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4)
- 2023(18470)
- 2022(15162)
- 2021(13830)
- 2020(11600)
- 2019(25733)
- 2018(25311)
- 2017(47937)
- 2016(25627)
- 2015(28670)
- 2014(28474)
- 2013(28133)
- 2012(25823)
- 2011(23280)
- 2010(23590)
- 2009(22475)
- 2008(22190)
- 2007(19945)
- 2006(18119)
- 2005(16924)
- 学科
- 济(133265)
- 经济(133130)
- 业(93907)
- 管理(85971)
- 企(84076)
- 企业(84076)
- 方法(48071)
- 数学(38292)
- 数学方法(38007)
- 业经(36659)
- 中国(34961)
- 农(33788)
- 财(33695)
- 地方(29061)
- 制(24035)
- 农业(23703)
- 务(22762)
- 财务(22719)
- 财务管理(22698)
- 学(21855)
- 企业财务(21536)
- 技术(21466)
- 贸(21323)
- 贸易(21307)
- 易(20666)
- 理论(19954)
- 和(19921)
- 体(19830)
- 策(19327)
- 划(18954)
- 机构
- 学院(376768)
- 大学(371558)
- 济(172805)
- 经济(169860)
- 管理(144679)
- 研究(131951)
- 理学(123070)
- 理学院(121797)
- 管理学(120044)
- 管理学院(119335)
- 中国(103752)
- 京(78890)
- 财(78695)
- 科学(74779)
- 所(66297)
- 财经(61772)
- 研究所(59394)
- 中心(58132)
- 江(57886)
- 农(57839)
- 经(55980)
- 经济学(54060)
- 北京(50050)
- 业大(49236)
- 经济学院(48447)
- 院(47573)
- 范(46486)
- 师范(46053)
- 州(45618)
- 财经大学(45297)
- 基金
- 项目(239217)
- 科学(191558)
- 研究(179109)
- 基金(175854)
- 家(151647)
- 国家(150378)
- 科学基金(130571)
- 社会(118658)
- 社会科(112685)
- 社会科学(112660)
- 省(93144)
- 基金项目(91304)
- 自然(80412)
- 教育(80340)
- 自然科(78607)
- 自然科学(78587)
- 自然科学基金(77233)
- 划(76677)
- 资助(71530)
- 编号(70876)
- 成果(57261)
- 发(54208)
- 重点(54039)
- 部(53188)
- 创(52065)
- 国家社会(50336)
- 课题(49564)
- 创新(48062)
- 教育部(46225)
- 业(45686)
- 期刊
- 济(205267)
- 经济(205267)
- 研究(118797)
- 中国(76789)
- 财(63920)
- 管理(61620)
- 农(54530)
- 科学(51636)
- 学报(51106)
- 大学(40039)
- 学学(37877)
- 融(37343)
- 金融(37343)
- 农业(37290)
- 教育(35808)
- 技术(35264)
- 经济研究(34220)
- 业经(32731)
- 财经(32624)
- 经(28508)
- 问题(26566)
- 贸(23160)
- 技术经济(22410)
- 业(22329)
- 世界(21381)
- 国际(21072)
- 统计(18714)
- 现代(18510)
- 商业(18119)
- 策(17545)
共检索到58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志雄 陈茂直 姚斯杰
在分析以往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存在的问题以及东盟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以产业选择基准为前提,认为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注重以下几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比较优势产业;产业内贸易量大、国内连锁效应强、产品供求链长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并且加大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盟 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伍晓光 孙文莉
现代跨国公司整合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跨国公司的生产战略已成为沿着产品价值链进行所有权最优配置的过程。文章以美国、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行为为引申,借用Antras和Helpman异质跨国公司生产决策模型,在Maggie、Antras和Foley的北国与东-南型自贸区框架中引入"外包"行为,结合不完全契约和Montout和Zitouna提出的驱逐效应,在同一框架下,兼顾投资创造与转移、贸易创造与转移,在三国可变成本的四种差异水平下,从异质企业的微观视角,讨论跨国公司最优生产模式和区位决策。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协定 异质企业 内生企业边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欣广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成员国的自愿性大大超过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安排更多的经济合作内容;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促进成员国之间开展“产业内投资”。中国—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体现在:经济资源配置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贸易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中国市场拓展有利于东盟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下的产业转移给中国与东盟都带来发展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金融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立广
战后已经出现过两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跨国公司在区域一体化影响下投资战略调整的理论分析和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的实证考察,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导致产生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转移效应,对我国引进国际资本、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外国直接投资提出严重的挑战。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动向及对国际投资影响的研究,对于进行引进外资的科学决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项松林
本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上,借助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外商直接投资影响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模型,并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两国间投资联系越紧密,组成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但周边国家的投资行为能否促进本国和其它国家组成一体化,还取决于国家间经济实力,且实力差距越小,结成一体化的意愿越大,反之相反。使用OECD样本数据库进行实证检验后,上述影响效应确实存在,但国家间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地理距离等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不完全相同,说明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依然复杂。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丙奇 李玉举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两次浪潮、五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是第五个阶段的亮点。虽然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短期内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组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外贸战略 市场多元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恒 杨永春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民营企业投资视角的相关研究罕见。论文运用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2013—2021年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的演化过程,研究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尝试进行机制探讨。结果表明:(1)兰西城市群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但民营企业投资网络仍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双核分离”结构,青海省部分一体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群内不同产业的企业投资网络存在较大差异;(2)民营企业投资网络“双核分离”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到当前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影响,省会城市仍以极化作用为主,导致企业跨省投资联系极弱;(3)行政区经济与制度厚度分别通过外部环境与内部决策对民营企业跨省投资施加阻滞作用。根据上述结论,从兰西城市群较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推动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省际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杰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一体化指标体系,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盟经济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以东盟内部相互投资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区域的生产技术、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差异性会导致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不同,尤其是产业内分工机制对东盟经济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东盟国家应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区域内贸易自由化,通过重塑产业链分工体系,提升区域经济互补性,进一步推进东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东盟经济一体化 外商直接投资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江
本文建立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以欧盟作为案例,分别对美、日跨国公司在1975、1977~1984,1985~1996两时期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配及动机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论证,得出了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同特征等是美、日FD I区位分配和动机发生相似变化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 投资动机 投资分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光华 周明军
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带动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也导致了产业同构现象的产生。本文从区域一体化、城市聚集效应、生产要素流动和地方政府博弈合作等层面,深入研究了产业同构产生机理,并选择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值双指标,测度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城市产业同构现状与趋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趋势,但部分城市产业同构也表现出不均衡的情况,应从促进资源要素共享、提升地方政府间合作水平及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等方面加以修正和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治国 卢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传统行政区划的壁垒与之形成了矛盾。要解决当前区域法治环境的问题,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完善立法、设置机构和搭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举措构建立体化的区域法治体系。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区域法治 法治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秀燕
文章分析东盟1996—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而东盟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其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本研究通过对1996—2007年东盟各成员国FDI流入量、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由哪些因素造成这种情况。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投资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持续深化所面临的障碍,着重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继宏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如期建成。在CAFTA的背景下,东盟市场进一步向中国企业开放,投资壁垒逐渐消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投资东盟视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步骤。然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投资环境相对复杂,中国企业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