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68)
2023(19737)
2022(16586)
2021(15529)
2020(12804)
2019(29084)
2018(28851)
2017(54558)
2016(29789)
2015(33473)
2014(33374)
2013(32736)
2012(30112)
2011(27551)
2010(27657)
2009(25699)
2008(24940)
2007(22141)
2006(19843)
2005(17981)
作者
(86192)
(71435)
(70843)
(67699)
(45615)
(33974)
(32241)
(27978)
(27158)
(25537)
(24295)
(24031)
(22956)
(22815)
(22247)
(22075)
(21235)
(20703)
(20668)
(20331)
(18039)
(17567)
(17406)
(16331)
(16096)
(15925)
(15816)
(15548)
(14378)
(14122)
学科
(133521)
经济(133380)
管理(84134)
(76919)
(63777)
企业(63777)
方法(51431)
数学(43779)
数学方法(43293)
中国(37493)
(33630)
地方(29661)
业经(29309)
(28736)
(28630)
(24940)
(23544)
贸易(23528)
(22808)
农业(22060)
理论(20884)
(20206)
银行(20159)
(19830)
(19677)
金融(19668)
环境(19539)
(19413)
(18817)
(17537)
机构
大学(426240)
学院(423774)
(177751)
经济(174058)
管理(161416)
研究(153106)
理学(138362)
理学院(136729)
管理学(134360)
管理学院(133567)
中国(114930)
(92543)
科学(92188)
(79854)
(77604)
研究所(70444)
(67548)
中心(67236)
财经(63531)
(62907)
业大(59876)
北京(59118)
(58069)
(57714)
师范(57534)
(55558)
经济学(54401)
农业(52669)
(50530)
经济学院(48649)
基金
项目(282207)
科学(222140)
研究(208504)
基金(204649)
(178743)
国家(177295)
科学基金(151036)
社会(132490)
社会科(125408)
社会科学(125373)
(108238)
基金项目(106807)
自然(95885)
教育(95703)
自然科(93640)
自然科学(93617)
(91925)
自然科学基金(91915)
编号(84631)
资助(84313)
成果(70473)
重点(63933)
(62533)
(61388)
课题(59641)
(57912)
国家社会(55091)
创新(54124)
教育部(53680)
科研(53240)
期刊
(203930)
经济(203930)
研究(132044)
中国(86845)
学报(66939)
管理(62744)
(62734)
科学(62515)
(59716)
教育(51135)
大学(50761)
学学(47328)
农业(43170)
(38303)
金融(38303)
技术(37004)
经济研究(33846)
财经(31853)
业经(31380)
(27513)
问题(26245)
(23217)
图书(22746)
(22300)
技术经济(21027)
世界(20502)
国际(20052)
(19377)
科技(19252)
现代(19192)
共检索到647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荣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区域间资源相互整合,形成有机整体,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促进了世界各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经济体系调整。目前,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世界经济格局面临再次重新洗牌的时候,拥有极大的机会。我国要在这轮经济改革中取得胜利,首先还是得练好内功,优化创新机制配置优势资源,形成战略联盟,构建区域新经济体系竞争优势,积极促进我国各级政府深化改革以适应区域化发展新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回顾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过程,地方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发展战略内容日益多维,市场力量逐渐主导运行机制,具有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还存在制度创新让位于政策优惠、区域发展战略碎片化严重、发展战略对解决区域非协调发展因素不力、区域发展战略过于追求效率目标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经验,应从国家层面规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将公平协调作为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环境,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实施合力,加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研究着眼于  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  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  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匡增杰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进一步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采取多维灵活的FTA战略,积极稳妥渐进地开展自由贸易区工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合作网络,在地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勇  胡渊  
本文介绍亚太地区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并系统总结了亚太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分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需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志彬  陈锐  
西江是南中国一条资源密集的"金腰带",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西南的黄金水道。本文提出了构建西江经济产业带的初步设想,并对流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实现西江流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建立西江流域管理局、建立西江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水银行和推行虚拟水贸易战略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例如在欧洲和北美区域,通过经济一体化达到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而且,这两个区域在其内部实现的贸易额已超过了它们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总量;更重要的是,在区域集团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已经有超过40%的份额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协定(RIA)实现的。由此可见,区域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国际市场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已非单个的贸易伙伴国,而是那些以区域联盟形式出现的群体国家。因此,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应当正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梦骐  萨秋荣  
亚太地区是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最具复杂性、包容性增长迅猛的地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随着全球及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基于解析亚太格局变迁下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特征,探讨其进程中的驱动演化,以及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趋势,并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全球经济区域化出现空前活跃,高标准、广覆盖的广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特别是美国主导的TPP、TTIP试图重新塑造世界经济新规则,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面对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以及区域集团竞争的挑战,中国应该调整立场和策略,制定一个清晰的FTA战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毅  于阳  
世界经济正走向一体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在WTO体系下,中国如何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正面临着如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挑战。 一、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外贸格局的方向 我国外贸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8%,1997年的2.9%,上升到2002年的5.1%,出口额达3256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7.1%,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