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3)
- 2023(16415)
- 2022(14127)
- 2021(13184)
- 2020(10898)
- 2019(25121)
- 2018(25021)
- 2017(48042)
- 2016(26002)
- 2015(29292)
- 2014(29567)
- 2013(29260)
- 2012(27028)
- 2011(24703)
- 2010(25176)
- 2009(23161)
- 2008(22375)
- 2007(19688)
- 2006(17585)
- 2005(15918)
- 学科
- 济(125161)
- 经济(125051)
- 管理(71893)
- 业(67098)
- 企(54728)
- 企业(54728)
- 方法(49726)
- 数学(43229)
- 数学方法(42537)
- 中国(32538)
- 地方(30853)
- 农(29196)
- 业经(26165)
- 学(25782)
- 财(23224)
- 农业(20018)
- 理论(19246)
- 制(19163)
- 贸(18783)
- 贸易(18768)
- 环境(18151)
- 易(18043)
- 和(17979)
- 地方经济(17778)
- 融(17423)
- 金融(17421)
- 银(17366)
- 银行(17325)
- 技术(16798)
- 行(16691)
- 机构
- 学院(375286)
- 大学(374823)
- 济(154729)
- 经济(151377)
- 管理(146077)
- 研究(131785)
- 理学(125584)
- 理学院(124113)
- 管理学(121698)
- 管理学院(121021)
- 中国(97962)
- 科学(81726)
- 京(81476)
- 财(68129)
- 所(67181)
- 研究所(60996)
- 农(59289)
- 中心(58499)
- 江(55810)
- 业大(54359)
- 财经(54092)
- 北京(52287)
- 范(51362)
- 师范(50893)
- 经(48920)
- 院(47899)
- 经济学(46375)
- 农业(45947)
- 州(45592)
- 经济学院(41299)
- 基金
- 项目(250973)
- 科学(197016)
- 研究(184090)
- 基金(179872)
- 家(156737)
- 国家(155428)
- 科学基金(133041)
- 社会(114980)
- 社会科(108978)
- 社会科学(108946)
- 省(99110)
- 基金项目(94653)
- 自然(86090)
- 教育(84986)
- 自然科(84055)
- 自然科学(84040)
- 划(83241)
- 自然科学基金(82468)
- 编号(75537)
- 资助(75249)
- 成果(61414)
- 发(57229)
- 重点(56755)
- 部(54551)
- 课题(53176)
- 创(51721)
- 创新(48215)
- 科研(47345)
- 国家社会(46751)
- 教育部(46643)
- 期刊
- 济(178721)
- 经济(178721)
- 研究(114696)
- 中国(75491)
- 学报(57207)
- 管理(55896)
- 科学(54074)
- 农(54048)
- 财(49719)
- 教育(45561)
- 大学(43165)
- 学学(40524)
- 农业(37693)
- 技术(35758)
- 融(33405)
- 金融(33405)
- 经济研究(29182)
- 业经(28586)
- 财经(26297)
- 经(22556)
- 问题(22475)
- 技术经济(20028)
- 图书(19973)
- 业(19530)
- 统计(18661)
- 科技(17977)
- 理论(17644)
- 资源(17209)
- 商业(17204)
- 现代(16987)
共检索到566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振华
对区域经济进行计量研究,可以大大扩展人们对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的认识。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是各部门生产的协调发展,而为了各部门协调发展,应从再生产过程中哪个环节出发来构造模型并进行综合平衡?这是设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型框架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一、模型框架设定的出发点区域经济结构应该具有特色,并能够发挥区域优势,这是由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1)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并且自然资源在各个区域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因此,围绕着开发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地区经济结构就各具特色;(2)不同区域的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存在着差异,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集中化程度也是不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华 黄志建 郭淑芬
文章研究了1995-2015年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并提出了区域经济追赶模型。研究发现,自1979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差距;然而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并一直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虽然东西部地区经济的相对差异在不断减小,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指标基数太低,绝对差异还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扩大。
关键词: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经济差异 追赶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清华 黄志建 郭淑芬
文章研究了1995-2015年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并提出了区域经济追赶模型。研究发现,自1979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差距;然而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并一直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虽然东西部地区经济的相对差异在不断减小,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指标基数太低,绝对差异还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扩大。
关键词: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经济差异 追赶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欧阳华生 黄智聪
影响住房保障的因素比较复杂,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由经济发展带来的GDP规模和政府财力快速增长并未有效支持财政对住房保障的投入;城镇化进程加快给住房保障问题解决带来了较大压力,区域间政府住房保障财政投入竞争促进了区域间政府住房保障财政投入。今后政府需要加大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将住房保障财政投入逐步由政治激励向经济激励转变,统筹解决城镇化带来的住房保障问题;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政策与住房保障政策相衔接,建立住房保障动态进出机制,将低保政策与住房保障政策相衔接。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城镇化 住房保障 财政供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雪 张明斗
由于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关乎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可竞争性,本文借助于DEA-BCC模型,以全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其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其中有21个为DEA有效单元,10个为非DEA有效单元,并对非DEA有效单元进行投影求出有效目标值。因此,建议各区域减免区域要素的单边效应,明确资源的投入方向,注重市场主体特征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BCC模型 投影 综合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苗天青 闫二旺
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条件,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遵循企业的自我经济关系网络→区域经济关系网络→区域生产系统→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思路,构建起基于企业间经济关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模型。构建这一模型旨在探索区域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以指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企业 经济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 系统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颖
主要针对甘肃省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展开研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了Logistic模型,深入地分析了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弹性分析和预测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辞
应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结合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建立滇西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系统动力学核心思维视角出发,建立滇西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建模,全面了解滇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按照更加严谨的因果关系考察滇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约束条件,寻找经济发展的根源,并从制度障碍、体制与机制、贸易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协调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滇西经济圈 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孝智 叶子飘 张华
本文提出了对人才四个层次的划分,并给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的分析模型。分析认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合理人才结构的支持。着眼于区域的长远发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又必须保持一个适量的比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璟 吴二娇
应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结合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系统动力学核心思维视角对泛珠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建模,全面了解泛珠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按照更加严谨的因果关系考察泛珠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约束条件,寻找经济发展的根源。从制度障碍、体制与机制、贸易壁垒、协调体系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模型 泛珠三角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叶峰
基于1990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研究了区域人力资本指标10年间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人均GDP的增长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识字率提高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变动和每千人医生数增长率,但它们对人均GDP影响的方向不同,这一结论不同于许多学者的总量研究结果。本文还利用因子分析进一步解释了人力资本各指标的层次结构对经济作用的影响。这对于在经济转型期深刻认识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向辉 陈通
基于天津市区域技术转移基础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相应综合指数的计算,通过建立区域技术转移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指数两变量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天津市区域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考察。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技术需求是拉动区域技术转移的主要动力。技术转移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既是短期的、正向的,同时也是长期的、持续有效的。但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程度还是很低的。针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李春
为了研究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以北京、成都、武汉、石家庄四个地区为样本,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与航空物流之间的相关性截然不同,进而研究其不同的原因,找出发达地区发展航空物流的经验和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航空物流 区域经济 一元线性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俊 杨尘 李晓羽
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结构模型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并利用我国跨省份 Panel 数据进行经验研究,主要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确实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关系。并证实了开放的经济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经济 内生结构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漆嘉琦 王斌会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平均指标 因素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