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1)
2023(10503)
2022(8742)
2021(7859)
2020(6056)
2019(13368)
2018(12824)
2017(24196)
2016(12904)
2015(14193)
2014(14320)
2013(14454)
2012(14045)
2011(13255)
2010(13615)
2009(12573)
2008(12082)
2007(10909)
2006(10113)
2005(9808)
作者
(39514)
(33052)
(32659)
(30979)
(21136)
(15515)
(14861)
(12643)
(12639)
(11778)
(11591)
(11061)
(10761)
(10715)
(10346)
(10161)
(9656)
(9522)
(9395)
(9114)
(8600)
(8146)
(8035)
(7694)
(7482)
(7419)
(7240)
(7009)
(6679)
(6446)
学科
(81930)
经济(81872)
管理(33501)
(29957)
地方(26063)
中国(22778)
方法(22055)
(22003)
企业(22003)
数学(19051)
数学方法(18935)
(18230)
业经(16414)
地方经济(16378)
(15160)
农业(12725)
(12627)
(12350)
金融(12349)
(12074)
环境(11835)
(11226)
银行(11214)
(11207)
(10983)
(10299)
贸易(10289)
(9779)
(9643)
经济学(9158)
机构
学院(197317)
大学(195119)
(91429)
经济(89582)
研究(78457)
管理(68252)
中国(59569)
理学(56880)
理学院(56093)
管理学(55224)
管理学院(54846)
科学(45707)
(42912)
(40717)
(39736)
研究所(36521)
中心(34132)
(31560)
(31364)
财经(30725)
(29255)
经济学(29210)
师范(29009)
(28058)
北京(27940)
(27773)
经济学院(25796)
业大(25309)
(25267)
科学院(24419)
基金
项目(121492)
科学(96125)
研究(91511)
基金(86551)
(75296)
国家(74640)
科学基金(63016)
社会(60064)
社会科(57043)
社会科学(57031)
(47887)
基金项目(44610)
教育(40643)
(40423)
自然(37147)
编号(36774)
自然科(36203)
自然科学(36196)
自然科学基金(35536)
资助(34738)
(33671)
成果(30532)
重点(28476)
发展(27761)
(27298)
课题(27047)
(26506)
国家社会(25409)
(24779)
创新(23323)
期刊
(117728)
经济(117728)
研究(68552)
中国(46609)
(29983)
(28803)
管理(28539)
学报(28073)
科学(27650)
教育(23800)
(21892)
金融(21892)
大学(21204)
农业(20773)
学学(19775)
经济研究(19540)
技术(18321)
业经(17865)
财经(16230)
问题(14860)
(14238)
(11346)
技术经济(11169)
资源(10989)
世界(10970)
(10705)
国际(10538)
商业(9784)
统计(9652)
经济问题(9619)
共检索到326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智燕  
清代宁波契约文书中"更田"、"更地"等"更~"说法十分常见,弄清楚其含义,将有助于正确解读该批文契。本文主要依据文契中出现的"更~"与"众~"及"采~"异文现象,认为"更~"与"众~"或"采~"所指相同,即用以指称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田、地、山或屋等,因而"更田"与"更名田"无关,它指的是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田,"更地"也不是指"屯更地",它指的是两家或几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处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文书的发掘和整理对推动学术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已被敦煌文书催生敦煌学、徽州文书推动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等一再证明。近年来,契约文书的搜集整理出现了新的高潮,出版了曹树基对石仓契约文书、张介人对浙东契约文书、王万盈对宁波契约文书、刘秋根对保定商业文书、铁木尔对土默特金氏蒙古家族契约文书、高聪对贵州清水江流域土司契约、杜万华对贵州苗族契约文书等等整理成果,晋商文书的整理也在大力推进。这些工作带来了新资料、新视野,推动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婷玉  
明清时期地方志中的畲族以“刀耕火种”的游耕经济形式为人所知,但明清时期的畲族契约、账簿等文书资料,却展现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图景。福建屏南巴地村,来源于明代设置此地的“包地屯”,该村蓝氏畲族形成了以定居农耕为主的经济形式。对巴地村蓝氏数十份土地契约和家族账簿的分析,可以看到巴地村蓝氏定居该地的契机来自明代军屯的设置,在清代,其土地交易和赋役承担情况已经与周边汉族村庄基本一致。从经济模式来看,巴地畲族已经深深地融入东南汉族社区中,经济层面的融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底层逻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炳尧  
清代山阴、会稽、诸暨县房地产契约文书辑存沈炳尧本辑存收录了清雍正至咸丰浙江行省绍兴府山阴、会稽、诸暨县的房地产押契、卖契、回赎契共计24件。这些契约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今作首次公布,供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利用。现将辑存凡例说明如下:(1)本辑存收录的对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才盛  
高职教育具有更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也在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宁波产业结构特点,剖析了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李晓薇  
