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3)
2023(16276)
2022(14116)
2021(13086)
2020(10885)
2019(25013)
2018(24561)
2017(47554)
2016(25638)
2015(28655)
2014(28594)
2013(28221)
2012(25814)
2011(23423)
2010(23233)
2009(21302)
2008(20155)
2007(17301)
2006(15236)
2005(13133)
作者
(73736)
(61713)
(60927)
(58200)
(39462)
(29591)
(27863)
(24305)
(23624)
(21650)
(20995)
(20847)
(19677)
(19304)
(19091)
(18748)
(18249)
(18009)
(17644)
(17548)
(15151)
(15093)
(14746)
(14082)
(13916)
(13658)
(13388)
(13246)
(12461)
(12044)
学科
(122246)
经济(122129)
管理(72673)
(65615)
(54352)
企业(54352)
方法(51153)
数学(44963)
数学方法(44389)
中国(29381)
地方(28678)
(26999)
(25834)
(24394)
业经(23897)
农业(18602)
环境(17933)
理论(17371)
(17187)
贸易(17177)
(17161)
(17066)
(16469)
地方经济(16451)
技术(15288)
(15075)
财务(15002)
财务管理(14971)
(14594)
(14396)
机构
大学(366271)
学院(364309)
(151409)
经济(148204)
管理(144719)
理学(126385)
理学院(124918)
研究(124706)
管理学(122545)
管理学院(121890)
中国(89333)
科学(78059)
(76894)
(64909)
(62171)
研究所(57075)
(56492)
中心(55277)
业大(54424)
财经(53293)
(51782)
(48568)
(48513)
师范(48144)
北京(48089)
经济学(46467)
(46172)
(44255)
农业(43964)
经济学院(41612)
基金
项目(257281)
科学(202779)
基金(187610)
研究(184962)
(164024)
国家(162748)
科学基金(140326)
社会(118192)
社会科(112016)
社会科学(111984)
基金项目(100038)
(99907)
自然(92088)
自然科(89963)
自然科学(89941)
自然科学基金(88288)
教育(84599)
(84086)
资助(77209)
编号(74141)
成果(58547)
重点(57581)
(56273)
(55207)
(52730)
课题(50881)
创新(49285)
科研(49244)
国家社会(48874)
教育部(48275)
期刊
(165059)
经济(165059)
研究(106774)
中国(62736)
学报(58198)
科学(54239)
管理(52829)
(49914)
(48011)
大学(44091)
学学(41865)
教育(35763)
农业(34487)
技术(32867)
经济研究(27113)
(26742)
金融(26742)
财经(26085)
业经(25277)
问题(22383)
(22349)
技术经济(18840)
图书(17620)
资源(17276)
统计(17240)
科技(17217)
(17182)
理论(16819)
现代(16318)
(16311)
共检索到522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是邻域渗透型;广州——汕头、湛江、韶关是次中心转移型;广州—其他城市是中心与边缘扩散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李小改  魏艳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在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周边城市群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与周边城市群关系的总体策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合支撑,与京津冀北城市群——互补合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合作竞争,与武汉城市群——错位共起,与关中城市群——联合合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宪锋  王波  
旧时横亘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墙、壕沟被逐渐拆除填平。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迅捷地将人们的脚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原来自成体系、偏居一偶的传统村落,无形中与周边城市发生频繁互动,在时空和距离上模糊了城乡界限,城乡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如有机生命体般生长、发育、交互依存、衍生传承的共生关系。文章从江南城乡共生关系出发,分析了江南传统村落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发展的条件,对江南城乡共生关系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茜  
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三个突破,即突破单体运营、突破地缘关系和突破合作领域。城市之间的强纽带关系使得关联性分析成为制定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依据。本文以环成都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总量、旅游、开放和第二产业四个方面,对中心城市成都与周边7个城市的关联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关联度可以把7个城市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资阳、眉山和雅安;第二层是德阳;第三层是绵阳、遂宁和乐山。结合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分层特点,环成都经济圈7个城市应优先发展关联度强的城市(如资阳、眉山、雅安),提升环区城市的能级而非层级,同步加减法促进中心城市高配,强化中心城市成都与环区城市的分工与协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萍,王积瑾,卜庆军  
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杭州制造业与苏州、宁波等周边城市制造业的比较分析,发现杭州在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产业具备比较优势,并据此对杭州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和定位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寇大伟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四种区域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等情况,决定了其内部不同行政区间以及与中央政府间具有不同的府际关系,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文章试图通过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爱珠  
东北经济区是东北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经济区的投资环境如何,关系到同东北亚五国及亚太国家(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也关系到东北经济区自身的经济腾飞。通过对该地区四种类型的开放城市及开放口岸投资环境的具体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开放城市及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引入BOT开发模式,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芳梅  
