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8)
2023(11057)
2022(9359)
2021(8521)
2020(6797)
2019(15435)
2018(15266)
2017(28614)
2016(15466)
2015(17276)
2014(17163)
2013(17325)
2012(16819)
2011(15527)
2010(15794)
2009(14453)
2008(13972)
2007(12322)
2006(11452)
2005(10763)
作者
(46682)
(39157)
(38846)
(36761)
(25408)
(18964)
(17670)
(15326)
(15140)
(14223)
(13703)
(13455)
(13077)
(12721)
(12268)
(12252)
(11511)
(11453)
(11433)
(11296)
(10270)
(9840)
(9512)
(9378)
(8941)
(8887)
(8712)
(8547)
(8077)
(7832)
学科
(87546)
经济(87480)
管理(35128)
(32192)
地方(30981)
中国(24257)
方法(23301)
(21907)
(21872)
企业(21872)
数学(20338)
数学方法(20169)
业经(17689)
(17563)
地方经济(17467)
农业(15568)
环境(13388)
(12850)
金融(12848)
(12814)
(12402)
(11767)
(11582)
贸易(11569)
(11561)
银行(11540)
(11321)
(10940)
(10556)
产业(9592)
机构
学院(222244)
大学(219268)
(97991)
经济(95902)
研究(90100)
管理(76124)
中国(67459)
理学(63176)
理学院(62225)
管理学(61147)
管理学院(60705)
科学(55453)
(49566)
(47311)
研究所(42744)
(42119)
(40872)
(40295)
中心(40102)
(33446)
师范(33093)
(32749)
业大(32390)
财经(31993)
农业(31613)
北京(31601)
(31333)
(30555)
经济学(30282)
(28581)
基金
项目(143369)
科学(111178)
研究(105544)
基金(99707)
(87893)
国家(87107)
科学基金(72548)
社会(66770)
社会科(63108)
社会科学(63090)
(58652)
基金项目(52831)
(48945)
教育(46249)
自然(44935)
自然科(43742)
自然科学(43730)
自然科学基金(42881)
编号(42471)
资助(40031)
(38930)
成果(34690)
重点(33576)
课题(31847)
发展(31288)
(30787)
(30099)
(29186)
创新(27482)
国家社会(27239)
期刊
(128394)
经济(128394)
研究(74292)
中国(54030)
(38382)
学报(35147)
科学(32893)
(30790)
管理(29766)
农业(26167)
教育(25480)
大学(25478)
(24501)
金融(24501)
学学(23904)
经济研究(20639)
技术(20605)
业经(20099)
问题(16422)
财经(16181)
(14293)
资源(14179)
(14133)
技术经济(12069)
(12010)
世界(11663)
(11259)
国际(10974)
现代(10704)
图书(10679)
共检索到36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健  陈逸  濮励杰  黄飞鸿  张继军  顾圣亮  
首先简介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并在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及具体划分方面,提出自己见解。通过计算1984—2004年间,我国西部地区广西崇左市、中部地区安徽滁州市、东部地区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及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实际,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相应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书成  濮励杰  孟爱云  
以新兴边贸城市崇左市为研究对象,采用Theil系数法和量图分析法分析了1985年以来崇左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演变及空间差异现状。通过研究发现:(1)1985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变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1985~1992年为差异逐渐增加且增加速度逐渐加快的阶段;1993~1997年为差异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有所降低的阶段;1998~2000为差异程度相对稳定阶段;但到2001年出现急剧增加达到整个研究期县域差异程度最大值后进入逐步降低阶段。(2)可以将崇左市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成3种类型。江州区、凭祥市和扶绥县属于先进类型,龙州县为中等类型,大新、天等和宁明县属于落后类型。最后根据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龙勤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有效载体,更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工业化、规模化的重要举措,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从税收的角度出发,以广西崇左市城市工业区为例,试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龙勤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有效载体,更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工业化、规模化的重要举措,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从税收的角度出发,以广西崇左市城市工业区为例,试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农淑英  韦永恒  
在分析崇左市文化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崇左市文化旅游要抓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挖掘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构筑壮民族文化旅游形象、重点发展边关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的开发建设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艳  刘传龙  
城市边缘区处于城乡之间,区域内的廊道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基于这个主题,以滁州市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廊道的形态,探讨了廊道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廊道的形成因素,指出了廊道连通作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廊道的三种规划与发展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多节点沿轴线分布模式和有机生长模式。欲使城市边缘区廊道成为连接城市建成区与乡村的桥梁,让城市融入广阔的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常州  丁登山  邬震  
本文应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在简要介绍该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南通市的1995~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生态足迹的供需平衡状况分析,阐述了南通市生态足迹的三个阶段,并计算出三个产业的生态足迹占用比例。结果表明:南通市1995~2002年间人均生态赤字逐年上升;第二产业生态足迹占用最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尚林  刘兵  
本文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背景,对安徽对接“长三角”,实施“东向战略”过程中滁州市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分析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榕招  李柏敏  
通过对水口口岸物流预测指标数据的选取,开展了以水口口岸为例的口岸物流需求预测分析工作,以进出口货运量为指标数据建立基于灰色预测的GM(1,1)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并预测2018至2020年水口口岸的进出口货运量,模型预测数据显示水口口岸物流需求在未来几年呈增长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绍英  
广西崇左被誉为"中国糖都",蔗糖产量占广西蔗糖总产量的1/3、全国蔗糖总产量的1/6。由于糖价连续3年下跌,2014/2015榨季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遭遇"滑铁卢",对崇左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针对崇左市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从生产方式、价格机制、生产组织形式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具体对策,以推动崇左市蔗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2014/2015榨季崇左市蔗糖产业的基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记红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关心的热点,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增加经济对就业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指标,从总量上和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上对南通市的经济增长和从业人员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点、动力源、新渠道、新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中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决定了课程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找准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机制,并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实现专业拓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佰林  杨庆媛  鲁春阳  孙丕苓  宗会明  
运用重庆市40区县1998—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将重庆市在空间上划分为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Ⅰ)、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Ⅲ)三大经济发展阶段区域,探讨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要素逐渐扩散,多数区县进入Ⅱ区域,Ⅲ区域逐渐缩小至渝东边远地区;②工业化由Ⅲ阶段向Ⅱ阶段演变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强烈,当工业化进入Ⅰ阶段时,土地利用变化趋于缓和。土地产出率在Ⅱ阶段增长最快。区域土地产出率的演变规律与其土地利用变化相吻合,具有随工业化进程呈"倒U型"演变的特点。③承载性功能土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高于生产性功能土地,且伴随经济的发展,贡献的差距逐渐拉大。研究认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使各类土地供给与区域所承载的经济要素相适应,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的主体功能对土地供给的合理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