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4.109.11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3)
2023(14765)
2022(12083)
2021(10553)
2020(8922)
2019(19980)
2018(19565)
2017(37489)
2016(20178)
2015(22905)
2014(23054)
2013(22814)
2012(21582)
2011(20003)
2010(20123)
2009(18769)
2008(18367)
2007(16627)
2006(15187)
2005(14003)
作者
(61977)
(51882)
(51566)
(49254)
(33197)
(24587)
(23472)
(20196)
(19937)
(18715)
(17848)
(17422)
(16976)
(16771)
(16475)
(16264)
(15436)
(15074)
(14851)
(14708)
(13304)
(12954)
(12924)
(12128)
(11837)
(11545)
(11498)
(11161)
(10718)
(10283)
学科
(112687)
经济(112572)
管理(56409)
(51046)
方法(41648)
(41446)
企业(41446)
数学(35724)
数学方法(35400)
中国(28259)
地方(27074)
(24316)
(23414)
业经(23212)
(21117)
(17961)
地方经济(16905)
农业(16766)
理论(16348)
(15921)
金融(15913)
产业(15359)
(14723)
(14668)
银行(14624)
环境(14223)
(14165)
贸易(14156)
(14131)
(14107)
机构
大学(308283)
学院(304434)
(136525)
经济(133908)
研究(113862)
管理(111349)
理学(95305)
理学院(94184)
管理学(92476)
管理学院(91922)
中国(84575)
科学(67628)
(66385)
(61923)
(58479)
研究所(52802)
(51869)
中心(49731)
财经(48587)
(47757)
经济学(44109)
(44050)
业大(43388)
北京(42225)
(41137)
(41135)
师范(40635)
农业(40577)
经济学院(39408)
(37319)
基金
项目(199165)
科学(157691)
基金(145435)
研究(144454)
(127847)
国家(126850)
科学基金(107828)
社会(94836)
社会科(89960)
社会科学(89937)
(77366)
基金项目(75340)
自然(67432)
教育(65917)
自然科(65879)
自然科学(65855)
(65328)
自然科学基金(64701)
资助(59742)
编号(56184)
成果(46956)
重点(45987)
(45538)
(44294)
(40917)
课题(40730)
国家社会(40375)
创新(38357)
教育部(38044)
科研(37522)
期刊
(160445)
经济(160445)
研究(97904)
中国(65367)
学报(50561)
(47140)
(46766)
科学(45849)
管理(45161)
大学(38396)
学学(36022)
教育(34144)
农业(31431)
(29020)
金融(29020)
经济研究(27147)
技术(26988)
财经(26059)
业经(23299)
(22748)
问题(21028)
(16812)
技术经济(16591)
(16511)
统计(15751)
世界(14645)
国际(14265)
(14150)
(14073)
商业(13986)
共检索到47686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欣红  
最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关系。传统理论预期优惠贸易协定的成立将根据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区位和专业化模式,融合了新贸易理论和传统区位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区位。实证分析研究得最多的是欧盟,对南南型合作组织的研究仍然较少。由于采用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法差别很大以及国家经济千差万别,实证分析的结论有些与理论预期一致,也有与理论大相径庭,甚至矛盾的案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程小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性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评述,这些理论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丹  许培源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吸引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区位效应主要沿着三个研究方向进行:(1)基于国际贸易视角,以Viner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基础研究直接投资区位的静态效应。(2)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投资动机、反应策略和投资区位的影响;或者采用一般均衡方法事前模拟和预测投资区位效应的程度和方向。(3)以新经济地理学资本流动模型为基础,从微观机制阐释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的投资生产区位空间集聚演化与分布。三个学科方向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在未来,采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量化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投资区位的影响程度,以及应用新经济地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阎世平  陆善勇  李欣广  谢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涂英柯  司林波  孟卫东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已经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势头,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区域腾飞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从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背景出发,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体化具有的现实基础与有利条件、空间结构演化以及产业结构方面对目前我国学界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亮  董怡  
文章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态比较这一领域中。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用中间性组织的竞合关系演变以及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概念分析了选择不同组织形态的原因。指出深层次一体化组织以合作为主,虽然事后交易成本小,但是事前交易成本过高。随后结合中国选择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态的目标和现实约束建议中国从组建浅层次、双边的、灵活的一体化组织入手,坚持制度化、封闭型的原则,尽快实施一体化战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由此对我国的地区分工水平、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变化以及地方优势的形成作了详尽的实证分析,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从而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有所上升,地方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占奎  于晓燕  
21世纪以来,由于多边贸易谈判屡次受挫,世界各国开始热衷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目前,全球及各主要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运作领域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中国已于2001年起努力寻求与贸易伙伴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应对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屈子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也就是倡导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达到产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一体化旨在解决区域经济对峙的局面,通过大幅度削减内生交易费用,来提高分工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信息不对称是分工专业化利益的来源,同时也是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融合,采用公平的游戏规则,与信息化正相关,与交易费用负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锐  
成立了近十七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始终将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作为其发展、壮大的支柱。特别是在2007年第十五次APEC首脑峰会上,它不仅将其多年倡导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理念推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且首次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鲜明的共识,从而使国际社会朝着"共创可持续未来"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