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6)
2023(12849)
2022(10857)
2021(9881)
2020(8093)
2019(18302)
2018(18170)
2017(35655)
2016(19164)
2015(21610)
2014(21909)
2013(21867)
2012(21178)
2011(19680)
2010(20505)
2009(19373)
2008(18975)
2007(17166)
2006(16012)
2005(15139)
作者
(56357)
(46544)
(46468)
(44329)
(30229)
(22080)
(21467)
(17918)
(17812)
(16973)
(16022)
(15531)
(15346)
(15207)
(14677)
(14488)
(13818)
(13588)
(13542)
(13342)
(12273)
(11482)
(11296)
(10919)
(10646)
(10642)
(10394)
(10348)
(9424)
(9241)
学科
(101457)
经济(101357)
管理(50565)
(46833)
(34533)
企业(34533)
方法(31412)
中国(30836)
地方(28770)
数学(27309)
数学方法(27038)
(25562)
业经(20349)
(18972)
(18945)
(18859)
金融(18858)
(18664)
贸易(18649)
(18378)
银行(18359)
(18027)
(17986)
(17953)
地方经济(17182)
农业(17097)
环境(15016)
(14751)
(13663)
(12874)
机构
学院(286791)
大学(286192)
(133485)
经济(130670)
研究(108629)
管理(103965)
理学(86534)
中国(85770)
理学院(85449)
管理学(84329)
管理学院(83738)
(62819)
(62180)
科学(60351)
(55698)
研究所(49454)
中心(47886)
财经(47722)
(45562)
(42978)
经济学(42142)
(41731)
北京(41060)
(40851)
师范(40550)
(38682)
经济学院(37528)
(36578)
财经大学(34836)
业大(34299)
基金
项目(170406)
科学(134454)
研究(132221)
基金(121123)
(103264)
国家(102374)
科学基金(86451)
社会(85125)
社会科(80791)
社会科学(80775)
(65897)
基金项目(61893)
教育(59856)
(55942)
编号(54430)
资助(50794)
自然(50475)
自然科(49188)
自然科学(49176)
自然科学基金(48255)
成果(47249)
(43648)
课题(39646)
重点(38928)
(38607)
发展(36489)
(35920)
国家社会(34954)
(34821)
(34054)
期刊
(165741)
经济(165741)
研究(101337)
中国(63533)
(44238)
管理(41481)
(39733)
(37691)
金融(37691)
科学(35406)
教育(35306)
学报(35208)
大学(27559)
经济研究(27535)
农业(27203)
业经(25539)
学学(25455)
技术(25418)
财经(24147)
问题(22025)
(20984)
(20027)
国际(19744)
世界(16464)
技术经济(15549)
商业(14394)
统计(14178)
理论(14103)
(13946)
现代(13833)
共检索到475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比较德国、日本两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入手,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并构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该如何建立,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产生的区域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铁堆  岳学鲲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十分严重。东北部和中北部凭借区位优势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历史率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制造业地带",是美国的"第一世界",而西部和南部则主要生产农产品和初级品,工业发展迟缓,在社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继凤  
缩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机制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雅南  山口伸晴  邵宜航  
本文主要从财政转移支付、国土开发和人口迁移三个方面对中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及原因。由此发现,中日区域经济政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财政投入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向延平  
区域发展失衡是许多国家发展历史上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少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尤其是区域内生发展政策,曾被日本、瑞士、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提倡且成效显著。借鉴国外区域内生发展经验,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发展和扶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一、区域内生发展政策及其国际实践(一)日本过疏地区的区域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本文主要分析美国、英国及德国等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及政策措施等。并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以及产业体系等方面分析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霞  孙中和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其实践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在全面考察美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基础上,总结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有益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正友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目前我国金融政策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规范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的金融政策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在2001—2010年期间,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良好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状态。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过程。广东所实施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总体效果,但是对四大区域的影响差异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立伟  沈满洪  
本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描述了政策演变的基本轨迹。根据有关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型以及环境政策的历史发展过程,将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经济优先阶段(1978-1995年);协调兼顾阶段(1996-2005年);环境优先阶段(2006-至今)。结合"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1978-199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期(2000-2003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期(2003-至今)。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伏瞻  
本文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是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理顺要素价格,消除价格扭曲,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