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1)
- 2023(13669)
- 2022(11755)
- 2021(10538)
- 2020(8881)
- 2019(20436)
- 2018(20082)
- 2017(38049)
- 2016(20737)
- 2015(23357)
- 2014(23989)
- 2013(24020)
- 2012(22941)
- 2011(21210)
- 2010(21629)
- 2009(20405)
- 2008(20347)
- 2007(18579)
- 2006(16585)
- 2005(15331)
- 学科
- 济(110474)
- 经济(110385)
- 管理(55465)
- 业(52255)
- 方法(40505)
- 企(39973)
- 企业(39973)
- 数学(35374)
- 数学方法(34915)
- 地方(29523)
- 中国(29230)
- 农(26831)
- 学(22528)
- 业经(22013)
- 财(20216)
- 农业(18625)
- 地方经济(17407)
- 制(17115)
- 贸(16971)
- 贸易(16960)
- 易(16268)
- 融(16053)
- 金融(16051)
- 环境(15966)
- 银(15810)
- 银行(15779)
- 行(15228)
- 和(15223)
- 发(14589)
- 理论(13918)
- 机构
- 大学(312094)
- 学院(312070)
- 济(135843)
- 经济(132870)
- 研究(116122)
- 管理(113999)
- 理学(96057)
- 理学院(94795)
- 管理学(93063)
- 管理学院(92463)
- 中国(88455)
- 科学(71407)
- 京(68267)
- 所(61203)
- 财(60436)
- 研究所(55126)
- 农(54262)
- 中心(52322)
- 江(49871)
- 财经(47016)
- 业大(45158)
- 北京(44136)
- 范(43686)
- 师范(43297)
- 农业(42414)
- 经(42196)
- 经济学(42033)
- 院(41467)
- 州(39411)
- 经济学院(37490)
- 基金
- 项目(197653)
- 科学(154336)
- 研究(144810)
- 基金(139987)
- 家(122209)
- 国家(121195)
- 科学基金(102132)
- 社会(91212)
- 社会科(86488)
- 社会科学(86460)
- 省(78772)
- 基金项目(72958)
- 划(66419)
- 教育(65728)
- 自然(63942)
- 自然科(62352)
- 自然科学(62332)
- 自然科学基金(61160)
- 编号(59081)
- 资助(58289)
- 成果(49135)
- 发(48641)
- 重点(45598)
- 部(43202)
- 课题(42487)
- 创(40080)
- 发展(39048)
- 展(38422)
- 创新(37733)
- 国家社会(37482)
- 期刊
- 济(162184)
- 经济(162184)
- 研究(97856)
- 中国(68886)
- 农(49827)
- 学报(48341)
- 财(46515)
- 科学(44763)
- 管理(42189)
- 大学(35861)
- 教育(35240)
- 农业(33811)
- 学学(33550)
- 融(30639)
- 金融(30639)
- 技术(29377)
- 经济研究(26281)
- 业经(25157)
- 财经(23641)
- 问题(21003)
- 经(20487)
- 业(18361)
- 统计(18361)
- 技术经济(18101)
- 贸(16518)
- 策(16276)
- 图书(15454)
- 资源(15412)
- 世界(14968)
- 商业(14916)
共检索到493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覃成林 张华 毛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是:分别用Moran’s I系数测度区际经济联系状态,用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测度区域经济增长状态,用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状态。然后,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评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源 黄征学
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中"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降低区域冲突、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手段。目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以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为重点,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使全社会成员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间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内。适度的区域差距是指区域间的差距不至于因差距过小而损害经济效率,又不至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钊平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信息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支益民
我们编辑部收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支益民同志的研究报告,读后颇受教益.一位省委领导,日常事务工作如此繁忙,还硬是花了半年多时间深入陕南、陕北及关中广泛调查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多次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思路新颖、分析深入,且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力作,实属难得.文章虽然以陕西省为考察样本,但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快内陆省区经济发展步伐有很大启发.此外,文章把区域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结合了起来,这种分析方法也是很有创意的.为此,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陈银生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 ,表明区际差距呈扩大趋势。作者认为 ,造成区际差距扩大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自然禀赋、物质技术基础差异以及聚集效应等。区际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国家应通过立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专业化的区域发展机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历史的启示和理论的反思在我国40多年寻求区域发展的道路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30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形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泉斌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今后15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等一系列大政方针,鲜明地描绘了迈向新时期的宏伟蓝图,是跨世纪的伟大纲领,对于实现建立繁荣昌盛、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并为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国民经济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健全,最主要的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