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1)
2023(2758)
2022(2315)
2021(2045)
2020(1658)
2019(3503)
2018(3228)
2017(6741)
2016(3609)
2015(3886)
2014(3820)
2013(3924)
2012(3578)
2011(3218)
2010(3142)
2009(2982)
2008(3010)
2007(2709)
2006(2555)
2005(2394)
作者
(9779)
(8197)
(8056)
(8027)
(5043)
(3963)
(3729)
(3094)
(3009)
(2971)
(2851)
(2800)
(2728)
(2713)
(2637)
(2596)
(2530)
(2360)
(2273)
(2201)
(2128)
(1971)
(1953)
(1927)
(1822)
(1813)
(1759)
(1687)
(1670)
(1596)
学科
(21512)
税收(20089)
(19923)
(17651)
经济(17640)
管理(9152)
地方(8574)
(7358)
(6314)
地方经济(6155)
(4998)
企业(4998)
方法(4728)
数学(4350)
数学方法(4328)
财政(4293)
中国(4091)
(3682)
环境(3418)
(3277)
(3081)
(2972)
收入(2797)
(2698)
财务(2698)
业经(2697)
财务管理(2697)
企业财务(2555)
(2345)
区域(2341)
机构
学院(49289)
大学(48070)
(20454)
经济(20040)
研究(17694)
管理(16518)
(16249)
理学(14199)
理学院(13974)
管理学(13777)
管理学院(13675)
中国(13436)
科学(11263)
财经(11107)
(10944)
(9915)
(9872)
(9215)
(8889)
税务(8450)
(8299)
财经大学(7984)
研究所(7983)
中心(7336)
(7055)
(7043)
经济学(6804)
(6770)
(6587)
(6583)
基金
项目(32085)
科学(25817)
研究(24402)
基金(23358)
(20410)
国家(20288)
科学基金(17373)
社会(16442)
社会科(15702)
社会科学(15700)
(12419)
基金项目(12311)
(10600)
编号(10389)
自然(9973)
教育(9828)
自然科(9715)
自然科学(9712)
自然科学基金(9507)
资助(8916)
成果(8772)
(8124)
重点(7510)
国家社会(7368)
(7064)
发展(6825)
课题(6733)
(6727)
项目编号(6684)
(6681)
期刊
(22916)
经济(22916)
研究(21344)
(14960)
(14209)
税务(13253)
(11550)
中国(7804)
学报(6769)
科学(5585)
管理(4767)
财经(4503)
大学(4438)
经济研究(4278)
学学(4261)
(4168)
(4168)
涉外(4168)
(4082)
(3794)
教育(3724)
资源(3276)
国际(3195)
技术(3185)
(3007)
金融(3007)
问题(2895)
农业(2889)
业经(2848)
(2718)
共检索到7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匡小平  肖建华  
本文从区域宏观税负差异入手,对区域宏观税负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两者间存在一种先后次序问题,即区域宏观税负导致经济发展差异,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加剧了区域宏观税负差异,出现的原因可从国家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税收制度与经济因素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解释。并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未来区域税负差异扩大的根本因素已消除,税制改革是缩小区域宏观税负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乃珠  陈少晖  
我国学者在宏观税负的基本概念及口径划分上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及水平的估计上,学界存在明显的观点分歧,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较低适当抑或偏高的论调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依据,而且还存在一个"立场决定观点"的有趣现象。认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偏低,还有提高的潜力的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冬生  李敏  
本文试图分析税负的有关问题,澄清一些认识。本文认为,税负是一个可以精确计量的指标,其轻重取决于纳税人的感觉。影响税负轻重的因素,包括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经济环境、盈利能力等诸多因素。从税制设计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征管水平提高,征管漏洞减少,可能抵消了部分降税效果,对个别企业而言甚至可能导致税负上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冬生  李敏  
本文试图分析税负的有关问题,澄清一些认识。本文认为,税负是一个可以精确计量的指标,其轻重取决于纳税人的感觉。影响税负轻重的因素,包括税制设计、税收征管、经济环境、盈利能力等诸多因素。从税制设计的角度看,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税负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征管水平提高,征管漏洞减少,可能抵消了部分降税效果,对个别企业而言甚至可能导致税负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彦  朱为群  
文章主要运用Theil指标等方法研究我国1978~2009年六大区域税负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原因,研究发现,六大区域税负总差异、区内差异及区际差异都经历了"扩大"转向"不再扩大"或"缓慢下降"的过程;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区内差异较大;虽然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内差异均较大,但其中心城市——北京与上海的税负结构明显不同,其原因主要为税制改革、长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流转税的主体地位"、总机构效应"等。最后,针对这些特征及原因总结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解决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蒲丹琳  王善平  
