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9)
2023(19515)
2022(16624)
2021(15304)
2020(12648)
2019(28698)
2018(28257)
2017(53079)
2016(28988)
2015(32529)
2014(32528)
2013(32121)
2012(30314)
2011(27793)
2010(28125)
2009(26165)
2008(25586)
2007(23048)
2006(20790)
2005(18940)
作者
(87951)
(73333)
(72910)
(69102)
(46819)
(35332)
(32999)
(28613)
(27944)
(26336)
(25089)
(24980)
(23639)
(23509)
(22820)
(22581)
(21768)
(21348)
(21117)
(21026)
(18467)
(18191)
(17843)
(16951)
(16544)
(16317)
(16287)
(16175)
(14973)
(14592)
学科
(133730)
经济(133596)
管理(82274)
(77338)
(63248)
企业(63248)
方法(49940)
数学(41893)
数学方法(41339)
中国(37151)
(35084)
地方(33674)
(30849)
业经(30265)
(27869)
农业(24006)
(23259)
技术(21829)
理论(21488)
(21190)
贸易(21170)
(20539)
金融(20534)
(20432)
银行(20367)
(20317)
环境(19895)
(19875)
(19665)
地方经济(18623)
机构
大学(425701)
学院(422238)
(171429)
经济(167541)
管理(158121)
研究(155474)
理学(134856)
理学院(133135)
管理学(130647)
管理学院(129896)
中国(115710)
科学(97589)
(93954)
(80676)
(77549)
研究所(73196)
(72943)
中心(68642)
(64920)
业大(63111)
财经(60659)
北京(60228)
(59925)
师范(59302)
农业(56843)
(56618)
(54905)
(52676)
经济学(52001)
师范大学(48117)
基金
项目(280238)
科学(219120)
研究(203152)
基金(201122)
(177415)
国家(175932)
科学基金(148767)
社会(127532)
社会科(120617)
社会科学(120583)
(109595)
基金项目(106004)
自然(96089)
自然科(93800)
自然科学(93774)
(92932)
教育(92303)
自然科学基金(92083)
资助(82426)
编号(81878)
成果(67937)
重点(63817)
(63667)
(60672)
(58491)
课题(58339)
创新(54688)
科研(52898)
国家社会(52475)
教育部(51309)
期刊
(204055)
经济(204055)
研究(132670)
中国(90502)
学报(71472)
(68053)
科学(65947)
管理(61623)
(57592)
大学(53463)
教育(51960)
学学(50056)
农业(46960)
(39359)
金融(39359)
技术(37349)
经济研究(32321)
业经(31807)
财经(30485)
(26365)
问题(25787)
(24432)
图书(23469)
技术经济(21759)
科技(21155)
(20233)
(19530)
理论(19455)
资源(19360)
现代(19239)
共检索到655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昂主  
城乡转变的新理论传统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理论,基本建立在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因而不足以解释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外围区域的高速增长现象。这些区域往往地处核心城市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其非农产业的发展尤为迅猛。其中,中国又显示出特殊的发展型式,即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未发生人口大量迁入大城市的现象(Xu,Wu和Leung,1987)。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是突出的一例。Ginsburg(1991)和周一星(Zhou,1991)都已指出,这里是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昂主  
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系──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马昂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1城乡转变的新理论传统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理论,基本建立于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因而不足以解释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外围区域的高速增长现象。这些区域往往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开忠   刘威   董亚宁   刘安国  
人、物运输成本相对重要性的上升使得集聚经济的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基于新空间经济理论率先建立了纳入旅行成本的新空间经济核心-边缘模型,探寻旅行成本、空间品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机理。研究发现:空间品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改善一个区域的空间品质将促进经济活动向该区域集聚发展,该区域更易成为核心区;旅行成本上升致使区域间空间品质差距扩大,这进一步强化了空间品质较高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品质溢价效应推动空间品质较高区域的价格指数相对上升,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经济活动向空间品质较高地区的集聚。本结论研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空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立文  冯英娟  
资源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源的流动性加强,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区域经济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科学、合理的利用其所占有的资源。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资源增值利用四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常辉  
政府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优的契合点应该是强力政府与高效市场的有机耦合,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均可找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四种模式,即互动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分裂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适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区域,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达到最优状态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青禾  郑钧  
空间因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受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反映空间结构的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影响。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发展实绩,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国民经济系统,则可以看到地区专业化分工的进展十分缓慢,并由此损失了一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颖  王旭  苏洪  
概要介绍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分析背景,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中的公共支出政策演变,并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分析现行区域公共支出政策在区域扶持、地方贸易壁垒、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基于区域空间的公共支出政策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喜强  谢如鹤  张仁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振华  
对区域经济进行计量研究,可以大大扩展人们对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的认识。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是各部门生产的协调发展,而为了各部门协调发展,应从再生产过程中哪个环节出发来构造模型并进行综合平衡?这是设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型框架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一、模型框架设定的出发点区域经济结构应该具有特色,并能够发挥区域优势,这是由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1)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并且自然资源在各个区域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因此,围绕着开发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地区经济结构就各具特色;(2)不同区域的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存在着差异,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集中化程度也是不同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正方  
一、财政政策在亚洲的总体实施情况 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促进高速度经济增长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们将财政政策用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工具。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后,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雄心勃勃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这些计划囊括了大批投资项目。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不合理,工业和技术基础薄弱,私营企业不活跃,资本市场低度发展,就为国营企业广泛和积极地参与发展过程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各国也试图通过扩大国营企业的参与,来增加利润和预算盈余,从而提高国内储蓄水平,为日益增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华光彦  白雅玮  
区域经济并不是在封闭式的环境中自身发展的,而必须以内部与外部的市场需求为前提。如果忽视市场需求来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取得最佳效益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区域市场战略的研究。一、制定区域市场战略的意义所谓区域市场战略,并不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占领或开拓市场在某区域市场中应采取的战略,而是指一个区域为了加速发展自身经济,使区域内的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子美  
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适度与科学。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强化法治意识 ,准确定位 ,转变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