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4)
- 2023(16026)
- 2022(13203)
- 2021(11665)
- 2020(10120)
- 2019(22828)
- 2018(22580)
- 2017(42814)
- 2016(23544)
- 2015(26753)
- 2014(27090)
- 2013(26622)
- 2012(24839)
- 2011(22711)
- 2010(23060)
- 2009(21885)
- 2008(21544)
- 2007(19833)
- 2006(17777)
- 2005(16486)
- 学科
- 济(113892)
- 经济(113764)
- 管理(69107)
- 业(60832)
- 企(49383)
- 企业(49383)
- 方法(40721)
- 数学(35251)
- 数学方法(34871)
- 中国(29949)
- 农(28174)
- 地方(26570)
- 财(26214)
- 学(24046)
- 业经(23969)
- 制(23640)
- 农业(18447)
- 体(17579)
- 银(17196)
- 银行(17155)
- 融(17050)
- 金融(17042)
- 贸(16753)
- 贸易(16745)
- 行(16427)
- 环境(16312)
- 易(16143)
- 理论(15893)
- 地方经济(15777)
- 和(15707)
- 机构
- 大学(347731)
- 学院(346293)
- 济(148759)
- 经济(145577)
- 管理(125589)
- 研究(124784)
- 理学(106470)
- 理学院(105199)
- 管理学(103206)
- 管理学院(102563)
- 中国(94873)
- 科学(75486)
- 京(74623)
- 财(70240)
- 所(64687)
- 农(59936)
- 研究所(58245)
- 中心(56404)
- 江(55351)
- 财经(54448)
- 业大(50317)
- 经(49035)
- 北京(47271)
- 经济学(47037)
- 农业(46901)
- 范(46266)
- 师范(45774)
- 院(44770)
- 州(43107)
- 经济学院(42003)
- 基金
- 项目(222660)
- 科学(174470)
- 研究(163241)
- 基金(160127)
- 家(140054)
- 国家(138922)
- 科学基金(117473)
- 社会(104255)
- 社会科(98667)
- 社会科学(98640)
- 省(87619)
- 基金项目(83728)
- 教育(74978)
- 划(73553)
- 自然(73458)
- 自然科(71710)
- 自然科学(71688)
- 自然科学基金(70382)
- 编号(66119)
- 资助(65027)
- 成果(55609)
- 重点(51336)
- 发(49510)
- 部(49117)
- 课题(47324)
- 创(45438)
- 国家社会(43669)
- 制(43123)
- 创新(42733)
- 科研(42103)
- 期刊
- 济(175969)
- 经济(175969)
- 研究(107623)
- 中国(75576)
- 财(56403)
- 学报(56384)
- 农(55639)
- 科学(50637)
- 管理(48230)
- 大学(42598)
- 学学(40022)
- 教育(38727)
- 农业(36693)
- 融(33963)
- 金融(33963)
- 技术(31291)
- 经济研究(28596)
- 财经(28332)
- 业经(26521)
- 经(24490)
- 问题(22964)
- 业(19542)
- 技术经济(18183)
- 贸(17954)
- 版(17232)
- 统计(17177)
- 世界(15975)
- 理论(15766)
- 策(15545)
- 国际(15535)
共检索到54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澄 王东峰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与必然结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理论,然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提出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的新视角。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烽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均是因市场制度内在缺陷而引致的制度变迁过 程。所不同的是制度变迁的方式,前者是由区域体内各国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的强制性变迁,而 后者主要是由各市场主体出于趋利动机自发推动的诱致性变迁;并由此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迥 异的制度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伟 王东峰 刘澄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与必然结果。文章通过对关税同盟理论的福利效应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研究以及对区域贸易组织边界条件的福利效应分析,提出了用福利经济学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新视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 ,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为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纵观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知 :经济一体化是在制度创新的条件下逐渐发展的。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论述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必须的制度安排 ,即从宏观 (国家 )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 ;中观 (行业 )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 ;微观 (企业 )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经济一体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筱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表现在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跨区域的公共事务管理及区域基础设施的供给等方面。制度因素是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及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等,而制度变迁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一体化 制度变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勇
当前,在我国一体化市场制度的构建中,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变迁的“中间抵制”力量。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寻突破地方政府“中间抵制”的可行途径,并对实现我国经济运行模式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提出作者的见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区域经济一体体化出现了一些重要发展趋势。松散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只能获得静态利益 ,而紧密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既能得到静态利益 ,又能获得较大的动态利益。我国应从维护和增强自身利益出发 ,争取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加快与经济一体化的融合 ,以求经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态利益 静态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澄 王东峰 刘志伟
欧盟是迄今为止运行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元的出现以及成功运行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货币一体化的更高层次。作者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蒙代尔教授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并提出了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观点,然后探讨了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的问题,最后用 GG-LL模型分析了区域内各经济体与最优货币区的关系,从而最终建立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的新视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洪梅 刘力臻
当前,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已相对滞后的东北地区而言,要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重振雄风,必须进行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路径。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日可待的。
关键词:
东北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行性分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晓慧 张新欣
随着中国加入APEC,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重要舞台。但是目前我国的税收环境还不尽完善,不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对中国经济形成的挑战。因此,找出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改革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一体化 税收环境 税收制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乐咏 李瑞琴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是否有利于推动多边自由贸易的实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先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然后再进行区域经济组织的自由贸易合作,从而最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能够比“一味地”等待世界所有国家同时实现贸易的自由化给各利益主体带来更大的现期净收益。因此,相比WTO所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它将为世界自由贸易的实现做阶段性准备。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加强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监督和协调,以引导它向更有利于提高世界福利和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雨 张京祥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带来了研究焦点从"物与结构"向"制度"转变,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距离"概念引入区域空间经济研究中,认为由于地方之间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距离",为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测度方法。文章揭示了区域空间发展中制度距离的作用机制,初步构建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分析解释框架,基于制度距离与空间距离建立了二维分析象限,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空间效应表征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