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4)
- 2023(13421)
- 2022(11407)
- 2021(10346)
- 2020(8788)
- 2019(19887)
- 2018(19501)
- 2017(37170)
- 2016(20163)
- 2015(22639)
- 2014(22753)
- 2013(22651)
- 2012(21756)
- 2011(20085)
- 2010(20382)
- 2009(18917)
- 2008(18693)
- 2007(17117)
- 2006(15286)
- 2005(14329)
- 学科
- 济(107102)
- 经济(107016)
- 管理(51549)
- 业(49039)
- 方法(37954)
- 企(36409)
- 企业(36409)
- 数学(33325)
- 数学方法(33021)
- 地方(29341)
- 中国(29125)
- 农(26356)
- 业经(21490)
- 学(21060)
- 财(19949)
- 农业(18259)
- 地方经济(17389)
- 贸(16813)
- 贸易(16801)
- 制(16622)
- 易(16132)
- 融(15729)
- 金融(15727)
- 银(15415)
- 银行(15383)
- 环境(15155)
- 行(14874)
- 发(14393)
- 和(14080)
- 技术(12361)
- 机构
- 学院(297711)
- 大学(297454)
- 济(132735)
- 经济(130010)
- 研究(112341)
- 管理(107471)
- 理学(90791)
- 理学院(89605)
- 管理学(87967)
- 管理学院(87380)
- 中国(85129)
- 科学(68890)
- 京(65030)
- 所(59004)
- 财(58377)
- 研究所(53297)
- 农(52918)
- 中心(50627)
- 江(47322)
- 财经(45478)
- 业大(43186)
- 经济学(42007)
- 北京(41771)
- 农业(41272)
- 范(41077)
- 经(40986)
- 师范(40675)
- 院(39952)
- 经济学院(37571)
- 州(37396)
- 基金
- 项目(189987)
- 科学(148501)
- 研究(139075)
- 基金(135758)
- 家(118823)
- 国家(117814)
- 科学基金(99109)
- 社会(88575)
- 社会科(84020)
- 社会科学(83997)
- 省(75041)
- 基金项目(71167)
- 划(63123)
- 教育(62457)
- 自然(61703)
- 自然科(60224)
- 自然科学(60207)
- 自然科学基金(59109)
- 编号(56627)
- 资助(55814)
- 发(47422)
- 成果(46776)
- 重点(43827)
- 部(41568)
- 课题(39733)
- 创(38946)
- 发展(38251)
- 展(37643)
- 国家社会(37017)
- 创新(36575)
- 期刊
- 济(158203)
- 经济(158203)
- 研究(93247)
- 中国(64168)
- 农(48883)
- 学报(47304)
- 财(44763)
- 科学(43229)
- 管理(39880)
- 大学(35152)
- 农业(33022)
- 学学(32934)
- 教育(31115)
- 融(30447)
- 金融(30447)
- 技术(26702)
- 经济研究(26116)
- 业经(24745)
- 财经(23127)
- 问题(20664)
- 经(20103)
- 业(17847)
- 技术经济(16774)
- 贸(16495)
- 统计(15828)
- 图书(15475)
- 世界(15067)
- 商业(14498)
- 国际(14314)
- 资源(14213)
共检索到470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莉莉
文章首先提出了适合于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方法,然后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符合实际的结果,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面板数据 聚类分析 区域经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本文利用中国200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地下经济的区域分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地下经济的区域相对发展水平可以用就业水平、税负水平等多个指标度量。最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下经济的区域发展程度差异明显,并且每种类型均有不同的主导驱动因素,这一事实的认定及解析对我国尽快形成差别化的地下经济治理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下经济 面板聚类 区域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秋燕
针对目前对全国物流产业集聚研究较少的状况,将全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部、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部地区,运用区位熵法对这五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东部、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而东北地区的物流集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的物流集聚对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物流产业适度集聚、改善政府对地区经济的干预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全喜 金凤花 孙磐石
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经济产出、物流产业规模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入手,构建包含区域经济产出、社会物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区域经济指标体系。基于2003~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并结合其他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丹
本文以北京市、河北省与黑龙江省等13省市作为样本,选择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主要聚类因子,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各聚类因子的统计数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将样本分为三类比较合理,三类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自然禀赋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丹
本文以北京市、河北省与黑龙江省等13省市作为样本,选择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主要聚类因子,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各聚类因子的统计数据,采用传递闭包法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将样本分为三类比较合理,三类省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造成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区位因素、人力资本因素、自然禀赋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江芳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随之提升。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22年中国各省(市)的统计数据,选取相关指标数据,使用F等价矩阵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探究中国2022年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研究各地区的经济指标来分析中国经济的走向,为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帆 刘鑫
当前民间借贷发展日益兴旺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利用居民总收入、区域经济总量、区域信贷供给、非公有制经济规模等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研究了民间借贷规模区域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总收入均与民间借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仅有东部的区域信贷供给对民间借贷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东部与西部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与民间借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三个地区的区域经济总量与民间借贷并无显著关系。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区域经济总量 区域信贷供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力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实证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正向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增加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期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补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相郁 段浩
本文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其分析期间设为1997年至2004年。首先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各省市区的物质资本存量,利用受教育年限累积法估算各省市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并把人力资本存量划分为初级人力资本存量、中等人力资本存量和高等人力资本存量。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相比,人力资本尚未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等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就是把教育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占兵
企业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它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代表性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偏重于内源性融资方式,而西部地区企业偏重于外源性融资方式。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企业融资结构 上市公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小东 孙蓉
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受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联动的影响,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各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思想,根据人均农业保险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将全国31个省份分为六个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除北京市外,其余省份的农业保险对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的贡献度差异明显,其中较早获财政补贴的省份以及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农业保险的省份,农业保险对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的贡献度更大。根据经验结论,中央财政应逐步加大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力度,并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自给能力弱的地区给予更大的补贴比例。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区域差异 聚类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贞礼
随着区域差距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将成为事关中国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种区域差距,不仅存在于快速增长的中心区域与缓慢增长的边缘区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各个边缘区域内部。尽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关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尤其是2000年以后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服务水平、经营环境均有显著的扩张与改善,到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就比2000年提高了7倍,达到了158万亿元。继中央颁布"十二五"规划纲要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号召,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综合物流体系缺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玲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商贸流通业的贡献率普遍较高,但是要素结构集中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较高,在相对落后地区较低。如果要继续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就必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要素投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要素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建设用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性分析——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
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基于我国29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速公路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于2001—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西部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审计功能——基于省级审计机关的面板数据分析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我国东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省际经济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