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1)
- 2023(17920)
- 2022(15006)
- 2021(13799)
- 2020(11557)
- 2019(26134)
- 2018(25856)
- 2017(49464)
- 2016(26974)
- 2015(30271)
- 2014(30524)
- 2013(29845)
- 2012(27531)
- 2011(24894)
- 2010(25025)
- 2009(23141)
- 2008(22507)
- 2007(19963)
- 2006(17774)
- 2005(16022)
- 学科
- 济(122872)
- 经济(122732)
- 管理(77888)
- 业(69462)
- 企(58046)
- 企业(58046)
- 方法(46608)
- 数学(39307)
- 数学方法(38846)
- 中国(31912)
- 农(29760)
- 学(29722)
- 地方(28213)
- 财(27002)
- 业经(26806)
- 制(21314)
- 理论(20083)
- 农业(19896)
- 和(18390)
- 贸(18004)
- 贸易(17987)
- 环境(17753)
- 融(17529)
- 金融(17520)
- 易(17333)
- 银(17214)
- 银行(17152)
- 体(16713)
- 行(16414)
- 地方经济(16334)
- 机构
- 大学(389697)
- 学院(385773)
- 济(157491)
- 经济(154081)
- 管理(147969)
- 研究(136444)
- 理学(127097)
- 理学院(125611)
- 管理学(123362)
- 管理学院(122654)
- 中国(100366)
- 科学(84310)
- 京(83956)
- 财(71884)
- 所(69414)
- 农(63230)
- 研究所(63077)
- 中心(60474)
- 江(57969)
- 财经(57090)
- 业大(56859)
- 范(53352)
- 北京(53149)
- 师范(52782)
- 经(51765)
- 院(49477)
- 农业(49429)
- 经济学(48041)
- 州(46453)
- 经济学院(42859)
- 基金
- 项目(260418)
- 科学(204455)
- 研究(191158)
- 基金(187941)
- 家(164378)
- 国家(163034)
- 科学基金(139028)
- 社会(120519)
- 社会科(114015)
- 社会科学(113986)
- 省(101522)
- 基金项目(98773)
- 自然(89279)
- 教育(87529)
- 自然科(87156)
- 自然科学(87134)
- 划(85555)
- 自然科学基金(85541)
- 编号(77629)
- 资助(76655)
- 成果(64397)
- 重点(58842)
- 部(56952)
- 发(56352)
- 课题(54212)
- 创(53510)
- 创新(49931)
- 国家社会(49753)
- 科研(49242)
- 教育部(48715)
- 期刊
- 济(180672)
- 经济(180672)
- 研究(118912)
- 中国(77516)
- 学报(64004)
- 农(57854)
- 科学(57691)
- 管理(56226)
- 财(55187)
- 大学(47929)
- 教育(46814)
- 学学(44691)
- 农业(39392)
- 技术(33606)
- 融(33022)
- 金融(33022)
- 经济研究(29271)
- 财经(28552)
- 业经(28000)
- 经(24605)
- 问题(23434)
- 图书(21337)
- 业(20266)
- 技术经济(19265)
- 版(18307)
- 科技(18105)
- 理论(17952)
- 现代(17303)
- 贸(16869)
- 商业(16557)
共检索到582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亮 董怡
文章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态比较这一领域中。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用中间性组织的竞合关系演变以及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概念分析了选择不同组织形态的原因。指出深层次一体化组织以合作为主,虽然事后交易成本小,但是事前交易成本过高。随后结合中国选择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态的目标和现实约束建议中国从组建浅层次、双边的、灵活的一体化组织入手,坚持制度化、封闭型的原则,尽快实施一体化战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交易成本经济学 形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区域经济一体体化出现了一些重要发展趋势。松散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只能获得静态利益 ,而紧密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既能得到静态利益 ,又能获得较大的动态利益。我国应从维护和增强自身利益出发 ,争取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加快与经济一体化的融合 ,以求经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态利益 静态利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屈子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也就是倡导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达到产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一体化旨在解决区域经济对峙的局面,通过大幅度削减内生交易费用,来提高分工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信息不对称是分工专业化利益的来源,同时也是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融合,采用公平的游戏规则,与信息化正相关,与交易费用负相关。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信息不对称 内生交易费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盟 APEC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家栋 杨坚 信玉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从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各自的前途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体制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 发达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该一体化组织自1958年1月1日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乐咏 李瑞琴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是否有利于推动多边自由贸易的实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先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然后再进行区域经济组织的自由贸易合作,从而最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能够比“一味地”等待世界所有国家同时实现贸易的自由化给各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的现期净收益。因此,相比WTO所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它将为世界自由贸易的实现做阶段性准备。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加强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监督和协调,以引导它向更有利于提高世界福利和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
一体化程度 一体化指数 经济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春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到了9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举步维艰,各经济体纷纷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依靠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取得贸易和经济增长收益,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各地区蓬勃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由张彬教授主笔,于2010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研究》一书,着重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比较、制度和模式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通 翁林宇 孙铁山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县经济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结果表明:(1)从空间溢出视角看,五年来各区县本地投资、劳动力、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存在负面空间影响,从而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地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正面影响。(2)根据空间影响范围测算结果,京津冀六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都超出城市的行政边界,但不足以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实际上由若干次级经济区域组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伟 王东峰 刘澄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与必然结果。文章通过对关税同盟理论的福利效应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研究以及对区域贸易组织边界条件的福利效应分析,提出了用福利经济学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视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欣红
最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关系。传统理论预期优惠贸易协定的成立将根据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区位和专业化模式,融合了新贸易理论和传统区位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区位。实证分析研究得最多的是欧盟,对南南型合作组织的研究仍然较少。由于采用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法差别很大以及国家经济千差万别,实证分析的结论有些与理论预期一致,也有与理论大相径庭,甚至矛盾的案例。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区位 新经济地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