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0)
2023(9622)
2022(8385)
2021(7523)
2020(6545)
2019(15204)
2018(14664)
2017(28533)
2016(15529)
2015(17694)
2014(17990)
2013(17946)
2012(16702)
2011(15232)
2010(15373)
2009(14593)
2008(14772)
2007(13585)
2006(11694)
2005(10449)
作者
(46961)
(39542)
(39353)
(37561)
(24960)
(19028)
(18132)
(15533)
(14804)
(13858)
(13367)
(13225)
(12616)
(12552)
(12288)
(12214)
(12123)
(11637)
(11439)
(11285)
(9797)
(9751)
(9694)
(9058)
(9032)
(8793)
(8751)
(8715)
(7909)
(7905)
学科
(73911)
经济(73847)
管理(45943)
(44276)
(37082)
企业(37082)
方法(34045)
数学(29177)
数学方法(28900)
(18303)
中国(17750)
地方(17663)
(17469)
业经(15614)
(15550)
(13637)
贸易(13634)
(13150)
(13093)
农业(12248)
理论(12135)
(11907)
(10703)
财务(10675)
财务管理(10646)
地方经济(10480)
环境(10430)
(10361)
银行(10334)
(10311)
机构
大学(240583)
学院(239174)
(97998)
经济(95896)
管理(90500)
研究(78794)
理学(78328)
理学院(77356)
管理学(75980)
管理学院(75509)
中国(58450)
(49923)
科学(49589)
(45145)
(40618)
(39073)
研究所(36979)
财经(36572)
(36105)
中心(36096)
业大(34678)
(33625)
师范(33356)
(33007)
北京(31065)
农业(30912)
经济学(30870)
(29152)
经济学院(28022)
(27777)
基金
项目(156858)
科学(123871)
研究(115149)
基金(113482)
(98566)
国家(97734)
科学基金(83482)
社会(73550)
社会科(69688)
社会科学(69665)
(61886)
基金项目(60461)
教育(53550)
自然(52940)
(52412)
自然科(51719)
自然科学(51703)
自然科学基金(50774)
编号(46966)
资助(45553)
成果(38884)
重点(35901)
(35097)
(34645)
课题(32639)
(32446)
创新(30251)
国家社会(30249)
教育部(30088)
科研(30073)
期刊
(107906)
经济(107906)
研究(68630)
中国(42126)
学报(38447)
(36110)
科学(34748)
(34544)
管理(31077)
大学(28587)
学学(26860)
教育(25781)
农业(23055)
技术(20454)
财经(19291)
(19146)
金融(19146)
业经(17816)
经济研究(16922)
(16632)
问题(15143)
技术经济(12712)
(12350)
(12094)
商业(11940)
(11921)
统计(11657)
图书(11404)
理论(11372)
(10868)
共检索到344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玉麒  董平  
区域关系包括区域冲突、区域竞争与区域分工等多个侧面。国内学术界以往关于区域关系的研究仅指后者,而对前者均持负面或批评态度,认为是不顾大局、缺乏理性的行为。这显然不是对待区域关系的科学的做法。事实上,国际学术界在研究区域关系时,不仅对区域分工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同时对区域竞争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研究,两者的研究历史一样久远。研究认为,区域利益是区域关系分析的基础,不同区域之间既存在共性、合作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内在的冲突的一面。因此,区域冲突与区域分工是区域关系的常态性的两大表现。据此,区域关系可表述为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简称竞合关系。科学的区域规划,不能仅强调整体利益,更应充分体现各自的区域利益,应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从而使区域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兵  朱叶珊  梁林  
基于生态位视角,分析区域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之间的竞合关系,当人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双方存在竞争与合作的策略选择。构建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复制动态方程得到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从打破传统观念、错位竞争发展、压缩拓展并举和综合多元作用四方面为区域人才优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最后以雄安新区为例,分析其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的生态位关系,以期为雄安新区的人才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永  
环渤海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港口物流优势,目前正面临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但产能过剩趋势也开始显现,区域内港口群急需资源整合,从单纯的竞争走向竞合,实现共赢。从区域环境分析,影响环渤海港口群竞合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在国际层面主要是东北亚地区日、韩港口的挑战;国内层面主要是"双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以及区域内本身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等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非  曾刚  刘曙华  
本文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产出模型,分析了两区域在各自产业优势基础上进行竞合所导致的利益分配差异和利益转移,阐明了博弈中各个区域不同的优势策略抉择过程,得出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症结,最后提出解决类似“囚徒困境”的几点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亚明  李新华  唐朝生  
地缘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体系,对"京津冀"区域内的13个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总体上把握"京津冀"区域内城市间竞争合作关系,最后给出了完善"京津冀"竞合关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正贤  吴黎围  
区域竞合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当前,西部地区围绕政策、资金、人才和文化资源4个方面而展开的竞争非常激烈,区域合作却明显不足。本文构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西部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重复博弈条件下,区域竞合的"囚徒困境"可以打破,区域之间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基于此,探索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区域竞合的三条有效路径:依靠地缘特性寻求区域合作;依靠文化同源寻求区域合作;依靠经济互补寻求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李朝辉  
