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4)
2023(16466)
2022(14131)
2021(13094)
2020(10778)
2019(24670)
2018(24356)
2017(47328)
2016(25319)
2015(28404)
2014(28473)
2013(28474)
2012(26706)
2011(24419)
2010(24542)
2009(22690)
2008(22078)
2007(19594)
2006(17496)
2005(15905)
作者
(74558)
(62013)
(61663)
(58541)
(39871)
(29636)
(28006)
(24286)
(23708)
(22228)
(21232)
(21086)
(19890)
(19751)
(19200)
(19086)
(18290)
(17926)
(17796)
(17741)
(15577)
(15301)
(14948)
(14282)
(13942)
(13861)
(13711)
(13467)
(12550)
(12206)
学科
(126188)
经济(126073)
管理(72540)
(68253)
(54539)
企业(54539)
方法(49537)
数学(43214)
数学方法(42862)
中国(33426)
地方(31694)
(30168)
业经(25864)
(25507)
(24614)
农业(21083)
(19872)
(19013)
贸易(18999)
(18517)
金融(18514)
(18213)
环境(18202)
地方经济(17935)
(17842)
银行(17802)
(17239)
理论(17235)
(17145)
技术(16409)
机构
大学(371096)
学院(368782)
(158115)
经济(154868)
管理(144569)
研究(130441)
理学(124175)
理学院(122711)
管理学(120808)
管理学院(120131)
中国(98000)
(80527)
科学(78186)
(70721)
(65586)
研究所(59345)
中心(58322)
(56796)
财经(56476)
(54692)
业大(51841)
北京(51841)
(51322)
(50213)
师范(49788)
经济学(48753)
(47275)
(44671)
农业(43904)
经济学院(43713)
基金
项目(246203)
科学(194352)
研究(181691)
基金(178852)
(154708)
国家(153403)
科学基金(132116)
社会(116480)
社会科(110447)
社会科学(110422)
基金项目(94840)
(94817)
自然(84157)
教育(82745)
自然科(82148)
自然科学(82132)
自然科学基金(80671)
(80156)
资助(74116)
编号(73517)
成果(59869)
(56183)
重点(55026)
(54730)
课题(51069)
(50333)
国家社会(48041)
教育部(47252)
创新(46970)
人文(46364)
期刊
(182613)
经济(182613)
研究(116412)
中国(73935)
学报(54988)
管理(54312)
科学(52324)
(51469)
(51456)
大学(41934)
教育(40746)
学学(39410)
(36706)
金融(36706)
农业(35681)
技术(32480)
经济研究(29718)
财经(28683)
业经(28294)
(24585)
问题(23481)
技术经济(19581)
图书(18873)
理论(18111)
(17947)
资源(17491)
(17091)
现代(17048)
商业(16924)
科技(16853)
共检索到56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智敏  唐昌海  
本文通过描述武汉地区流入和流出的人力资本平均存量、结构存量,发现流入武汉市务工经商的劳动力高存量人力资本的比重很小。从职业特征看,主要聚集在技能型职业中。受武汉地区经济辐射力的限制,流入的人力资本主要是不发达省份低存量的劳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受到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关注;相反,流出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力存在明显的高存量人力资本外流现象。武汉地区人力资本在“入不敷出”的流入和外流的置换中形成了“抽血式”的流失,这是武汉地区经济竞争乏力、劳动力产业化程度低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传江  董延芳  
人力资本是异质的,其流动既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也会对由若干地区组成的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界定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基础上,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模型分析与实证研究,认为通过调控异质人力资本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英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湖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论证了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思勇  
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条件之一,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对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测算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过这种分析,更准确地描述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的关系,进而提出改进教育投资、推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叶峰  
基于1990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研究了区域人力资本指标10年间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人均GDP的增长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识字率提高率、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变动和每千人医生数增长率,但它们对人均GDP影响的方向不同,这一结论不同于许多学者的总量研究结果。本文还利用因子分析进一步解释了人力资本各指标的层次结构对经济作用的影响。这对于在经济转型期深刻认识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韦欣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各类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如何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日益重要。通过运用人力资本配置的理论,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阐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的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本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通过调整产业配置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实现人力资本供需信息对称等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  
本文通过空间拓展卢卡斯(Lucas)模型的生产函数,讨论了区域关联视角下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主要结论为:(1)相同劳动力在人力资本总量更高的地区享有更高的收入;(2)人力资本总量的增加能提高地区实际产出,而其均量的提高能提升地区产出潜力;(3)综合考虑辐射效应和转移费用,经济高地的人力资本转出会优先惠及邻近地区。空间计量的实证还表明,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间交叉影响正在加强,且其均量而非总量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差异的主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小龙  
本文根据内生增长理论,运用全国31个省市2000-2008年相关数据,构建人均G D P与相应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比较人力资本水平效应与结构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影响我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力资本因素中,结构效应比水平效应具有更强的解释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一力  
一、人力资本定义、分类 1.人力资本的定义。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奠基者之一的舒尔茨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舒尔茨,1962);而萨洛(1970)提出"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资源依赖型产业链、重工业偏向型产业结构和既定的体制环境,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力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专用性。文章认为,既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导致了劳动力在搜寻匹配岗位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以致于在转岗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人力资本粘性和人力资本失灵。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下岗失业劳动力高质量地完成转岗再就业过程,应当重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重工业化改造,同时还应对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流动制度和激励制度进行有效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兆芬  
失业按其社会化的程度,可分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两大类。武汉市显性失业人口根据1991年度的统计分析,市镇待业总数为61407人。而从社会劳动保险部门登记领取失业救济金的只有200人;作为企业内部待业,也只有2064人。本文重点是对武汉市隐性失业人口问题现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紧迫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全生  解志恒  
文章在教育水平、健康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三个方面选取了8个原始指标或生成指标组成了人力资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选取人均GDP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2005年我国31省市的人力资本水平及人均GDP状况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公共因子,利用因子得分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指出人力资本能促进经济发展,并根据模型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美荣  曾翔旻  
一、关于武汉的优势和特点 武汉历史悠久,自汉以来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水陆交通枢纽,商贾辐辏。明末清初,汉口镇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建国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武汉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城市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大大提高,基本形成了如下四大优势: 1.区位优势 武汉距京、津、沪、穗、渝、西安等城市均在1200公里左右,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处于优势的中心位置。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星布,以长江为干,并接纳了它最大的支流汉水,构成庞大的水网,在世界大城市中极为罕见。武汉也是全国的铁路枢纽之一。目前,京广、京九、武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梦娜  周云波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面板门槛效应、工具变量等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与低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尤其是显著提高低级和高级人力资本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东部和中西部角度,还是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角度,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且在低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作用,但到达一定阶段之后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应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合理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人力资源有效性,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洪志娟  
探索了威客活动的地域分布特征,并将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新视角。通过绘制分位地图,探索了威客活动可能存在的地域歧视,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威客活动的地域分布情况。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比了GDP与威客数量的地域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威客活动中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威客活动的需求和供给分布较为一致;大多数省份的威客数量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威客的地域分布不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整体而言,以威客平台为基础的网上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借助互联网在联系不同地域、消除地域差异上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