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8)
2023(12240)
2022(10297)
2021(9173)
2020(7410)
2019(16468)
2018(16179)
2017(31012)
2016(16442)
2015(18450)
2014(18579)
2013(18412)
2012(17615)
2011(16287)
2010(16754)
2009(15843)
2008(15509)
2007(14224)
2006(13134)
2005(12453)
作者
(48546)
(40571)
(40379)
(38460)
(26088)
(19251)
(18388)
(15523)
(15507)
(14598)
(14177)
(13555)
(13377)
(13193)
(12796)
(12514)
(12016)
(11817)
(11654)
(11367)
(10584)
(9962)
(9729)
(9480)
(9180)
(9151)
(9073)
(8928)
(8191)
(7964)
学科
(92568)
经济(92396)
管理(49658)
(43723)
(35564)
企业(35564)
地方(27177)
中国(26556)
方法(26428)
业经(21816)
(21791)
数学(20935)
数学方法(20804)
(19085)
(18409)
地方经济(16625)
(16275)
(15039)
金融(15035)
农业(14728)
(14576)
银行(14562)
环境(14384)
(14181)
(13525)
(13490)
(13461)
理论(12231)
(12081)
贸易(12069)
机构
学院(247138)
大学(245764)
(113906)
经济(111594)
研究(93533)
管理(89216)
理学(74566)
理学院(73636)
管理学(72639)
管理学院(72153)
中国(71733)
(54216)
(53137)
科学(52609)
(47354)
研究所(41973)
中心(41200)
财经(41132)
(40024)
(36955)
(36382)
经济学(36296)
北京(34336)
(34333)
师范(34060)
(33484)
经济学院(32109)
(31426)
业大(30313)
财经大学(30023)
基金
项目(153089)
科学(122037)
研究(117334)
基金(110434)
(94421)
国家(93585)
科学基金(80351)
社会(79390)
社会科(74366)
社会科学(74346)
(60358)
基金项目(57403)
教育(52622)
(49968)
编号(47005)
自然(46822)
自然科(45653)
自然科学(45644)
自然科学基金(44823)
资助(44115)
成果(39761)
(39414)
重点(35316)
(34244)
课题(34236)
(33499)
国家社会(32966)
发展(32665)
(32149)
(31761)
期刊
(146178)
经济(146178)
研究(85263)
中国(58947)
(41800)
管理(37065)
(35923)
科学(33061)
学报(33028)
教育(28729)
(28300)
金融(28300)
大学(26217)
学学(24577)
农业(23983)
经济研究(23641)
业经(22465)
技术(22212)
财经(22009)
(19107)
问题(18393)
(13755)
技术经济(13455)
世界(13453)
国际(12340)
经济问题(11795)
商业(11709)
改革(11686)
(11686)
经济管理(11666)
共检索到407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津  
本文针对中国的现实 ,从战略角度指出并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机制的真实含义和重要作用。文章认为 ,作为促进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理有效的社会机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四个主要关系 ,即政策与生产力、社会一体化与经济活力、行政权力与政府服务、以及竞争与合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腾飞  
在信息、劳动力、资本和商品等要素超具流动性的时代背景下,知识越发表现出一种邻近和远距离流动并存的多区位互动特征,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论文首先围绕当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并结合传统区域创新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引介以知识组合为核心的区域知识动力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区位知识动力解析框架:通过引入信任机制和学习机制深度阐释正式/非正式制度和认知水平等地方情景因素对知识组合的影响机理;分别围绕外部知识关联和知识网络外部性探究多区位知识网络对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演化和内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最后,从区域管治、区域战略导向、政策工具和知识影响4个维度归纳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治理逻辑。多区位知识动力框架推进了区域创新学派关于经济发展中知识动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区域协同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科学制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亚成  韩晓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发展过程中,除东部地区自身的自然禀赋、经济发达程度等条件外,国家政策的引导,使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也是造成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标杆法测量西部、东北及中部地区为东部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说明目前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和职责,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群英  
新经济和全球化使区域与区域之间为争夺市场、投资和人力资源而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营销日益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大量案例,对区域营销推动区域要素集聚、特色产业培育、产能辐射增强和财富增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区域营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信任、合作、规范、网络、文化认同等社会资本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必要补充,并与其一起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域社会资本因素的作用,并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融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地方政府在关注区域内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时,更应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法律规范,营造一个诚信的制度环境;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培育创新、信用、合作、开放的区域文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晔  钟昌标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信息网络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机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研究有助于各地政府制定信息化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群  赵嵩正  
资源在流动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的特征,即资源流动的靶向性,具体表现为趋利性、就近性、聚集性和结构合理性等。资源向某个地区方向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资源配置能力、政策法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劣程度。随着这些区域因素的强弱变化,资源流动的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遵循资源流动的规律,改善区域各方面因素以吸引资源的流入,形成靶心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昌标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信息网络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机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华  
在生产与消费中,商贸流通业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主要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对商贸流通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及商贸流通业效率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华  
在生产与消费中,商贸流通业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机制及效率评估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主要通过指标体系设计,对商贸流通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及商贸流通业效率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小平  
产业集群是市场体系下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一个区域只有在地理空间、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特征、技术创新和制度文化等方面满足了相应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成功的产业集群。文章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出发,分析和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并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伟伟  李广志  
首先,使用比较归纳法分析不同学科中关于航空运输的概念,并界定研究对象。其次,基于国内外文献,从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模型讨论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双向因果机制,并给出经验检验的证据。最后,总结航空运输未来研究的方向及相关政策含义。未来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将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推进当前宏观结果导向的静态分析,构建规范的动态机制模型;另一方面推进局部均衡分析,考虑航空运输的网络性、外部性和溢出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世洪,边俊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突出 ,以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最为显著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 ,会使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受到阻碍。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产生的差异 ,从制度分析入手 ,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制度的建立、市场体制的完善、制度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