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57)
2023(20431)
2022(17338)
2021(16075)
2020(13427)
2019(30165)
2018(29767)
2017(56800)
2016(30841)
2015(34689)
2014(34892)
2013(34324)
2012(31860)
2011(28782)
2010(29424)
2009(27289)
2008(26849)
2007(23979)
2006(21661)
2005(19873)
作者
(89824)
(74155)
(73827)
(70313)
(47661)
(35451)
(33719)
(28902)
(28188)
(27023)
(25265)
(25115)
(23953)
(23871)
(23113)
(22935)
(22069)
(21647)
(21559)
(21269)
(18844)
(18437)
(18037)
(17201)
(16690)
(16647)
(16582)
(16550)
(14968)
(14736)
学科
(141907)
经济(141765)
(102753)
管理(101555)
(93503)
企业(93503)
方法(54203)
数学(43441)
数学方法(42940)
中国(37592)
业经(36922)
(36596)
(34093)
地方(32538)
(26796)
(26037)
技术(25691)
理论(24891)
(24776)
财务(24689)
财务管理(24656)
(23828)
贸易(23811)
企业财务(23390)
(23329)
农业(23324)
(23020)
(21796)
(20980)
银行(20935)
机构
学院(447866)
大学(440238)
(186139)
经济(182078)
管理(174373)
研究(153220)
理学(148100)
理学院(146457)
管理学(144252)
管理学院(143409)
中国(116987)
(94918)
科学(91122)
(86485)
(77511)
(69757)
研究所(69615)
中心(68455)
财经(67676)
(65752)
(61224)
北京(60837)
业大(60178)
(59393)
师范(58878)
(56075)
(55628)
经济学(55612)
技术(50828)
农业(50785)
基金
项目(288085)
科学(227548)
研究(216903)
基金(206648)
(178227)
国家(176612)
科学基金(152450)
社会(136418)
社会科(129212)
社会科学(129181)
(114142)
基金项目(108243)
教育(100551)
自然(96795)
(94887)
自然科(94518)
自然科学(94499)
自然科学基金(92814)
编号(90359)
资助(85120)
成果(73746)
重点(64871)
(64737)
课题(63325)
(63096)
(60856)
创新(56572)
国家社会(55406)
项目编号(55394)
教育部(54522)
期刊
(221168)
经济(221168)
研究(138205)
中国(93268)
管理(71763)
(68079)
学报(62545)
科学(60608)
(59758)
教育(56599)
大学(47864)
技术(45177)
学学(44871)
(43237)
金融(43237)
农业(41158)
业经(35618)
经济研究(35145)
财经(34046)
(29371)
问题(27525)
技术经济(24576)
(22951)
图书(22490)
(22387)
现代(21562)
(21092)
论坛(21092)
科技(20727)
商业(20608)
共检索到69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志刚  刘磊  
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支持,而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则可以反哺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校企一体化的技术发展模式。文章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视域范畴,探讨高职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模式的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共建策略,为高职特色技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尚艳春  
人口负增长给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带来重大挑战。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出发,比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哈长城市群2000—2020年人口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考察各城市群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00年以来,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虽然均有所改善,但由于资源禀赋、社会基础、驱动因素不同,各城市群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的地域差异仍然明显。应尊重区域特点,做好区域发展的超前布局,制定与人口负增长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策略;深化城市群的一体化合作,提高城市群整体发展能力;尊重各城市群区域禀赋和发展基础,合理规划城市群发展的未来方向;找准区域发展重点,实现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共振,以有效应对人口负增长,实现人口-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茂松  
随着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布局、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协调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来实施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是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永飞  高华  
基于前景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研究了大数据时代陕西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依据大数据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大数据时代陕西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物流共享平台尚不完善、云计算等大数据系统建设滞后等现状问题,得出了发展云物流等大数据物流体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资源、调整运输结构,优化和协同发展物流网络体系和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等针对性对策及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维   杨红荃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表现为人才培养对标区域需求、产教融合支持区域创新优化、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空间开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及功能定位的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外部动力机制为内生增长的知识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优化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规划、健康发展的协调适应性生态环境。由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特色化、开放化及一体化发展之路。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需均衡,创建协同共治体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对标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构筑多元创新生态、打造区域职教品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薇  
本文主要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的状况,对共生理论、物流园区合作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实证结论对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薇  
本文主要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的状况,对共生理论、物流园区合作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我国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实证结论对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