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6)
- 2023(16980)
- 2022(14029)
- 2021(12765)
- 2020(10296)
- 2019(23104)
- 2018(22885)
- 2017(41535)
- 2016(22664)
- 2015(25679)
- 2014(25994)
- 2013(25465)
- 2012(24008)
- 2011(22204)
- 2010(22505)
- 2009(20769)
- 2008(20533)
- 2007(18540)
- 2006(17008)
- 2005(16162)
- 学科
- 济(113576)
- 经济(113455)
- 管理(58258)
- 业(52602)
- 企(39139)
- 企业(39139)
- 中国(36964)
- 方法(34238)
- 农(31921)
- 地方(31052)
- 数学(29174)
- 数学方法(28897)
- 业经(25883)
- 学(22748)
- 农业(21543)
- 财(21381)
- 制(20996)
- 贸(19798)
- 贸易(19778)
- 易(19110)
- 银(19005)
- 银行(18978)
- 融(18804)
- 金融(18796)
- 行(18506)
- 发(18097)
- 地方经济(17430)
- 环境(16639)
- 理论(15846)
- 体(15538)
- 机构
- 学院(329257)
- 大学(328757)
- 济(144768)
- 经济(141768)
- 研究(127180)
- 管理(114418)
- 中国(99143)
- 理学(95160)
- 理学院(93908)
- 管理学(92254)
- 管理学院(91611)
- 科学(74336)
- 京(73101)
- 财(66528)
- 所(65469)
- 研究所(58592)
- 中心(56301)
- 农(54885)
- 江(53335)
- 财经(50781)
- 范(47691)
- 北京(47514)
- 师范(47196)
- 经济学(46126)
- 经(45964)
- 院(45911)
- 业大(43801)
- 州(42288)
- 农业(42249)
- 经济学院(41159)
- 基金
- 项目(206222)
- 科学(161920)
- 研究(156482)
- 基金(147106)
- 家(128261)
- 国家(127178)
- 科学基金(107085)
- 社会(100551)
- 社会科(95155)
- 社会科学(95135)
- 省(80298)
- 基金项目(75449)
- 教育(71119)
- 划(67534)
- 自然(63703)
- 编号(63643)
- 自然科(62205)
- 自然科学(62188)
- 自然科学基金(61053)
- 资助(60036)
- 成果(53933)
- 发(50809)
- 重点(47763)
- 课题(46803)
- 部(45310)
- 国家社会(42782)
- 创(42368)
- 发展(41710)
- 展(41057)
- 创新(39772)
- 期刊
- 济(179720)
- 经济(179720)
- 研究(111107)
- 中国(82276)
- 农(53820)
- 学报(50743)
- 财(50437)
- 科学(47505)
- 管理(46592)
- 教育(45178)
- 大学(38850)
- 融(36488)
- 金融(36488)
- 农业(36448)
- 学学(35754)
- 技术(30760)
- 经济研究(29627)
- 业经(28092)
- 财经(26309)
- 问题(23264)
- 经(23073)
- 贸(20339)
- 业(19645)
- 国际(18940)
- 世界(18802)
- 图书(18287)
- 技术经济(16872)
- 坛(15905)
- 论坛(15905)
- 版(15458)
共检索到54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国 李智慧
中国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通过不断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实现共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创造了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开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国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同步推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国 李智慧
中国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正在通过不断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来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实现共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创造了条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开辟,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中国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互动中同步推进,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丹 汪文瑜
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在对城乡一体化程度测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东中西及东三省四大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运用VAR模型对全国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城乡经济、人口、社会生活和资源环境一体化对各区域城乡一体化综合水平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中国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协整、互为因果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桥 肖尧 陈浩
文章旨在探讨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以核心-边缘结构理论为基础,获取我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区域市场分割指数并采用门限与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随着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区域的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渐趋同的阶段效应,而市场一体化对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区域城乡差异及协调发展的新探索──评介《中国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研究》我国是一个疆域广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国情决定了城乡问题与区域问题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城乡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发达状况。因此,只有把城乡经济(差异)与区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恩毅 胡罡 徐晓飞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空间 城乡一体化 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理论上,我们构造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旨在考察地方市场分割(市场一体化)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在实证上,以1990—2002年间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作者发现,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立、运行,地方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下降了近50%。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解。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协调发展 长三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莉 宋国宇
在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数据,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省级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检验了物流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省际贸易壁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我国省际贸易壁垒、缓解国内市场分割状况、推进省际贸易发展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南沿海地区省份与中、西部地区省份在物流基础设施与贸易依存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一体化 省际贸易壁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泓 柳秋红 肖怡然
城乡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是以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换、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前提条件的。在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受到严重制约,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当前,应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健全市场配置城乡要素的机制;大力促进农村组织创新,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
要素流动 比较优势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初钊鹏
根据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思想,探讨环首都经济圈构建中的区域管治问题。从空间一体化演变、经济一体化整合和制度一体化保障三个层面深入解析环首都经济圈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管治模式和管治重点。研究表明,围绕河北周边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的路径,环首都经济圈应构建由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事务的区域管治模式。在此基础上,区域管治的重点要落实在城市空间分异格局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空间网络化布局与建设,产业链对接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区域软环境建设,省直管县到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协调管理创新与培育共同市场等方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强
城乡一体化是为解决中国特殊问题而提出的,是解决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及其造成的城乡多方面差距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有一个认识历程。城乡一体化作为在较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上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其发展面临着对于城市和乡村的认识方面的重大理论挑战。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 乡村 集体所有制土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继承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来推动和实现的。"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32个城市群的构建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开辟了新篇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温来成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服务不够均等、土地征用中农民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等突出问题。作为政府重要政策工具的税收政策,可通过构建城镇化税收政策体系,统一城乡税制,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征社会保障税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区域产业税收政策,建立新型城乡社会分工等途径,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城镇化 税收政策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迪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城乡流通一体化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至关重要。伴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全球疫情的蔓延,我国出口弥补国际市场供给不足,贸易顺差持续改善,国内经济逐渐恢复。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大循环视角,从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方面阐述城乡流通市场发展现状,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城乡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差距、城乡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差距、城乡受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差距等方面探讨城乡流通差距成因,最终从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商贸流通数据化和智能化发展、城乡民生资源分布等角度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协调发展给予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充分流通和循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红乔
商贸流通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如何运用商贸流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借助区域经济带动商贸流通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