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8)
2023(10689)
2022(9112)
2021(8152)
2020(7078)
2019(15969)
2018(15586)
2017(30259)
2016(16514)
2015(18655)
2014(18993)
2013(19189)
2012(18296)
2011(16999)
2010(17232)
2009(16184)
2008(16156)
2007(14682)
2006(12875)
2005(11789)
作者
(51658)
(43650)
(43385)
(41529)
(27812)
(20886)
(19981)
(17036)
(16247)
(15409)
(15068)
(14523)
(14025)
(13976)
(13745)
(13505)
(13175)
(12897)
(12629)
(12365)
(10876)
(10810)
(10493)
(9943)
(9896)
(9714)
(9640)
(9467)
(8960)
(8673)
学科
(93272)
经济(93201)
管理(46773)
(41495)
方法(36041)
(32625)
企业(32625)
数学(32018)
数学方法(31752)
地方(22661)
中国(20202)
(19530)
(19452)
(17656)
业经(16224)
地方经济(14887)
(13821)
农业(13347)
(13277)
环境(13172)
(12642)
贸易(12638)
(12149)
(11971)
金融(11969)
(11437)
银行(11412)
(10920)
资源(10896)
理论(10784)
机构
大学(255907)
学院(254797)
(114477)
经济(112136)
管理(93673)
研究(93032)
理学(80329)
理学院(79309)
管理学(77939)
管理学院(77441)
中国(69165)
科学(58093)
(54173)
(49588)
(49265)
(45230)
研究所(44885)
中心(41654)
财经(39894)
(38930)
业大(37906)
经济学(36743)
(36066)
农业(35765)
北京(34114)
(33778)
师范(33453)
经济学院(32931)
(32600)
(30747)
基金
项目(166364)
科学(130500)
基金(121002)
研究(118474)
(106727)
国家(105910)
科学基金(89174)
社会(76514)
社会科(72576)
社会科学(72553)
(64639)
基金项目(63847)
自然(57150)
自然科(55657)
自然科学(55634)
(54704)
自然科学基金(54664)
教育(53383)
资助(49925)
编号(46885)
成果(38387)
重点(38325)
(37862)
(37097)
(33561)
课题(32506)
国家社会(32364)
科研(31916)
创新(31601)
教育部(31259)
期刊
(130445)
经济(130445)
研究(75056)
中国(48373)
学报(42756)
(40000)
(38718)
科学(38457)
管理(33022)
大学(30852)
学学(29185)
农业(26831)
(22293)
金融(22293)
经济研究(21792)
技术(21359)
教育(21339)
财经(20859)
业经(18684)
(18087)
问题(17152)
技术经济(14616)
(14404)
资源(14041)
统计(13765)
(12912)
(12204)
(11982)
图书(11852)
商业(11847)
共检索到381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雷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形成一个国家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优质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分布更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特点及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从内涵性质量展示的独特视角界定了优质教育资源概念及其构成,以1999-2008年的区域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GDP、高等院校、专任教师、本专科招生等五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在三大区域配置及经济发展相关性;最终选取国家级重点高校、985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菲菲  刘刚  沈镭  
以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水、耕地、森林、能源、矿产等五种资源,验证了1978-2004年中国不同种类资源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①资源诅咒原理在中国内部区域之间仍然成立,除水资源外,耕地、能源、矿产和森林等四种资源的丰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呈现负相关关系,其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耕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②遭遇"资源诅咒"的省处于"资源丰度—经济发展"坐标系第IV象限,并绝大多数都位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③各省人均GDP与综合资源丰度的对数成反比,我国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相反的变化趋势;④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往往是通过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中  刘杰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性产业,研究商贸流通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相关性,厘清两者内在联系,针对性地对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意义重大。本文从影响机制与影响路径两方面分析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模型,并选择京津冀区域作为实证对象,经过验证得出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韦海鸣  
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directinvest ,简称FDI)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FDI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区域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发展 ,又进一步加深了FDI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中西部地区只有通过制度创新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FDI ,进而以FDI带动制度变迁 ,才能摆脱制度变迁滞后与FDI流失的困境 ,实现制度变迁与FDI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军  魏安喜  
以197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借助空间全局Moran’sⅠ、局部LISA和B-N分解模型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特征演变、根源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主要来源于确定性趋势;整体上,加强区域之间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的流动,增加财政支出,同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努力缩小各地区对外开放落差与贫富差距,均能有效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合理运用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尤其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布局,能事半功倍地促进整个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擎  刘军  金致雯  
以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界定为切入点,借鉴美联储商业银行风险"CAMELS"评级方法,通过指标体系和权重重建,收集2008~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数据样本,进行区域性风险的时间序列量化测度和比较分析,探索总结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特征、区域差异及发展趋势。同时,采用要素、制度、关系三维结构分析方法,测量分类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及演变。利用方差分析(ANOVA)、混合OLS估计、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地方经济模式相互影响的传递过程以及贡献程度,找出规律性趋势和特征,为定量评估我国区域金融的风险状态与差异提供理论基础,提供协调经济增长与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关系理论建议和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淑兰  杨孝安  
流通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效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具有相关性,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发展的关系。本文将重点探讨经济学视域下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首先分析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其有关理论实施分析,选取相关指标开展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生产流通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好地发挥流通产业作用,最后给各地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与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大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东中西经济协调发展,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非但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造成这种差距持续、加速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就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呈强正相关性。从而证实了有些学者所提出的“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本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的论断。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梓光  
文章首次使用待处理资产作为反映银行不良贷款的指标,并以信达公开的形成于1990-2005年间的各省区约65278项不良资产为数据样本,对区域经济影响下的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其不良贷款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相关性越显著,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区域不良贷款形成的方向及其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对银行股作投资分析时应充分重视银行贷款的区域分布并注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影响差别。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新安  
通过构建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内生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引资所面临的路径依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鸣  
文章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呈现出东、中、西三个梯度。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落后以及投入比例较小则严重制约了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宝友  肖文  朱卫平  
矿产资源对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在分析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构建我国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各指标的计量方法。然后,运用多指标输入/输出复杂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并收集2000—2009年数据对我国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估,揭示其变化规律。最后,用我国区域2000—2009年的"矿产资源竞争力"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代表其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验证矿产的"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区域间是否成立。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王雅洁  
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北省1978~2006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文梅  张广来  孔凡斌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由资源禀赋、产业状况、市场状况、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成本和制度条件6个一级指标下的12项投入产出指标构成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2004-2013年中部六省各个省份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矿产资源竞争力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呈波动变化至持续上升,再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部六省。同时,矿产资源竞争力水平近10年来由大到小排名为: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和山西省。最后,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中部六省矿产"资源诅咒"假说不成立,矿产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呈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矿产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