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1)
- 2023(11241)
- 2022(9552)
- 2021(8851)
- 2020(7453)
- 2019(16670)
- 2018(16812)
- 2017(31059)
- 2016(17375)
- 2015(19282)
- 2014(19613)
- 2013(18977)
- 2012(17489)
- 2011(16078)
- 2010(16122)
- 2009(15166)
- 2008(15208)
- 2007(13742)
- 2006(12434)
- 2005(11637)
- 学科
- 济(64927)
- 经济(64830)
- 管理(53637)
- 业(47443)
- 企(40728)
- 企业(40728)
- 制(22296)
- 方法(21837)
- 财(19506)
- 农(19112)
- 中国(18676)
- 数学(18174)
- 地方(17964)
- 数学方法(17911)
- 体(17193)
- 业经(15605)
- 学(15578)
- 体制(13658)
- 银(12375)
- 融(12374)
- 金融(12366)
- 银行(12347)
- 行(11893)
- 农业(11653)
- 理论(11440)
- 务(10954)
- 财务(10901)
- 财务管理(10871)
- 环境(10566)
- 企业财务(10265)
- 机构
- 学院(241064)
- 大学(240438)
- 济(94074)
- 经济(91858)
- 研究(89176)
- 管理(88104)
- 理学(74324)
- 理学院(73367)
- 管理学(71972)
- 管理学院(71510)
- 中国(69558)
- 科学(55108)
- 京(53887)
- 财(48792)
- 所(46689)
- 农(45535)
- 研究所(41960)
- 中心(40362)
- 江(39458)
- 业大(37679)
- 财经(36268)
- 农业(35281)
- 北京(34652)
- 院(33294)
- 范(33000)
- 经(32709)
- 师范(32626)
- 州(30807)
- 省(30356)
- 经济学(27543)
- 基金
- 项目(158216)
- 科学(123664)
- 研究(115431)
- 基金(112589)
- 家(100203)
- 国家(99357)
- 科学基金(83572)
- 社会(71758)
- 社会科(67781)
- 社会科学(67763)
- 省(61838)
- 基金项目(59069)
- 自然(54313)
- 划(53546)
- 教育(53312)
- 自然科(52927)
- 自然科学(52912)
- 自然科学基金(51981)
- 编号(46976)
- 资助(45423)
- 成果(39289)
- 重点(36790)
- 发(34618)
- 部(34608)
- 课题(34482)
- 制(32848)
- 创(32585)
- 创新(30632)
- 科研(30106)
- 国家社会(29376)
共检索到38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玉林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课题组
四十年来我国粮食供需的基本态势是短缺与低价并存。当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吹拂着中国农村大地时,束缚在农民身上的桎梏解开了,生产者的热情高度地迸发出来。1978年至1984年,农业生产进入了“超常增长”阶段,而粮食生产也在1984年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当“卖粮难”“过剩”的呼声还在困扰着人们之时,粮食供给短缺和需求膨胀问题已经悄然来临。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户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地位,从而,对粮食非商品看待作出了反应:减少种植面积,降低投入比例。随之而来的是1985年至1988年的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年度总产一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玉林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课题组
3、在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的情况下调整了国家、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了在粮价问题上由城市倾斜向农村倾斜的转变。(1)“粮改”成本人体自我平衡。我国的粮价调整多数是采取单向调价的方式、动购不动销、购销不平衡,这种调价方式是以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为代价的。玉林市“粮改”一出台就采取了起步较高的方式,购销联动,价补分离,力求改革成本的自我平衡。从实施两年的情况来看,在购销价格增量与补贴增量的相互制约中,初步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青禾 来光贤
粮食供求关系的新阶段与粮改的新形势1—1争取粮食数量增长的目标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粮食年总产量已由1952年的16392万吨提高到1990年的44624万吨。经过38年的努力,增加了28232万吨,其中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就增加了12568万吨。现在,我国粮食的总体生产能力已接近4.5亿吨的水平,人均占有的国产粮食已接近390公斤水平。这一巨大成就保证了95%以上的居民在八十年代先后越过了温饱线而向小康水平过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青禾 来光贤
对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3—1从1953年开始粮食统购统销到现在快40个年头了。在这不短的时期里,为了调整国家、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益,先后进行过9次全国范围的价格和财政补贴的调整。1953年开始统购统销时,购销价格基本上按市场价确定,不存在财政补贴问题。1961年为克服三年困难,刺激农民种粮,首次提高了统购价(?)开始出现购销价倒挂问题,由财政给予补贴。1963年提高了对农村返销粮和行业用粮价,达到购销同价。1965年又提高了城镇统销价,这样城乡销售价格倒挂了2—4年就消除了,财政仍对流通费用亏损予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燕添
