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7)
2023(8495)
2022(6912)
2021(6352)
2020(4903)
2019(11137)
2018(10955)
2017(20454)
2016(11117)
2015(12472)
2014(12616)
2013(12345)
2012(12060)
2011(11368)
2010(11913)
2009(10905)
2008(10704)
2007(9622)
2006(8869)
2005(8219)
作者
(33607)
(28319)
(28046)
(26817)
(18207)
(13263)
(12778)
(10956)
(10699)
(10093)
(9981)
(9554)
(9269)
(9003)
(8864)
(8851)
(8369)
(8289)
(8037)
(7846)
(7376)
(6960)
(6926)
(6707)
(6396)
(6331)
(6201)
(5947)
(5823)
(5593)
学科
(71990)
经济(71924)
管理(27146)
(21056)
地方(20299)
方法(20254)
数学(16822)
数学方法(16629)
(16552)
企业(16552)
中国(15280)
(14744)
地方经济(14186)
业经(13163)
(13040)
理论(10702)
(9858)
金融(9856)
环境(9636)
(9603)
农业(9384)
(9127)
(8536)
(8501)
经济学(8360)
(8238)
(8179)
银行(8161)
(7985)
(7134)
机构
大学(172366)
学院(171183)
(79224)
经济(77572)
研究(66974)
管理(58761)
理学(49771)
中国(49229)
理学院(49031)
管理学(48151)
管理学院(47814)
科学(39372)
(36654)
(34334)
(33874)
研究所(31170)
中心(28643)
(27265)
财经(26710)
(26126)
经济学(26067)
(25979)
师范(25779)
(24085)
(23954)
北京(23397)
经济学院(23005)
业大(21736)
(21527)
师范大学(21230)
基金
项目(108121)
科学(85375)
研究(82026)
基金(77469)
(67450)
国家(66900)
科学基金(56220)
社会(53171)
社会科(50231)
社会科学(50220)
(41939)
基金项目(40015)
教育(38256)
(35449)
自然(33283)
编号(32939)
自然科(32413)
自然科学(32401)
自然科学基金(31817)
资助(30960)
成果(28522)
(25729)
重点(25596)
课题(24414)
(24172)
国家社会(22681)
(22143)
发展(21339)
(21017)
创新(20834)
期刊
(98902)
经济(98902)
研究(56777)
中国(36444)
学报(24530)
(24509)
科学(24244)
(24221)
管理(23610)
教育(23259)
大学(18774)
学学(17529)
技术(16801)
农业(16769)
(16148)
金融(16148)
经济研究(16063)
财经(14253)
业经(12602)
(12556)
问题(12519)
世界(10091)
技术经济(9645)
(9476)
国际(9099)
(8741)
(8444)
论坛(8444)
资源(8397)
统计(8377)
共检索到272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林  杨玉文  
实现东北三省和内蒙三市两盟的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评价国内外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东北区域经济合作必需解决各项基础工作、各种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七点启示。1.发挥各成员政府的作用;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充分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4.促进产业集群发展;5.构建区域经济的统一大市场;6.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7.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开宇  潘秋玲  陈文晖  
广东等九省提出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形式,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极具启发性。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合作现状,提出了西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万田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ID)统计,东北亚土地面积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0.66%,2001年中、日、韩、蒙四国GDP总和接近60000亿美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83%,各国资本形成平均约占本国GDP的30%(朝鲜数据缺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鹏  
预期中的"贸易便利化协议"未能如期通过,多哈回合谈判前途未卜。主要国家对多边贸易体制仍难言放弃,但均对区域经济合作谋划布局,期望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红利"。应借鉴各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有益经验,处理好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部署我国的自贸区战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汝根  
当前,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而且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应采取一些新的对策:统一认识,将中俄双方贸易合作关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发挥政府职能,解决双边谈判中未尽事宜和培养对俄贸易人才;发挥地缘优势,尽快建立中俄边境地区特殊经济区;加强中介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俄贸易互信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丽红  
1897—1911年间,东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区,且区域经济结构亦呈雏形,这一结果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而非单纯的经济过程。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为切入点,将日俄经济侵略、清政府变革和市场发展放在同一历史过程,考察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原始要素禀赋,即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的聚集:日俄两国经济侵略带来资本和技术,清政府招垦政策带来劳动和土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东北形成了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仅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而且出现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结构,对此后东北经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杭栓柱  
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呼盟、兴安盟、哲盟、赤峰三盟一市(以下简称蒙东)。土地总面积124.1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9%,1988年人口为1063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左右。 东北经济区经长期形成和发展,区内联系逐渐密切,分工协作比较协调,为我国的经济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整个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朝翰  韩丹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
关键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静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削弱,亚洲经济崛起,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东北亚区域合作在国际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区域经济体收益目标转型使大国关系充满变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关键阶段、中日韩经贸合作将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演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对中国实现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构想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机遇。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中国东北地区,要积极调整战略部署,完善各项经济政策,努力协调发展次区域合作,发展优势产业,与邻国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以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梅学惠  卢光盛  
本文在疏理地缘经济学概念及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启示,进而选择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这一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内在地缘经济学的解读以及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姜国刚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手段。以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框架为基点,从空间布局角度研究分析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即"一轴三极七基地",通过区域内合理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的合理分工与链接,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宏观层面的构想,为具备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可行路径,以期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廉晓梅,宋伟  
资源是经济社会的基础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潜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则必须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 ,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手段。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形成最早的经济区 ,资源曾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 ,但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利用 ,其资源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而严重制约了东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筱鹏  张德山  
在定性分析了东北区经济发展与辽宁港口货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用主成份回归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辽宁港口主要航线货流的变化趋势与东北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久文  陈超君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强盛作出巨大贡献,但随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压力大、产业盈利能力不强、省际产业关联度低、新动能发展不足等均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典型问题。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滞后及与之伴随的一系列问题,国家积极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划致力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这也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需从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构产业体系竞争力、加大创新力度、发展数字经济等四个方面出发,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实现全面振兴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洪梅  刘力臻  
当前,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已相对滞后的东北地区而言,要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重振雄风,必须进行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路径。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日可待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