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1)
2023(13064)
2022(11022)
2021(10011)
2020(8019)
2019(18152)
2018(17889)
2017(33101)
2016(18556)
2015(21046)
2014(21252)
2013(20567)
2012(20050)
2011(18836)
2010(19310)
2009(17772)
2008(17401)
2007(15877)
2006(14544)
2005(13607)
作者
(53682)
(44851)
(44616)
(42415)
(28874)
(21512)
(20474)
(17329)
(17274)
(16187)
(15425)
(15261)
(14484)
(14409)
(14049)
(14039)
(13311)
(12990)
(12977)
(12973)
(11785)
(11128)
(10957)
(10404)
(10090)
(10083)
(9955)
(9949)
(9167)
(8859)
学科
(101226)
经济(101136)
管理(46259)
(42342)
方法(37261)
数学(33277)
数学方法(32989)
(31895)
企业(31895)
中国(30937)
地方(27496)
(21910)
教育(20501)
(19617)
业经(18835)
(17363)
地方经济(16894)
农业(15413)
(15277)
(14784)
金融(14782)
(14568)
(14498)
贸易(14487)
理论(14434)
(13864)
(13713)
银行(13696)
环境(13657)
(13315)
机构
大学(276710)
学院(272461)
(118972)
经济(116491)
研究(103211)
管理(94233)
理学(79618)
理学院(78557)
管理学(77147)
管理学院(76602)
中国(74150)
(60781)
科学(59356)
(53440)
(52349)
研究所(46888)
(45917)
师范(45570)
中心(45435)
(43665)
财经(41968)
(40286)
北京(39854)
经济学(38898)
(38037)
师范大学(37234)
(36778)
教育(35132)
经济学院(34862)
(34740)
基金
项目(169079)
科学(134959)
研究(130594)
基金(120420)
(103304)
国家(102309)
科学基金(87141)
社会(84117)
社会科(79704)
社会科学(79690)
(66406)
教育(65916)
基金项目(61686)
(57197)
编号(53509)
自然(51740)
自然科(50537)
自然科学(50529)
资助(50504)
自然科学基金(49647)
成果(46543)
(42963)
课题(40704)
重点(39669)
(39501)
发展(35592)
(35026)
教育部(34774)
国家社会(34766)
(34532)
期刊
(142642)
经济(142642)
研究(97043)
中国(65576)
教育(56259)
学报(39412)
(39073)
(37109)
管理(36612)
科学(35914)
大学(31252)
(28470)
金融(28470)
学学(27674)
技术(27674)
农业(25544)
经济研究(24040)
财经(22534)
业经(21058)
(19620)
问题(18091)
(15043)
技术经济(14955)
图书(14768)
统计(14398)
职业(14079)
(13646)
论坛(13646)
世界(13633)
(13243)
共检索到44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调整,我国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而若想让教育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确立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量化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笔者以DEA模型为基础,构建超效率DEA模型,研究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相关教育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晨  
借鉴菲德模型,探讨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选取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业及地区经济数据,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通过计算得到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青  张冠青  
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并结合熵值法,对辽宁省高校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高校科技进步率为1.90%,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为17.79%;高校科研人员效率约为企业科研部门的3倍;高校科研经费效率约为企业的6倍、研究机构的2倍。因此,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和人力投入,对提高科研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佳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也更为紧密。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模型进行修正,建立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算出β值,最后测算了2001~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得出的结论是全国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为0.36%,大于普通本科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0.23%,东部、中部地区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西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长伟  
文章主要应用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教育对人的发展以及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关系。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教育对人发展的研究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婷  李祥云  
文章利用2007—2016年我国经济相关投入要素的面板数据,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拓展,使用定量分析法测算了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最高,而且远大于资本和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说明我国经济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经济;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对于经济的贡献还不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虎  杨勇攀  
地区经济要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现状与区域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长期以来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而对于非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还较少研究。文章则基于这一点通过对四川攀枝花市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物流能力水平之间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分析加以研究以丰富区域经济理论,并以此为地方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继五  李沂  
通过构建单方程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和检验了利用外资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吸引和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陕西经济发展,但作用效果较为微弱;区域内消费和投资的扩张是驱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陕西省对外资的综合吸引能力不强,外资利用数量偏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进一步提高外资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关键是要在提高外资利用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鹍  
新时期,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地区特别是县域发展与过去相比较,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获得了极大提升。伴随这些变革,整体经济来到了模式转换的关键期,对于发展模式的探究选择成为各地区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县域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可能性,并结合实证研究来探索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期为商贸流通业的推进打下理论基础,为我国的宏观经济模式转换带来理论上的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程春华  
针对绿色物流对区域内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绿色物流对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贡献度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莉  张金锁  
在回顾和分析陕西科技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和内涵的研究,结合1978-2008年陕西省经济、资本、劳动力等相关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以1979-1988、1989-1999和2000-2008为不同阶段,对陕西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并以此为依据,从科技角度对陕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扬  杨青  
本文用C-D函数模型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目前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绮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发展。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商贸流通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就业视角),主要包括就业层次缺乏合理性、就业者素质较低及劳动者社会保障欠缺三个方面,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结构,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伦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不同,导致发展不平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从经济增长、宏观税负、边际税负角度,运用回归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讨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贡献的联系与差距,以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注意解决这些差距,逐步实现区域间经济、税收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帝文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中部、东北以及西部四大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相关数据,使用GVAR模型检验了四大地区之间第二、三产业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从地区层面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溢出效应较为明显,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较小,说明我国四大区域经济之间目前并不存在经济发展联动性;从产业层面看,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其它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明显,并且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机制,而四个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溢出效应均较小,另外,四大地区第二、三产业间的溢出效应也不显著,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