19911)
业经(18964)
(17402)
地方经济(15255)
环境(14226)
(13873)
农业(13767)
理论(13210)
(13122)
(12923)
贸易(12916)
(12383)
(11672)
金融(11670)
技术(11345)
(11267)
(11020)
银行(10982)
机构
大学(279119)
学院(277121)
(117982)
经济(115533)
管理(111043)
理学(96579)
研究(96403)
理学院(95479)
管理学(93946)
管理学院(93454)
中国(69462)
科学(59830)
(59270)
(49743)
(48475)
研究所(44390)
中心(42135)
(41114)
财经(40608)
业大(40142)
(38986)
北京(37647)
(36895)
(36844)
师范(36611)
经济学(35905)
(35070)
农业(32103)
经济学院(32043)
(31924)
基金
项目(191707)
科学(150768)
研究(140299)
基金(139153)
(120947)
国家(119986)
科学基金(102965)
社会(89001)
社会科(84351)
社会科学(84326)
(74465)
基金项目(74347)
自然(66520)
自然科(64891)
自然科学(64880)
自然科学基金(63694)
教育(63074)
(62583)
资助(57094)
编号(56803)
成果(45551)
重点(42809)
(41982)
(41922)
(39299)
课题(38876)
创新(36701)
国家社会(36456)
科研(36234)
教育部(35901)
期刊
(133132)
经济(133132)
研究(84435)
中国(47768)
学报(42584)
管理(40911)
科学(40231)
(36823)
(35508)
大学(31787)
学学(30008)
教育(27656)
农业(26028)
技术(24275)
经济研究(21890)
(21336)
金融(21336)
财经(20015)
业经(19706)
(17106)
问题(16831)
技术经济(15105)
图书(14574)
理论(14165)
科技(13285)
资源(12982)
实践(12822)
(12822)
现代(12751)
(12680)
共检索到402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张文彬  
在理论发展和现实政策分析的需要推动下,区域经济周期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新的发展。理论研究主要在实际经济周期和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方向上进行了拓展,但相对于经验研究却发展相对滞后。经验研究在区域经济周期相似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外研究的进展对结合我国实际、运用科学分析框架和方法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研究的新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立岩  王新丽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以下简称为RBC)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RBC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FinnKydland、明尼苏达大学的Edward Prescott、罗彻斯特大学的John Long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李星  
当前国外对国际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判断、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分析以及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效果分析等方面。针对国际经济周期同步程度的变化,理论界还存在不少争议,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周期相关程度高低问题以及同步性变化问题。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入分析各主要传导途径的影响因素以及进一步寻找新的传导渠道。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效果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研究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银娥  刘旺霞  
关于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论。弗里德曼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凯恩斯货币主义者则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持不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在一些观点上达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共识"。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瑾  张丹俊  
两个世纪以来,经济周期理论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为经济监测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概况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在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基础上,引入新的监测指标、发现新时期的影响因素、改进了理论模型与实证方法;二是应用层面,学者们试图运用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对近年来出现的全球热点与危机进行动态的、系统的解释,包括用RBC、VAR、DSGE相关理论与实证模型重点解释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传导、冲击与解决方案等。研究表明,经济周期已由一国的波动扩展到国家之间的协动,全球范围内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前后轮危机之前的关联性也更加紧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雪梅  罗永会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方法,依据中国30个省市1952-2010年的人均GDP数据,对省际区域经济周期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区域进行聚类分组研究。结果表明:从波谷个数来看,全国各省份至少出现了10次波谷,最多的省份甚至有14次;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来看,全国各省份均呈现出收敛趋势,且东部省份的收敛速度和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从省份之间短期波动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共有44组省份(全部对象共计900组)的相关系数未能通过统计检验(P值取5%);聚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东部省份的聚集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运用动态因子模型和B-B算法,以1993q1-2008q3时间段内GDP季度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东亚十国(地区)共同经济周期及其具体特征。再根据动态因子模型得到的参数,比较了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除中国和共同周期的关系不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和共同周期的关系比较紧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涛  郑挺国  
从区域层面探寻经济周期特征和规律,对深入理解和把握区域与国家层面的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我国1978—2009年间的经济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变化以及区域与国家间经济周期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周期和国家周期都在1993年前后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区域经济周期差异性明显,区域与国家间经济周期协同性较高,且在突变点后中西部区域的协同性比较接近,而东部区域的协同性差异较大。有鉴于此,只有从国家层面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宏观政策体系以及发挥宏观政策的结构性功能,才能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缩小区域间宏观经济政策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林松  张晓芳  孙皓  
文章运用基于统计技术的新的非平稳单位根周期模型检验方法,采用我国10个省、市的GDP时间序列,检验了地区的经济周期的长度。结果显示在扰动为白噪声的情况下,文章所检验地区的经济周期的长度为5~6年;在扰动存在自相关的情况下,经济周期的长度会更短,大概为4或5年左右,这基本上与我国区域的经济周期的长度符合。这种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以减少经济的周期性剧烈波动造成的发展减缓,协调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经济进一步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小愉   吴凯   孙焱林  
文章从变量指标选取、周期特征估计、协同性测算三个方面提出一种关于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新估算方法,分别测算了区域与全国的总体协同性以及区域间的双边协同性,一方面,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省份经济周期协同性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探讨以东、中、西部板块的传统思路划分政策区域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省份经济周期分化特征突出,处于同一板块的省份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且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周期的区域分化程度加深;处于不同协同性水平的省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理位置分布特征,且大部分经济发达省份与其他区域的协同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立兴  唐海亮  
本文从立足发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用的角度,在总结中国近几年宏观审慎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从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出发,对宏观审慎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本文的创新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研究的角度创新,研究的思路创新,提出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路径依赖问题;结合2011年信贷增长和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宋玉华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东亚经济周期(EABC)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趋凸现,本文选取10个代表性国家(地区),以实证方法对1970-2004年东亚经济周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地区性大国经济周期独立性较明显,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分析结果为东亚经济合作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炎  黄晶  魏熙晔  陈昆亭  
近年来,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1,基于两者的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形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与宏观经济周期研究中的新兴热点。其中,金融摩擦、金融冲击、金融中介及与这些因素紧密联系的货币信贷政策已成为本次危机后热点中的热点。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经济周期理论的一个新领域——金融经济周期理论(financial business cycle theory,简称fbc理论)。该理论将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冲击、金融摩擦、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虎  李玉双  
本文采用"谷―谷"法对1978~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并计算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指数。其结果显示:(1)从整体趋势上看,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有所提高,但其幅度不大。(2)当整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指数要高于当整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的同步性指数。(3)我国区域经济周期阶段同步性呈现出"俱乐部"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洋  周大鹏  
经济周期的存在影响着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财政政策也应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同时具有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文章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证模型等方面对现有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关系的文献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对当前财政政策如何更好的促进省级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