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1)
- 2023(11462)
- 2022(9409)
- 2021(8407)
- 2020(6719)
- 2019(14807)
- 2018(14230)
- 2017(27055)
- 2016(14064)
- 2015(15578)
- 2014(15634)
- 2013(15706)
- 2012(15011)
- 2011(14145)
- 2010(14807)
- 2009(14134)
- 2008(12997)
- 2007(11631)
- 2006(10950)
- 2005(10525)
- 学科
- 济(84179)
- 经济(84118)
- 管理(38376)
- 业(35701)
- 中国(29176)
- 地方(28365)
- 企(26910)
- 企业(26910)
- 融(26488)
- 金融(26487)
- 银(24198)
- 银行(24188)
- 行(23637)
- 方法(21868)
- 数学(18997)
- 数学方法(18889)
- 农(18747)
- 业经(17869)
- 地方经济(16628)
- 制(15611)
- 学(14493)
- 财(14489)
- 农业(13823)
- 发(13387)
- 环境(12818)
- 中国金融(11226)
- 贸(11038)
- 贸易(11023)
- 体(10696)
- 和(10662)
- 机构
- 学院(210119)
- 大学(206827)
- 济(99731)
- 经济(97668)
- 研究(82003)
- 管理(74215)
- 中国(68762)
- 理学(61372)
- 理学院(60587)
- 管理学(59747)
- 管理学院(59338)
- 科学(46853)
- 京(45238)
- 财(44477)
- 所(42177)
- 中心(37872)
- 研究所(37746)
- 财经(34288)
- 江(33416)
- 经济学(32411)
- 农(32077)
- 经(30897)
- 北京(29746)
- 院(29184)
- 范(29170)
- 师范(28921)
- 经济学院(28812)
- 州(27747)
- 业大(25630)
- 科学院(25413)
- 基金
- 项目(130024)
- 科学(102510)
- 研究(98927)
- 基金(92272)
- 家(79598)
- 国家(78909)
- 科学基金(66983)
- 社会(65019)
- 社会科(61887)
- 社会科学(61872)
- 省(51854)
- 基金项目(47693)
- 教育(42979)
- 划(42658)
- 编号(40007)
- 自然(39052)
- 自然科(37940)
- 自然科学(37932)
- 资助(37540)
- 自然科学基金(37229)
- 发(36059)
- 成果(32839)
- 重点(30221)
- 发展(29828)
- 展(29354)
- 课题(28836)
- 部(27966)
- 国家社会(27550)
- 创(27021)
- 创新(25419)
- 期刊
- 济(125240)
- 经济(125240)
- 研究(71786)
- 中国(50218)
- 融(37140)
- 金融(37140)
- 财(32407)
- 农(30648)
- 管理(29857)
- 学报(28096)
- 科学(27661)
- 教育(21673)
- 大学(21241)
- 经济研究(20838)
- 农业(20394)
- 学学(19851)
- 业经(19106)
- 技术(19047)
- 财经(18077)
- 经(15791)
- 问题(15644)
- 资源(11904)
- 技术经济(11869)
- 贸(11658)
- 世界(11424)
- 国际(11180)
- 业(10362)
- 商业(10345)
- 经济问题(10257)
- 图书(10146)
共检索到353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金融需求作出回应的同时,金融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对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湖南省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实施"一化三基"、"四化两型"战略,拉动了金融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根据地方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服务,有力推动了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施刚 刘任捷 何照明 王军 张幼华 葛祥 杨琳 张海滨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充分利用,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和生产效率;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又为金融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拓展了盈利空间,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本文运用增长极、比较优势、梯度转移等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出发,深入剖析了江苏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和江苏金融的关联度,着重从理念更新、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创新机制五方面提出了工行江苏分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工商银行 区域发展 经营战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济南金融》编辑部课题组
县域内金融资源配置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样本点数据的回归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增长和信贷总量的数量关系 ,并进一步揭示了县域金融总量和客观经济发展的矛盾性 ,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资源配置 实证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世晓
金融经济背景中,传统理论的要素资源都可以概括为金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将按照利润原则进行区域流动并在理论上促使区域经济均衡,然而这种流动性受到各种市场不完全因素的制约而呈现粘性特征,从而导致区域经济的非均衡。通过组建区域金融机构等制度措施弥补市场缺陷,可以利用区域金融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均衡。
关键词:
金融粘性 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 均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如何充分运用好金融资源,并以此实现与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为全面了解江西省金融资源配置情况,以孙工声行长为组长的人行南昌中支课题组,对江西省经济发展、金融资源配置现状、特征及二者的相关联系及影响做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形成江西金融资源配置现有格局的原因,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佳豪 张敏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并分析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养老资源配置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区域差异大,由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两子系统协同发展,中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加速提升,西部地区属于资源滞后区,耦合协调度较低。研究结论为制定差异化养老政策、构建养老资源配置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养老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世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颖
文章在阐述土地资源配置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地资源供给约束、资源禀赋和利用结构方面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并对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从土地资源配置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 资源配置 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友才 王希 孙亚男
为了探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TFP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质量水平的演进发展,本文利用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对四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存在着自我加强机制,这种自我加强机制在经济质量水平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而言,对其贡献最大的变量依次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TFP增长和经济质量水平;对于经济质量水平而言,对其贡献最大的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小的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TFP而言,经济质量水平对其贡献率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二者之和。从长期来看,经济质量水平和TFP对经济增长速度贡献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增长。因此,通过提升经济质量水平和TFP增长率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大海 张文瑞 高凤英
文章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得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和推动区域发展有助于增加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结论。依据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显著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用模型。据此模型设计出大陆省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多种方案,并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与实际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做差异分析。文章最后针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受制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推动区域发展(或开发)并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 金融资源配置 省级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作为一个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中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存款作为一个地区的金融资源指标,以1987—2007年数据为样本,对GDP增长率、存款增长率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区域金融资源给GDP带来的影响力度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西部,西部优于中部。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庆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逐渐增大,而在东部地区逐渐下降;外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大幅度增加,而在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因此,为了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加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改革、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产业政策相结合以及制定合理的金融资源转移政策。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