根据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共23个城市的多指标数据,应用TOPSIS评价法计算城市综合质量,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空间联系作用,绘制空间联系图直观考察城市群整体空间联系特征与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粤港澳内部城市的综合质量、联系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粤港澳网络联系呈现出由港深穗向周边梯度衰减态势,且表现出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此外,通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网络密度分析、中心度分析、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进一步验证空间联系分析所得结论。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永斌  
根据内陆地区的资源、产业和人才情况,可将以下四种类型的经济特区作为建设重点: 1.工矿型经济特区。我国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内陆。但开发技术落后,开发速度缓慢。设立这种经济特区建设矿山和发展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可以带动各行业的发展。2.农业型经济特区。主要是吸收外资发展农业,建立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3.旅游性经济特区。我国内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利用外资开发自然景观,修饰历史人文景观,有不少地区可发展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度假胜地。4.科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春芳  韩清  
本文将高铁运营视为一项"准实验",在PSM&DID的方法下,运用2006-2013年夜间灯光数据检验高铁运营对城市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集聚阴影"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高铁运营对城市经济活动存在"集聚阴影"效应,"集聚阴影"的范围为远离高铁站点车程时间距离80-260分钟。高铁运营对距离高铁站点80分钟车程以内的城市经济活动有积极影响,而对80-260分钟车程内城市经济活动有抑制影响,且随着距离的增加,其负向影响逐渐消失。此结论表明,高铁运营改变了周边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距离高铁站80分钟以内的城市经济活动是以削弱"集聚阴影"范围内的地区经济为代价而增长的。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应用夜间灯光数据检验中国高铁运营对城市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集聚阴影"效应。高铁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阴影"效应的研究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维凤  
深化北京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增强整体竞争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前,北京与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在产业、科技、房地产、旅游、生态环境和交通等领域合作,但在合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鉴于北京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区域比较优势资源和发展需求,应从经济——生态合作机制、总部经济、旅游、转化基地和农业等途径深化合作,建立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机制,周边中小城市科学功能定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雷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既有对周边城市发展带动的扩散效应,也有对其剥夺的"汲取效应"。通过对重庆市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分析,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呈抛物线形。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其距离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本文对此的解释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同时存在扩散效应和"汲取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效应衰减的速率大于"汲取效应"衰减的速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娜  薛婷婷  
从城市群发展的角度,利用现代物流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及耦合进化理论,对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借助定量的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并应用E-views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物流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郎雅娣  
本文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相关综述,阐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基本理论。通过原西城区和原宣武区1981-2009年间历年的人均GDP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对两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分析。选取适合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并实证研究原西城宣武两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特征以及外部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以两区合并后实际情况,提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红  陈钱敏  
面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厦门的人力资源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具有很多不足。在人力资源方面,人才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人才总量不够,人才分布呈行业性与岗位性差异,外来人口总体素质偏低,中高级技工短缺;在高职教育方面,区域性适用专业设置偏少,各校间专业设置缺乏有效协调,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低。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厦门应准确定位高职教育,提升其办学层次;实现民办高职与公办高职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