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5)
- 2023(12611)
- 2022(10577)
- 2021(9389)
- 2020(7668)
- 2019(17113)
- 2018(16827)
- 2017(32073)
- 2016(17125)
- 2015(19169)
- 2014(19333)
- 2013(19125)
- 2012(18261)
- 2011(16928)
- 2010(17372)
- 2009(16358)
- 2008(16060)
- 2007(14504)
- 2006(13271)
- 2005(12681)
- 学科
- 济(94230)
- 经济(94121)
- 管理(51615)
- 业(45271)
- 企(35749)
- 企业(35749)
- 地方(27437)
- 方法(27412)
- 中国(26513)
- 数学(23588)
- 数学方法(23377)
- 农(21404)
- 业经(20205)
- 制(19263)
- 财(19173)
- 学(17145)
- 地方经济(16705)
- 融(15467)
- 金融(15464)
- 银(15022)
- 银行(15003)
- 农业(14756)
- 环境(14639)
- 行(14592)
- 体(13656)
- 发(13562)
- 贸(13165)
- 贸易(13153)
- 易(12599)
- 和(11624)
- 机构
- 学院(256375)
- 大学(254917)
- 济(117622)
- 经济(115263)
- 研究(97437)
- 管理(92030)
- 理学(77196)
- 理学院(76206)
- 管理学(75064)
- 中国(74866)
- 管理学院(74566)
- 科学(56016)
- 财(55519)
- 京(55114)
- 所(49820)
- 研究所(44365)
- 中心(42999)
- 财经(42236)
- 江(41217)
- 农(39503)
- 经(38004)
- 经济学(37577)
- 北京(35591)
- 院(35242)
- 范(35053)
- 师范(34736)
- 经济学院(33294)
- 业大(32883)
- 州(32268)
- 财经大学(30893)
- 基金
- 项目(161187)
- 科学(128059)
- 研究(120731)
- 基金(116670)
- 家(100926)
- 国家(100088)
- 科学基金(85492)
- 社会(80009)
- 社会科(75973)
- 社会科学(75959)
- 省(63448)
- 基金项目(60583)
- 教育(54192)
- 划(52844)
- 自然(51423)
- 自然科(50144)
- 自然科学(50135)
- 自然科学基金(49232)
- 编号(47626)
- 资助(47255)
- 发(41220)
- 成果(39824)
- 重点(37490)
- 部(35778)
- 课题(34977)
- 制(34016)
- 国家社会(33812)
- 发展(33766)
- 创(33266)
- 展(33238)
- 期刊
- 济(147729)
- 经济(147729)
- 研究(86838)
- 中国(59528)
- 财(42618)
- 管理(38071)
- 农(37784)
- 学报(35925)
- 科学(35579)
- 融(29175)
- 金融(29175)
- 大学(27997)
- 教育(27661)
- 学学(26438)
- 农业(25269)
- 经济研究(24349)
- 技术(23064)
- 业经(22551)
- 财经(22323)
- 经(19387)
- 问题(18669)
- 贸(14524)
- 技术经济(14025)
- 世界(13697)
- 国际(13155)
- 业(12785)
- 统计(12270)
- 商业(12141)
- 经济问题(11889)
- 现代(11839)
共检索到418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阳
制度非均衡发展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众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区域政府作为执行正式制度规则的组织 ,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但区域政府规模过大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非正规制度可统称为“社会资本” ,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潜移默化的深层影响。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度发展 非均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效率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燕飞 曾令华 刘亦文
贷款反映的是投入一个地区的信贷资金量,体现的是对该地区的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两个基本结果:一是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贷款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二是贷款的增加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作用呈现区域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当期贷款带来的影响不一样:东部地区当期贷款每变化一个单位GDP变动0.1776个单位,中部和西部当期贷款对GDP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支撑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冰茹 王辉 栾维新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分析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差异的变化,将区域经济差异按照沿海、中部和辽西北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的分解。研究表明:1990-2008年,辽宁全省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但未超过国际警戒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部分,辽宁中部地区对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均有较大贡献。因此非均衡发展模式仍有一定的空间,三大区域经济战略的提出将有效促进地区发展,但辽宁中部城市群整体实力的提升值得关注。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基尼系数 锡尔指数 辽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灵碧
我国石油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石油企业相对地方经济超前发展有其先天优势条件和客观因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长期看,只有从规范油地区域分工、互补功能、互惠共赢的全方位视角认知由石油企业拉动地方经济组合联动的模式切换,驾驭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突出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才能实现油地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油地关系 区域经济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2011年,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有必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积极寻找信贷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均衡点,力求实现双赢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迁 潘建成 杜建国
This paper uses GDP per capita,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o depict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which,the inequality index GEM and polarization index TW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aggregation level of nation,belt and province from 1993 to 2003.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When measures are made to decrease the national inequality,that in coast region should be concerned especially.Moreover,polices applied to reduce disparities should be made on lower level.
关键词:
不均衡 极化 GEM TW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盖文启 蒋振威 丁珽
:本文在对国内外区域经济趋同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中,发现我国区域经济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间的内生因素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阐述。作者试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31年间(1978~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和区域发展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内在因素,并采用马尔可夫链改进的灰色预测法对我国未来20年(2009~2028年)的经济发展态势进行预测,揭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方向,并给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收敛性 灰色预测法 马尔可夫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测度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采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正确看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确定旅游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向和任务,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 时空差异 山西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文斌 邝嫦娥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综合运用箱型图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空间β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和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1年全国及四大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增长主体;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各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而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加快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 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吸收FD I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收入分配、综合竞争等方面阐述了FD 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差异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本良,陈万灵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背景分析 ,说明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优惠政策不能根本说明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传统经济理论也不能做出可信的解释。从制度分析入手,指出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差异,并提出缩小差异的对策 - -制度创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差异 制度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蔡美香 任保平
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差异性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新的区域合作机制,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区域产业的转移和整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性 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宾宾 白雪
交易成本和效率制度的概念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为其他应用经济学科提供了新的视角。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政府所提供制度的效率,这是现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硬约束和瓶颈。本文从制度效率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内在原因,以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据此提出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