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0)
- 2023(17791)
- 2022(15259)
- 2021(14207)
- 2020(11727)
- 2019(26842)
- 2018(26748)
- 2017(50644)
- 2016(27554)
- 2015(30836)
- 2014(30920)
- 2013(30558)
- 2012(28631)
- 2011(25997)
- 2010(26311)
- 2009(24088)
- 2008(23213)
- 2007(20490)
- 2006(18322)
- 2005(16447)
- 学科
- 济(126771)
- 经济(126662)
- 管理(78900)
- 业(75363)
- 企(61571)
- 企业(61571)
- 方法(47094)
- 数学(40099)
- 数学方法(39644)
- 中国(34573)
- 地方(33992)
- 农(32483)
- 业经(28314)
- 学(26575)
- 财(24850)
- 技术(22947)
- 农业(22508)
- 制(20610)
- 环境(19398)
- 理论(19355)
- 和(18923)
- 贸(18825)
- 贸易(18806)
- 地方经济(18402)
- 银(18073)
- 易(18046)
- 银行(18031)
- 融(18023)
- 金融(18020)
- 行(17344)
- 机构
- 学院(389469)
- 大学(389069)
- 济(159735)
- 经济(156194)
- 管理(152305)
- 研究(138101)
- 理学(130453)
- 理学院(128906)
- 管理学(126802)
- 管理学院(126098)
- 中国(102775)
- 科学(85511)
- 京(84615)
- 财(70478)
- 所(70056)
- 研究所(63659)
- 农(62851)
- 中心(62056)
- 江(61582)
- 业大(56669)
- 财经(55402)
- 范(54918)
- 师范(54408)
- 北京(53853)
- 院(50542)
- 经(50118)
- 农业(48563)
- 州(48528)
- 经济学(47066)
- 师范大学(43958)
- 基金
- 项目(262214)
- 科学(206082)
- 研究(194633)
- 基金(186580)
- 家(162084)
- 国家(160648)
- 科学基金(137736)
- 社会(121979)
- 社会科(115366)
- 社会科学(115334)
- 省(105545)
- 基金项目(99689)
- 教育(89106)
- 自然(88192)
- 划(87449)
- 自然科(86055)
- 自然科学(86036)
- 自然科学基金(84460)
- 编号(80146)
- 资助(75718)
- 成果(65075)
- 发(60172)
- 重点(59074)
- 部(56979)
- 创(56872)
- 课题(56537)
- 创新(52527)
- 国家社会(49177)
- 科研(48994)
- 教育部(48491)
- 期刊
- 济(187926)
- 经济(187926)
- 研究(120027)
- 中国(83877)
- 学报(58610)
- 管理(58287)
- 农(56970)
- 科学(56197)
- 财(52197)
- 教育(49792)
- 大学(44250)
- 学学(41180)
- 农业(39564)
- 技术(37055)
- 融(35200)
- 金融(35200)
- 业经(30675)
- 经济研究(29340)
- 财经(26812)
- 问题(23747)
- 经(23077)
- 图书(21768)
- 技术经济(21106)
- 业(21088)
- 科技(20356)
- 资源(19718)
- 理论(18034)
- 现代(18013)
- 商业(17497)
- 坛(17253)
共检索到597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范 缪彬彬 张伟恩
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模式转变的时期,有效评价区域的经济创新发展能力,对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企业TFP模型和熵权-AHP模型,构建经济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分析经济创新发展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以浙江为例的计量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能力的一级指标水平,并强化一级指标间相互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消耗产出率,提高企业TFP是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南
本文以浙江省杭甬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通过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显示了杭甬高速公路对沿线三市经济的贡献在逐年增大。统计数据表明杭甬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计量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郑书莉
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换的功能,我国流通产业长期受被动成长路径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浙江省为例,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指标,研究发现:(1)两系统耦合度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平稳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明显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滞后于流通产业发展指数;(2)耦合发展度在2005-2013年期间可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群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现成效,流通业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3)预测期内两系统耦合度为优,耦合发展度快速提高,预计在新常态背景下表现更为稳定;(4)依然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共生 浙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何万里
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总利用外资的比重日益增加。本文对浙江省服务业外资与GDP、人均GDP、服务业比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判断服务业外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奇 张景帅 李中源
文章通过引力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空间联系,并以此为参考深入研究浙江省四大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与"三生共赢"之间的内部联系。研究表明,(1)浙江省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形成了以环杭州湾大湾区为核心的创新集聚区;(2)2005年、2010年、2015年各区县区域创新能力联系量与浙江省联系总量均增加,但是区域创新联系分布不均现象依据存在,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明显;(3)环杭州湾地区是创新核心区、绿色边缘区,而浙江省西南区域为绿色核心区、创新边缘区,浙江省通过以核心促边缘,改善边缘地区的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水平;(4)浙江省四大建设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边缘区生态、生活、生产分别得到改善,使核心区与边缘区在"三生"上实现共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伟连 楼锡锦 张国昌 楼成礼
