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4)
- 2023(15798)
- 2022(13639)
- 2021(12518)
- 2020(10359)
- 2019(23613)
- 2018(23373)
- 2017(45351)
- 2016(24269)
- 2015(27222)
- 2014(27268)
- 2013(27274)
- 2012(25477)
- 2011(23372)
- 2010(23569)
- 2009(21646)
- 2008(20965)
- 2007(18504)
- 2006(16572)
- 2005(14989)
- 学科
- 济(121678)
- 经济(121568)
- 管理(68525)
- 业(64662)
- 企(51755)
- 企业(51755)
- 方法(47741)
- 数学(41591)
- 数学方法(41245)
- 中国(31683)
- 地方(30449)
- 农(28543)
- 业经(24914)
- 学(23865)
- 财(23850)
- 农业(19827)
- 贸(18840)
- 贸易(18827)
- 制(18766)
- 易(18072)
- 环境(17758)
- 地方经济(17696)
- 融(17346)
- 金融(17344)
- 银(16853)
- 银行(16812)
- 和(16750)
- 理论(16427)
- 行(16201)
- 技术(16067)
- 机构
- 大学(355975)
- 学院(354156)
- 济(151879)
- 经济(148750)
- 管理(138638)
- 研究(125648)
- 理学(119193)
- 理学院(117824)
- 管理学(116022)
- 管理学院(115383)
- 中国(93417)
- 京(76792)
- 科学(75542)
- 财(67453)
- 所(63409)
- 研究所(57386)
- 中心(55590)
- 农(55046)
- 财经(53879)
- 江(52342)
- 业大(50103)
- 北京(49341)
- 经(48923)
- 范(48157)
- 师范(47734)
- 经济学(46599)
- 院(45516)
- 农业(42659)
- 州(42595)
- 经济学院(41753)
- 基金
- 项目(236945)
- 科学(186892)
- 研究(175177)
- 基金(171696)
- 家(148845)
- 国家(147595)
- 科学基金(126775)
- 社会(111732)
- 社会科(105979)
- 社会科学(105953)
- 省(92004)
- 基金项目(90875)
- 自然(80723)
- 教育(79762)
- 自然科(78787)
- 自然科学(78772)
- 划(77436)
- 自然科学基金(77364)
- 资助(71097)
- 编号(70916)
- 成果(57811)
- 发(54553)
- 重点(53172)
- 部(52581)
- 课题(49459)
- 创(48696)
- 国家社会(46033)
- 创新(45454)
- 教育部(45301)
- 科研(44635)
- 期刊
- 济(175134)
- 经济(175134)
- 研究(111502)
- 中国(69612)
- 学报(53134)
- 管理(52275)
- 科学(50178)
- 农(50035)
- 财(48660)
- 大学(40307)
- 教育(39760)
- 学学(37851)
- 农业(34829)
- 融(33767)
- 金融(33767)
- 技术(31431)
- 经济研究(28594)
- 业经(27393)
- 财经(27086)
- 经(23211)
- 问题(22387)
- 技术经济(18916)
- 图书(18400)
- 业(17588)
- 理论(17352)
- 贸(16690)
- 商业(16469)
- 科技(16418)
- 现代(16208)
- 世界(15874)
共检索到536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丽 宫秀芬
依据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基本判断,"十二五"期间既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最佳追赶期,也是辽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为后工业化时代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整体系统性、要素交互性、运作长期性和政府主导性,因此从经济结构的系统角度分析,辽宁发展方式转变应在主体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空间结构、分配结构和制度要素等方面同时进行。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资源型区域发展呈现下降态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转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金融功能的出现能很好地推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效果的含义和特点,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产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功能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资源型区域发展呈现下降态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来转变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金融功能的出现能很好地推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效果的含义和特点,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从金融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和评价。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产业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功能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中国四大经济区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协整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CM模型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及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层面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盼强 谢富纪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中国山东省为例,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要素流动性的强弱及要素流动成本的大小有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查志刚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区域信息化 区域经济 差异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晓辉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OLS统计回归方法检验FDI与沿海、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说明梯度开放政策是FDI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影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差不大,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近年这一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本文首先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所选取的指标作灰色关联分析,找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形成与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利用2007年江苏省10个主要城市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最后对缩小这一经济发展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灰色关联度 经济差距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刻画了1997-2010年重庆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结构变迁与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各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较好地解释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区域经济差距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关皓明 翟明伟 刘大平 王士君
基于转变目标、转变动力、转变约束、转变成果依次递进的逻辑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的指标体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转变过程的相似性,将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划分为5级,并分别对2000—2011年5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和提高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发现:5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势总体向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高低,其中发展阶段较高的一级和二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呈现分化的趋势,发展阶段较低的三级、四级和五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呈现均衡化的趋势。各级区域在转变成果方面的差距都相对较小,差距主要体现在转变动力和转变约束方面,其中区域随着级别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差异性表现出由主要体现在转变约束方面向主要体现在转变动力方面转变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祥寒
<正>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谢兰云
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R&D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其R&D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即中等投入地区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高投入地区R&D投入的贡献次之,低投入地区R&D投入几乎没有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R&D投入 R&D强度 经济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基于2000~2011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促进消费率增长,房地产规模显著阻碍消费率提高;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促进作用,"三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剑 徐维祥 张志纲 黄艳
群体投资是产业转移中一种重要的模式,它以相关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带领一批上下游企业同时迁移,相比于传统的产业转移方式它有着独特的优势:整条产业链的转移,为产业链上众多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众多同行业企业的进驻,也能对迁入地形成当地特色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这一投资模式,利用实证模型,来分析其对迁入地经济的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群体投资 区域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周德讯 范薇
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市场非均质特征比较明显的情况下,货币信贷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高度统一,削弱了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降低了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本文在一般理论分析和典型案例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建议在保持国家货币政策协调一致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统一货币政策与区域性信贷政策操作有机结合的形式与方式, 适当赋予基层央行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使用货币信贷政策操作工具的权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