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获取税收优惠的优势,这种优势存在地区性差异。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可用财力越丰富,社会责任意识强的公司可能获取更多的税收优惠。而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倾向于税收竞争策略,所在地区公司整体税负更低,但是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税收优惠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司。因此,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竞争策略是影响公司社会责任意识与公司税负关系的重要因素,为积极发挥税法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应强化税法执行中的严肃性,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以此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洪  
税收政策在缩小地区贫富差距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针对现有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及时纠正向东部地区过度倾斜的累退性导向,以实现地区范畴上的公平对待,并避免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出现各地争设各类开发区、园区的风潮。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差异,应积极推动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以自动调整区域税负分布状况。此外,消费行为及其结构也会在微观层面对税负分布及归宿产生影响。对区域性因素的扰动进行计量分析,可以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税负分布格局的合理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尹宇  
宏观税负问题是税收政策制定和设计的核心问题,适度的低税负有利于经济增长。本文比较了我国2007~2011年区域宏观税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状况,发现除2008年之外我国GDP增速一直较高,而随着税收增速超过GDP增速,宏观税负在逐渐升高,税收弹性系数普遍超过1。本文还具体分析了2011年各地区宏观税负,发现差异主要是地区长期发展不同所致,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税收征管水平及国家和地区政策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素晶  陈海声  
本文收集了我国A股2009年所发生的308个并购事件样本,考察其并购前一年至并购后两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干预下区域属性、实际税负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控制资源能力,地方政府对同区域并购越支持,跨区域并购纳税越重、绩效越差,即行政权力阻碍资源在资本市场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为了揭示造成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原因,本文以1994~2006年为时间序列,建立7个理论假设,设计11个样本指标,利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我国现行的地区税负差异是由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不同造成的,而税制结构和出口退税体制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艳彦  朱为群  
该文主要运用Theil指数研究中国1978-2009年区域税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时首先计算中国31个省区的税负总差异,然后将中国分为几大区域计算其区内差异和区际差异,对总差异、区内差异和区际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中国区域税负总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各区域税负总差异从"波动扩大"转向"不再扩大";在税负总差异中,区际差异贡献较大且与总差异变动同步;各区域具有俱乐部收敛趋势。造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主要为区域间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税制改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最后提出缩小中国区际差异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垩  
利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了分税制以来中国区域宏观税负收敛性问题,结果发现在1994—2004年整个时期,我国地区之间宏观税负呈现收敛,但在2000年以后,地区宏观税负趋于发散;西部地区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城乡差距、轻工业比重和第一产业构成对区域宏观税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国有经济比重、城市化、经济绩效和对外贸易等则对宏观税负增长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凯  温思美  孙良媛  
文章基于税种、人口、土地、财政、税收等因素 ,系统计算并比较了省际间、区域间农业主要税收的整体水平和各类农业税收相对水平 ,初步分析了各类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初步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总体方向、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不同地区改革重点的选择以及是否应取消农业税等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杨  杜剑  
理论上,一个地区有多大规模的税源就应该收到多少税,但在现实中,由于税收体制设计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普遍存在着税收与税源相背离的现象。这违背了税收与税源相一致的原则,造成了区域间财力的不平衡,并进一步加重了西部地区的税收负担。为此,建议将"税收收入归属"列入税制要素,并从立法层面确立税收与税源的一致性原则;在完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实践中审慎灵活操作,以促进东中西部之间的实际税负趋于一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姜朋  梁俊娇  李羡於  郭文武  
本文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三大直辖市和东北三省五个区域,研究了其税负水平及差异状况、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无论是总税负,还是货物和劳务税或所得税税负,在各区域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总体看来,税负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三大直辖市、东部区域、东北三省区域、西部区域和中部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