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6)
2023(6776)
2022(5552)
2021(4741)
2020(4019)
2019(8484)
2018(8098)
2017(15303)
2016(7826)
2015(8559)
2014(8494)
2013(8428)
2012(8138)
2011(7731)
2010(7868)
2009(7429)
2008(6966)
2007(6272)
2006(5857)
2005(5433)
作者
(23543)
(19761)
(19600)
(18946)
(12577)
(9242)
(8972)
(7762)
(7520)
(6998)
(6908)
(6533)
(6520)
(6355)
(6206)
(6185)
(5871)
(5675)
(5468)
(5330)
(5028)
(4776)
(4757)
(4571)
(4481)
(4424)
(4190)
(3977)
(3960)
(3874)
学科
(61272)
经济(61233)
管理(25266)
地方(19417)
方法(16113)
(15916)
数学(14494)
数学方法(14428)
地方经济(13953)
(12575)
企业(12575)
中国(12047)
(10453)
业经(10014)
环境(9232)
(8773)
(8696)
经济学(7458)
(6789)
金融(6788)
(6765)
(6730)
(6639)
(6577)
资源(6394)
国家(6378)
农业(6377)
产业(6282)
(6024)
(5908)
机构
大学(123639)
学院(123639)
(64915)
经济(63867)
研究(47592)
管理(46290)
理学(39748)
理学院(39229)
管理学(38775)
管理学院(38516)
中国(35141)
(27835)
科学(26807)
(25318)
(23780)
经济学(21893)
财经(21833)
研究所(21362)
中心(20275)
(19799)
经济学院(19329)
(18241)
(17207)
财经大学(16047)
北京(16033)
(16001)
师范(15902)
(14806)
科学院(14770)
(14259)
基金
项目(81186)
科学(65799)
基金(60803)
研究(59935)
(52498)
国家(52151)
科学基金(45245)
社会(42554)
社会科(40538)
社会科学(40529)
基金项目(31533)
(30998)
自然(26710)
自然科(25868)
自然科学(25860)
(25749)
教育(25567)
自然科学基金(25380)
资助(24063)
编号(21983)
(19991)
国家社会(18873)
重点(18626)
成果(17786)
(17770)
发展(16863)
(16736)
(16638)
课题(15936)
创新(15915)
期刊
(79800)
经济(79800)
研究(41878)
中国(23498)
(20553)
管理(18578)
科学(16355)
学报(15767)
经济研究(14344)
(13267)
大学(12292)
财经(11936)
学学(11903)
技术(10885)
(10498)
(10438)
金融(10438)
问题(9890)
业经(9884)
农业(8875)
技术经济(8135)
教育(7778)
统计(7319)
(7136)
世界(6973)
(6820)
资源(6526)
经济问题(6363)
国际(6296)
经济管理(6129)
共检索到19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耀辉  
本文将不协调定义成一个主观判断,认为它是一个综合效率、公平和环境贡献的共识,其状态与趋势对社会运行成本产生巨大影响并由此来减少不协调。协调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政府调节过程,市场的自然调节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取决于边际报酬的递增性或递减性。从长期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持久作用规律,但边际收益递增规律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作用,并推迟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到来。时间过长和程度过高的不协调会导致人们的福利下降,从而需要政府对区域不协调进行调节,主要方法是转移支付制度、区域均衡的国家政策导向和与国家宏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并为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泰城  厉敏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特征。在我国,区域合作主要是政府推动的。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贺显南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在解决其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包括注重立法、设立机构,采取倾斜的财政、金融政策,重点投资基础设施等,值得我国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采取了国外的一些办法和措施,但在原有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下,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行为,还需要在规范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支持、加快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文超  
运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在考虑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情况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弱会由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表现出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深化,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在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在市场化发展较不成熟的区域,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因此,在区域市场化程度未达到门槛值之前,须充分发挥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等方式促进区域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地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市场化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应适当降低政府竞争的力度,使政府更多地让位于市场,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效率损失,加强行政制度建设,不断消除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行政性障碍,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富政  罗能生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市场集聚是政府与市场层面区际资源配置机制的结果,厘清二者的作用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于理论解释、模型演绎及经验实证,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市场集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路径及其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表明:①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短期效应下,区域市场集聚的极化效应显著,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而长期效应下,区域市场集聚的扩散效应显著,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③区域市场集聚的负向效应强化了地方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而区域市场集聚的正向效应加剧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负向效应。④地方政府竞争的正向效应削弱了区域市场集聚的正向效应,而地方政府竞争的负向效应强化了区域市场集聚的正向效应。本文的政策落脚点在于,利用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互补作用,构建"市场机制主导、政府调控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丽  
政府的公共经济职能之一是处理好区域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先发区域地方政府和后发区域地方政府不断在为自身利益进行着博弈,而这种利益博弈对后发区域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艳丽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缩小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战略意图及大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指导性、预测性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区域投资发展规划,希冀为解决"中国难题"提供思路和样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丽  邓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11年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即大部分地区依靠投资拉动G D P增长的方式仍未改变,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且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故此,政府应当采取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保证"十二五"规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在2015年最终得以实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綦群高  
从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看,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加工工业,而中西部地区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由于长期以来初级产品价格偏低,这些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理顺资源型产品价格体系,对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景华  刘炼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地方政府竞争理论成为研究地区经济差距变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区域经济效应,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郭彩云  
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观念、组织、制度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了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政府职能的路径:更新政府观念体系,树立协作、全局、市场意识;完善政府管理体系,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和信息互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政府间合作的基本规范和利益补偿机制;转变职能方式,进一步构建服务型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富政  罗能生  
运用古诺博弈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本文分析了非正式制度歧视路径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制度歧视引致的交易成本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外部性的作用下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着非正式制度的变化轨迹,正外部性的地方政府行为,削弱非正式制度歧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负外部性的地方政府行为,会加剧非正式制度歧视,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另外,非正式制度复杂度在短期内加剧非正式制度歧视,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对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地方政府是本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者、区域经济的协调者及市场运行的监管者。文章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在观念、制度、机制及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静  徐晓玲  曾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