从1999年起,在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支撑下,浙江省高等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在经历了创建高教园区、创办独立学院、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建立高新技术基地、推动产学合作等极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后,至200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全国第一。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浙江省高等教育也暴露出办学层次不高、校企合作不深、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偏低等问题。今后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提升教育质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产学研合作平台与载体。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凤军 陈晓
"省管县"作为一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以及经济和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评估其经济效应对深化和推广省管县体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由于在省管县体制的实施中,不同区域主体的受益或受损并不相同,还需要差别化评价。基于此,从县、设区市、省三个层面重点考察"省管县"体制对经济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管县"体制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区际统筹发展能力和财政利用针对性,客观上刺激了县级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省管县"体制在经济增长质量、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区际协调等方面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贯彻省管县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地对不同政府层级、不同城市实施针对性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海峰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探究在要素禀赋结构作用下所形成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螺旋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机制。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构筑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协调作用,当两个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且趋于一致时,系统组合的协调等级提高。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度 协调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玉英 孙国民
总部经济亦日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以浙江为例,运用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理论分析了县域总部经济发展的动因及作用机理,指出浙江县域总部经济发展是在宏观、微观、行政三种动因耦合作用的结果,并基于发展动因的作用机理对浙江县域总部经济路径来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总部经济 动因 内外因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鑑民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调整和转型中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劳动力配置体制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导致劳动力转型未能跟上产业转型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克服目前职业教育以任职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大力开展和实施以独立择业和广泛就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结点的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手段的最佳选择。职业院校不仅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动态要求,迅速对专业结构、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修改充实和更新,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应针对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瞄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大力开展和积极推进不同层次和内容特征的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具有独立择业能力和广...
关键词:
浙江经济 结构优化 创业教育 模式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立新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我国资本市场指明了发展方向、进行了战略部署,这不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将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也给银行业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亚娟 孙敬水
基于浙江省区域经济人均收入数据,采用核密度函数和马尔科夫分析法,对区域经济收入分布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人均收入分布特征有别于全国或省区层面上的收入分布特征:浙江区域收入分布整体上呈现单峰、偏态的分布形态,且区域间收入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区域间的状态转移矩阵显示,收入状态的流动性较低,仅在相邻的状态之间转移,难以实现状态间跨越式转移。在经济的长期收入均衡状态中,收入分布分散于四种类型状态空间,其中,不发达地区将占主要比重,不会出现区域经济趋同现象,收入差距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潘嗥
简要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发现1998—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衢州、丽水。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单个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技术效率远高于丽水、衢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浙江省各地区的支柱产业;资本投入对地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存在着粗放投入的倾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增长 技术效率 浙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天颖 华明浩 许强 王佳
探讨了区域创新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机制,构建了区域创新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以浙江为例,分析了浙江省11个地市级城市区域创新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得到以下结论:2005—2011年,杭州位居浙江省区域创新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之首;浙江省区域创新与城市化整体耦合处于颉颃阶段,协调水平仅为中度协调耦合,较良性协调仍存在较大差距;杭州、宁波的区域创新与城市化已达到高度协调耦合水平,而舟山、衢州和丽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且其演化态势相对稳定。据此,研究提出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城市专业化功能、构建综合交通与信息网、培育中心镇与小城市等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城市化 耦合协调 空间分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