地方政府间良性竞合关系对我国区域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兴起考量地方政府间关系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区域旅游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构建我国区域旅游良性地方政府间竞合关系的五个着力点:加强行政文化创新,树立竞合观念;构建有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合理选择合作模式;推进旅游法规制度建设;加快政绩考核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线实  陈振光  
区域城市竞合是一种区域内城市在创造价值与共享收益上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现象。文章以产业中的"竞合(co-opetition)"概念为基础,将"竞合"的概念应用于城市层面,探讨了城市竞合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区域内城市竞合的研究意义。随后,在对城市竞争力理论脉络进行了简明的梳理后,将全球化背景下单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建设与区域内城市间竞合相关联,将城市尺度、区域尺度与全球尺度相联接,提出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余明珠  山峻  
在全球供应链整合的推动下,区域港口群中各港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发展日益被重视。本文将突破以往有关港口竞合关系的定性研究和专注于码头层面的定量研究。将港口群中地方政府和集装箱码头两个层面联系起来,建立切于实际的数学模型来对港口群中竞合关系进行博弈研究。我们将同时考虑地方政府对港口腹地物流系统建设的决策和码头运营商的价格决策。以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群系统为背景,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和数值研究来探讨港口群中政府的合作过程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合作建设腹地物流系统的行为将有益于地方政府的利润增加。而合作模式不一定会得到所有码头运营商的支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欧江涛  马祖军  
针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探讨了区域性物流园区之间的竞合策略。建立了区域性物流园区竞合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据此分析了物流园区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变发展的趋势。研究表明,区域性物流园区之间长期竞争合作演化的结果是完全竞争或完全合作;在一定条件下,物流园区竞合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收敛于哪一个均衡点受到博弈发生的初始状态的影响,演化的路径和最终状态与转化能力、风险水平以及资源水平密切相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芳  夏庆利  邓高燕  
基于社会历史原因,大别山区被分割成几个行政区,既破坏了自然景观在游客面前的完整呈现,又削弱了其旅游开发价值,因此,以区域旅游合作为手段,提高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大别山区选择了竞合联动发展的模式。基于有限博弈与无限博弈方法,研究分析了大别山区域旅游竞合机制,结果表明,自由竞争的均衡为非帕累托最优的策略组合,而机制化后的均衡实现了最优的合作稳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毕学成  谷人旭  苏勤  
运用产业专业化指数、竞合关系模型与产业分工指数测度了2001~2015年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状态及其演进特征,同时运用随机效应函数分析了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专业化演进呈现出苏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减少,苏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增加的特征,整体竞合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是局部竞合网络结构变化较大,江苏省制造业区域分工整体上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业专业化与区域间的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但是当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时不利于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同时距离过近的区域间容易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关系,也不利于区域分工关系的形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红梅  
湖南"红三角"旅游区的旅游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区域旅游竞合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想推动"红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应当以旅游消费驱动区域旅游竞合。主要措施有建立协调机制,区域总体规划;丰富旅游产品,突出特色互补;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行业素质,倡导集约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兵慧  魏晓芳  
旅游区域间的竞合发展是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旅游竞合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博弈过程。将博弈论分析方法运用到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中来,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进行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区域旅游竞合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友良  
本文在府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借助资源位理论原理,提出府际竞合概念及测量指标;接着采用2009-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的市际面板数据,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通过构建SDM模型检验府际竞合指标对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府际竞合明显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结构与府际竞合的交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且第三产业结构对府际竞合的调节作用影响最大。据此,本文对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