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7)
2023(16123)
2022(13838)
2021(12626)
2020(10612)
2019(24361)
2018(23950)
2017(45833)
2016(25182)
2015(28877)
2014(29556)
2013(29388)
2012(28239)
2011(25955)
2010(26754)
2009(25024)
2008(25293)
2007(23282)
2006(20961)
2005(19527)
作者
(77168)
(64539)
(64364)
(61484)
(41534)
(31113)
(29526)
(24899)
(24538)
(23526)
(22180)
(21955)
(20821)
(20751)
(20339)
(19930)
(19343)
(19039)
(18865)
(18702)
(16549)
(16040)
(15837)
(14777)
(14558)
(14535)
(14473)
(14405)
(13368)
(12857)
学科
(127033)
经济(126900)
管理(73675)
(68535)
(54390)
企业(54390)
方法(49101)
数学(42737)
数学方法(42234)
中国(34504)
(32170)
地方(31647)
(29324)
业经(25732)
(25223)
(23484)
农业(21771)
(20660)
贸易(20646)
(19985)
银行(19947)
(19857)
(19508)
金融(19506)
(19094)
环境(18186)
理论(18023)
(17991)
地方经济(17935)
(17656)
机构
学院(379741)
大学(379432)
(162020)
经济(158377)
管理(138366)
研究(135523)
理学(115992)
理学院(114562)
管理学(112551)
管理学院(111815)
中国(105710)
(82422)
科学(81846)
(76769)
(71135)
(64383)
研究所(63357)
中心(62389)
(62145)
财经(59282)
(53385)
北京(53304)
业大(52996)
(52370)
师范(51858)
经济学(50468)
农业(50130)
(49870)
(47962)
经济学院(45228)
基金
项目(233531)
科学(182122)
研究(172932)
基金(166040)
(143938)
国家(142680)
科学基金(120827)
社会(108762)
社会科(102993)
社会科学(102959)
(92405)
基金项目(86612)
教育(80052)
(77303)
自然(75696)
自然科(73794)
自然科学(73773)
自然科学基金(72463)
编号(71103)
资助(70038)
成果(59930)
(55059)
重点(53329)
(51913)
课题(50738)
(47287)
国家社会(44649)
发展(44458)
创新(44341)
教育部(44224)
期刊
(196792)
经济(196792)
研究(120792)
中国(85085)
(61368)
(59265)
学报(59028)
科学(52999)
管理(52690)
教育(45967)
大学(44134)
(41386)
金融(41386)
学学(40889)
农业(39677)
技术(35467)
财经(31141)
经济研究(30924)
业经(30782)
(26986)
问题(25795)
图书(21735)
(21059)
(21055)
技术经济(20846)
统计(19242)
资源(17984)
理论(17976)
国际(17970)
世界(17951)
共检索到609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王超  
文章对广东省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表明,进入经济转型期以来,广东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长期处于区域空间极化状态,区域差异不断扩大,金字塔型县(市)域经济差异模式持续强化,呈现出典型的核心-外围型空间结构。由此判断: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不合理性和低效率。因此提出广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资源有效配置运行机制的实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金融需求作出回应的同时,金融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对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湖南省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实施"一化三基"、"四化两型"战略,拉动了金融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根据地方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服务,有力推动了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良媛  潘志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鑫露  聂正彦  
本文从空间角度考察了21世纪以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演变,笔者认为广东自21世纪以来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取得了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相对较好的结合。但由于珠三角、东西翼地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出现了区域空间上的积聚与扩散趋势,致使区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通过空间积聚及加强各区域的经济联动等方式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施刚  刘任捷  何照明  王军  张幼华  葛祥  杨琳  张海滨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充分利用,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和生产效率;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又为金融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拓展了盈利空间,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本文运用增长极、比较优势、梯度转移等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出发,深入剖析了江苏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和江苏金融的关联度,着重从理念更新、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创新机制五方面提出了工行江苏分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立文  冯英娟  
资源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资源的流动性加强,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区域经济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科学、合理的利用其所占有的资源。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资源增值利用四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庆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志丹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文章以宁波市为例,简述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信息化过程中应抓好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景普秋  王清宪  
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或者催化剂,也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波动、反工业化、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等"资源诅咒"现象。本文从省域、地级市、县域三个层面,通过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山西经济增长、结构演进、区域差异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论证了煤炭资源开发给山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非农化,也是资源产业向制造业、第三产业进一步演进的制约因素;加快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却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严重的偏差现象;区域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区域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子美  
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适度与科学。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强化法治意识 ,准确定位 ,转变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开忠  
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探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开忠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1960—1970年是亚洲“四小龙”的时代,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小,区域经济并不构成发展的主要过程;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发生重要转移,象中国、巴西和印度等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国友  
近代广西农业、工商业发展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东外贸发展提供货源;二是为广东城镇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粮油、牲畜等消费品;三是为广东城镇工业发展提供市场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佳豪  张敏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并分析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养老资源配置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区域差异大,由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两子系统协同发展,中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加速提升,西部地区属于资源滞后区,耦合协调度较低。研究结论为制定差异化养老政策、构建养老资源配置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