买卖行为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构建法律关系的高频次、普遍性渠道,对买卖行为的内容规范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或社会对基本民生的关注水平与管理风格,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先进程度与完善程度。对清代买卖契约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研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晓亮  曹宇  胡燕  
《腾冲契约文书资料整理与汇编》是由云南大学吴晓亮教授携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师生与腾冲民间收藏家贾志伟先生合作完成的又一部云南省民间史料汇编,2019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腾冲,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其西与缅甸相邻。在中国古代,她是南方丝路的重要城镇,至今不仅是云南省,也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腾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丰厚而多元的文化积淀,其契约文书记录了当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从一个侧面呈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明勇  
《清实录》经济史资料整理与出版工作是一个历时半个世纪的课题,其中《商业、手工业编》即将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于2004年整理出版。本文对这一课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容、研究价值做一简要介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兴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睿君  李琳琦  
中人报酬主要有银两、宴请和物品三种类型。本文通过对清代徽州契约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中资占交易总额的比值一般在2%—10%之间,尤以5%左右的居多,且清前期的比值略低于清中晚期。该比值的确定,与中人和契约双方的关系及其发挥的作用均有关联。中人报酬由哪一方支付带有不固定性,主要依据"成破"双方的经济地位以及对契约合同的遵守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取报酬并不是中人作中的动因和目的。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郭睿君  
"中人"身份选择不以地位、经济、威望为拘,"面子"的大小并不是选择"中人"的绝对标准。一般亲族较为普遍的担任中人,妇女、佃人也可以作中参与到契约关系中。中人的选择是契约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实际需要,在其特定的乡土社会网络中,亲疏、远近、尊卑自由组合的结果,自身品质良好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宗彦  覃予  
文章考察了2008年前后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环境下,我国企业为实现预期高管薪酬而实施的盈余管理策略变化情况。基于2003-2014年499家A股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明显抑制了高管薪酬增长。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减弱,真实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阻滞作用也减弱。其中,私营企业高管薪酬对两种盈余管理敏感性的减弱程度最大,地方国企次之,中央国企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即转变了盈余管理策略,而国有企业则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完全退出后才出现这一变化。文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景气降低了企业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毅  
由宋则行教授、樊亢研究员主编的三卷本《世界经济史》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书是国家“六五”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有关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协作完成。这部洋洋百万余言的宏篇巨著,以其在创建我国世界经济史学科的科学体系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史研究方面所进行的成功尝试,以及在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无可争辩地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对于清代外债的研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清政府究竟借过多少笔外债?清代外债总额、外债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过去的研究者们说法不一,分歧较大。1962年徐义生先生编集的《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一书问世,“徐书”以统计表形式按年序逐项编列了1853~1927年请政府到北洋政府期间各项外债的借债者、贷款者,币种、款额、利率,等等,给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时隔三十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著的《中国清代外债史资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是国内继“徐书”之后有关清代外债史资料工作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