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2)
2023(7929)
2022(6657)
2021(5821)
2020(4962)
2019(10860)
2018(10578)
2017(20087)
2016(10459)
2015(11705)
2014(11968)
2013(11724)
2012(10969)
2011(10203)
2010(10485)
2009(9996)
2008(9701)
2007(8850)
2006(8039)
2005(7487)
作者
(32630)
(27374)
(27173)
(26033)
(17330)
(13043)
(12552)
(10649)
(10266)
(9776)
(9425)
(9139)
(8973)
(8701)
(8539)
(8438)
(8080)
(7815)
(7722)
(7687)
(6937)
(6630)
(6600)
(6321)
(6221)
(6144)
(5873)
(5784)
(5657)
(5339)
学科
(74204)
经济(74177)
管理(32262)
(25527)
方法(25050)
数学(22598)
数学方法(22294)
(21550)
企业(21550)
地方(20313)
地方经济(14339)
中国(13710)
(12635)
业经(11891)
(11582)
(10300)
环境(10206)
(8712)
金融(8710)
(8094)
(8054)
经济学(7800)
农业(7700)
(7559)
理论(7492)
(7408)
银行(7402)
(7306)
财务(7280)
财务管理(7267)
机构
学院(164009)
大学(163752)
(78320)
经济(76804)
管理(61869)
研究(59669)
理学(52684)
理学院(52069)
管理学(51059)
管理学院(50761)
中国(45200)
科学(35353)
(34785)
(32984)
(30337)
研究所(27413)
财经(26366)
中心(26307)
经济学(25000)
(24420)
(23676)
北京(22412)
经济学院(22088)
(21998)
(21253)
业大(20974)
(20589)
师范(20403)
(19707)
财经大学(19306)
基金
项目(106513)
科学(84458)
基金(77257)
研究(76688)
(67004)
国家(66542)
科学基金(57521)
社会(50678)
社会科(48324)
社会科学(48307)
(42028)
基金项目(40137)
自然(36111)
自然科(35230)
自然科学(35222)
(34985)
自然科学基金(34527)
教育(34394)
资助(32643)
编号(29252)
(24577)
重点(24481)
成果(23196)
(22999)
国家社会(21497)
(21384)
课题(21184)
创新(20242)
发展(20051)
科研(19852)
期刊
(92977)
经济(92977)
研究(50656)
中国(31068)
(25754)
管理(25069)
学报(22183)
科学(21599)
技术(17899)
(17763)
大学(17033)
学学(16240)
经济研究(15963)
(14189)
金融(14189)
财经(13757)
教育(12577)
农业(12438)
(12035)
统计(11664)
问题(11487)
业经(11336)
技术经济(11302)
(10467)
决策(9580)
(9181)
国际(9026)
资源(8844)
世界(7940)
商业(7353)
共检索到254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智  何属宴  王昌海  
文章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想构建了区域经济-投资系统的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相结合的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对重庆市1998~2006年经济-投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重庆市经济-投资的未来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亚贞  
在分析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基础上,以物流产业12个评价指标和区域经济13个评价指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家统计年鉴和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建立一种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耦合研究模型。结果显示,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物流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度越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零售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零售业还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零售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文立足于零售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零售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模型,分析零售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的梯度递减趋势,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永红  
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洁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旅游产业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的国民经济收入。同时,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本文通过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岛、烟台、济南等8市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泰安、日照等4市处于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阶段,德州、聊城等5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调现象。从这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对比来看,除青岛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东  朱德海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 ,但有关的定量研究比较缺乏。该文首先解释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基本概念与模型内涵 ,并介绍了灰色系统在贫信息系统中进行预测的基本原理。通过灰色系统GM(1 ,1 )模型对 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计算 ,经过检验 ,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运用此模型对 2 0 0 5年与 2 0 1 0年的区域协调度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基本处于调和状态 ,即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未来 1 0a的协调度空间分布仍然呈现“U”型特征。处于转折点附近的省区协调度波动比较大 ,包括广大的中部地区 ...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伟  
本文立足于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反映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然后采用2008年的指标数据,计算并评价了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协调性。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的梯度递减趋势;东部地区省份和大部分中部地区省份,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社会保障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从协调度所属等级来看,类似于"橄榄球"状,优质协调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雯  陈广强  柴亚丽  孙红  
文章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系统演化的思想,建立皖江城市带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二者的动态耦合模型,用以分析皖江城市带2000-2015年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耦合协调状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经济与区域物流耦合协调状态可以分为低度协调(2000-2007年)、中度协调(2008-2014年)和高度协调(2015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此外,2015年皖江城市带经济与区域物流的耦合协调度首次达到高度协调状态,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丽杰  沈杰  李昌明  
首先对河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在综合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并改进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2009-2014年的相关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由勉强协调逐渐达到了中级协调;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从战略部署、资源整合、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婕  孙明旭  
研究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创新系统间的耦合作用机理是求解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基于系统论视角,首先,构建三系统间耦合关系动态理论模型,分析该模型内涵、特点、运行内在动力及发展周期。同时,引入负熵流分别在封闭系统环境和开放系统环境下建立三系统间耦合系统模型;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并建立三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实证测算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作用;最后,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动态适应性对耦合系统动态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对高技术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婕  孙明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凯  赵娜  
基于2017年数据测算了12个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宁波等7个试点地区二者发展相协调;青岛、南通等5个试点地区存在失调现象。从二者发展状况对比看,上饶、荆门等6个地区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滞后型;上海、青岛等6个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人均缴费水平和覆盖率2个指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影响最显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最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军  
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以及耦合协调度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建立了湖北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使用耦合度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5年十年间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但指数偏低,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未来应全面提升三者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增强三者耦合协调度水平,实现人口-区域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博  方虹  李静  尤怀墨  方思然  
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区域系统各方面的众多因子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对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耦合协调理论引入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发展这一研究领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省份2008—2014年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和评价,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