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8)
2023(9925)
2022(8311)
2021(7403)
2020(6230)
2019(13816)
2018(13628)
2017(26061)
2016(13954)
2015(15830)
2014(16061)
2013(15840)
2012(15140)
2011(13995)
2010(14333)
2009(13810)
2008(13711)
2007(12617)
2006(11467)
2005(10750)
作者
(41664)
(35150)
(34804)
(33311)
(22368)
(16698)
(15812)
(13529)
(13229)
(12512)
(12109)
(11801)
(11424)
(11271)
(11022)
(10786)
(10467)
(10230)
(9977)
(9911)
(9128)
(8525)
(8406)
(8038)
(7927)
(7878)
(7774)
(7669)
(7101)
(6788)
学科
(82043)
经济(81941)
管理(47525)
(37876)
(32355)
企业(32355)
方法(24726)
数学(21219)
数学方法(20983)
地方(20721)
中国(18110)
(17459)
(17256)
业经(15731)
(15383)
(14924)
地方经济(14216)
(13744)
环境(12061)
(11679)
金融(11676)
(11044)
银行(11030)
(10595)
(10286)
农业(10142)
(9958)
财务(9929)
财务管理(9903)
(9725)
机构
大学(214706)
学院(213874)
(99024)
经济(96991)
管理(78392)
研究(77112)
理学(66072)
理学院(65293)
管理学(64279)
管理学院(63857)
中国(59431)
(46964)
(45070)
科学(43632)
(38959)
财经(36067)
中心(34643)
研究所(34486)
(34226)
(32374)
经济学(31908)
(30645)
北京(28593)
经济学院(28207)
(27659)
(27502)
师范(27274)
业大(26790)
(26499)
财经大学(26365)
基金
项目(133245)
科学(106074)
研究(99698)
基金(97759)
(84165)
国家(83489)
科学基金(71789)
社会(66723)
社会科(63263)
社会科学(63246)
(51387)
基金项目(50721)
教育(44973)
自然(43341)
(42604)
自然科(42273)
自然科学(42260)
自然科学基金(41506)
资助(39725)
编号(39299)
成果(33459)
重点(30429)
(30118)
(30090)
(29875)
国家社会(28446)
课题(28019)
(27156)
教育部(26226)
创新(25709)
期刊
(123892)
经济(123892)
研究(70287)
中国(46979)
(38027)
管理(32479)
学报(29976)
(29168)
科学(28864)
大学(23727)
学学(22411)
(22317)
金融(22317)
教育(21219)
财经(19739)
经济研究(19685)
技术(19632)
农业(19093)
(17141)
业经(16854)
问题(15401)
技术经济(12290)
(12094)
国际(11104)
世界(11071)
统计(10680)
经济问题(9823)
(9761)
理论(9599)
现代(9567)
共检索到344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民书  刘名远  
随着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获取竞争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作为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是突破现有制度瓶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毅文  
区域经济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平衡各经济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拓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毅文  
区域经济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平衡各经济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拓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毅文  
区域经济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平衡各经济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拓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珂  
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文章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具体分析利益分成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帮扶机制、利益仲裁机制、利益磋商机制,并从协调经济利益、法律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机制保障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珂  
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文章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具体分析利益分成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帮扶机制、利益仲裁机制、利益磋商机制,并从协调经济利益、法律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机制保障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珂  
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文章构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具体分析利益分成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帮扶机制、利益仲裁机制、利益磋商机制,并从协调经济利益、法律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机制保障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建雨  
本文从宏观视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实施流程,并对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制度保障提出了明确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仪  郑周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区域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区域经济整合的主体及其利益分配,然后建立区域利益补偿博弈模型,分析了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区域利益补偿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我们认为,推进符合"卡尔多改进"的经济整合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地区之间长期的合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亚成  韩晓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发展过程中,除东部地区自身的自然禀赋、经济发达程度等条件外,国家政策的引导,使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也是造成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标杆法测量西部、东北及中部地区为东部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说明目前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和职责,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健全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从合作的原则到机构,从合作的领域到项目,从项目的调研到决策,从合作措施的推出到落实,都制订或形成了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和方法,有相应的机构去决策、协调、督促和执行。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重视合作机制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也因其功能基本完善,成为世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永林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合作各方提供了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在面临国内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的挤压与竞争的战略形势下,相对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与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整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有沦为短期行为的风险。为有效摆脱地区利益冲突与合作困境,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大湄公河地区的六国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经过20年的运行,该机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其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以及合作环境比较复杂且发生了变化,GMS合作机制的未来面临着不确定性。中国需要充分认识GMS合作机制的定位,与亚行取得合作以推动该机制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纪昌品  欧名豪  
区域协调与利益补偿是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发展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区域间耕地保护压力与机会成本差异、区域间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等方面阐述了耕地保护区域协调的客观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益补偿区域协调的基本思路,并从补偿/受偿区域确定、补偿途径选择、补偿标准测算、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对区域间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具体运作做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区域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有较强的现实必要性,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具备了进行协作的基础,同时需要在制度层面为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区域协调提供必要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