玉林市农村改革试验区选择综合性改节、立体化推进的改革试验模式,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由于综合改革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各个单项改革试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革试验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本文试就玉林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对如何采取有效对策,打开试验区工作新局而进行粗略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永真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思考李永真粮食问题是治国安邦的重大问题,中国依靠自力更生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且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但是在粮食产、购、销、存各环节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一个“怪圈”保两头亏中间———怪圈的起点。1.确定保护收购价:为了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炜 林冬生
广西玉林市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共享式发展为价值指向,以市场化改革为目标导向,坚持大胆积极创新和系统集成推进,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重构了农村土地的产权边界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农业经营体系、投资供给体系、产权价值体系等五大体系,破解了土地细碎、效益低下、权能残缺、价值难以实现等多重困境,通过"四个同步"促进乡村的纵深发展和全面振兴,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成功经验。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 困境突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而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有计划地解决粮食收购价格偏低和购销价格倒挂问题.“八五”期间要在稳妥地做到购销同价的基础上,从根本上理顺价格关系;二、要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初级市场,同时有计划地建立若干主要粮食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粮食市场体系. (一) 我国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正确选择“双轨制”作为粮食购销与价格改革的过渡模式.较之以往的粮食统购统销制,粮食购销与价格“双轨制”在一定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青禾 来光贤
1991年春国家软科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决定设立关于放开粮食销售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已于1992年完成,写出约12万字的研究报告。在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放开了粮食销售。从初步效果看,放开之后粮食市场是平稳的,也促进了粮食供给结构朝着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调整。但由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不凡
长期以来,粮食低价格与购销倒挂,已成为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普遍现象。它不仅给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日益沉重的财政补贴负担,而且也对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毫无补益。下面仅对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进程,思路与目标模式选择作些初步探讨。 (一)对现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程的评估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本来是我国粮食产销与流通领域里一项十分敏感且政策性极强的重大改革。其改革思路是,在合同定购基础上,逐步缩小国家对粮食的计划调节范围,增加议价粮。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青禾 陈巅
一、改革的背景海南是粮食调入省,一般年景自给率只有60~70%,1983~1987年,海南建省前已逐步将平价的行业用粮全部改为议价,1988年建省以后,粮食购销体制中尚存在的种种弊端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省的特区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根生
粮食发展与购销体制改革浅议张根生一、对我国粮食发展估计和发展战略从我国情况来看,应该对粮食生产保持积极发展和有充分信心的态度。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6095亿斤增加到1995年9331亿斤,上了三个台阶。12亿人民的吃饭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春
总量平衡市场购销──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探索周海春随着1992-1993年各地相继放开粮食购销,原有粮食购销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1993年年底的粮价波动,使决策部门对建立一个怎样的粮食购销体系十分关切。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一、当前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开荫
所谓彻底改革粮食购销体制,说到底就是把粮食市场和价格完全放开,取消定购双轨制把农业引向市场,一切按价值规律办事,实行公平合理的自由竞争。但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提出好多年,却始终没有完全放开,最近,国务院颁发的文件精神,争取两三年内放开粮食价格,但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溯 罗芸
在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是个难题,一发牵而全身动。但它又是市场取向的改革无法绕过的课题。粮食的统购统销起至1953年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之始,1979年统购粮价先于其他物价提高,同时放开集市贸易,恢复议购议销,与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相呼应,共开我国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