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0)
- 2023(12631)
- 2022(10402)
- 2021(9489)
- 2020(7874)
- 2019(17050)
- 2018(16569)
- 2017(31279)
- 2016(16517)
- 2015(18349)
- 2014(17571)
- 2013(17066)
- 2012(15546)
- 2011(13865)
- 2010(14356)
- 2009(13824)
- 2008(12783)
- 2007(11727)
- 2006(10427)
- 2005(9567)
- 学科
- 济(63980)
- 经济(63895)
- 管理(58200)
- 业(55539)
- 企(48788)
- 企业(48788)
- 融(26940)
- 金融(26936)
- 中国(25128)
- 银(24937)
- 银行(24925)
- 行(24156)
- 财(21413)
- 方法(21360)
- 制(20195)
- 地方(19644)
- 技术(18437)
- 数学(17891)
- 数学方法(17717)
- 业经(17373)
- 农(17136)
- 务(13718)
- 财务(13690)
- 财务管理(13660)
- 体(13285)
- 企业财务(13049)
- 技术管理(12796)
- 农业(11973)
- 理论(11329)
- 体制(11221)
- 机构
- 学院(223597)
- 大学(220683)
- 济(94368)
- 经济(92368)
- 管理(87420)
- 理学(74442)
- 理学院(73651)
- 研究(73644)
- 管理学(72623)
- 管理学院(72187)
- 中国(63863)
- 财(48356)
- 京(44869)
- 科学(41450)
- 财经(36945)
- 中心(36286)
- 江(35183)
- 所(35012)
- 经(33369)
- 研究所(31103)
- 经济学(29722)
- 农(29637)
- 州(28302)
- 北京(27971)
- 范(27780)
- 业大(27722)
- 师范(27536)
- 财经大学(27333)
- 院(27231)
- 经济学院(26686)
- 基金
- 项目(149178)
- 科学(120464)
- 研究(115280)
- 基金(107970)
- 家(91702)
- 国家(90891)
- 科学基金(80432)
- 社会(75804)
- 社会科(72068)
- 社会科学(72050)
- 省(61499)
- 基金项目(57116)
- 教育(52160)
- 划(49352)
- 自然(48172)
- 自然科(47099)
- 自然科学(47088)
- 编号(46337)
- 自然科学基金(46270)
- 资助(41582)
- 成果(38013)
- 创(37643)
- 制(34453)
- 创新(34300)
- 重点(34145)
- 发(33649)
- 课题(33161)
- 部(32370)
- 国家社会(31778)
- 性(29202)
- 期刊
- 济(106835)
- 经济(106835)
- 研究(69874)
- 中国(53920)
- 财(39407)
- 融(36802)
- 金融(36802)
- 管理(36174)
- 科学(28224)
- 学报(27825)
- 农(27579)
- 教育(26402)
- 大学(22652)
- 学学(21298)
- 技术(20406)
- 财经(18591)
- 农业(17708)
- 业经(17339)
- 经济研究(16994)
- 经(15951)
- 科技(14091)
- 问题(12727)
- 坛(11336)
- 论坛(11336)
- 技术经济(11163)
- 理论(10972)
- 策(10433)
- 贸(10396)
- 财会(10331)
- 会计(10310)
共检索到354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代军 颜辛 柳德才
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是金融资本增值过程也是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本文在深入分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检验其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正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型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仍未达到深度耦合的状态,且尚未构成双向因果关系。据此提出应加快宏观环境保障机制、科技产业园发展机制、科技金融专营机制等三类机制建设,以促进湖北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湖北省 耦合理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文波 陶媛婷
本文以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为出发点,针对目前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通过完善科技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创新贷款模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培育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以及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入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鲍丹
在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凸显重要,但其复杂性和风险性极大地制约了创新的速度和绩效。协同学理论为该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对创新要素和序参量的分析,建立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模型,并探讨协同机制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体现。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创新要素 序参量 协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玉莲 于浪 王玉冬
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将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公共科技金融资金规模、市场科技金融资金规模确定为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集合,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运用协同学绝热消除法,识别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由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周劲
"产业体系"是中国语境下的独特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既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突出矛盾,也体现了产业政策模式和重心的转变。产业体系本质上是从产业角度对国民经济构成的一种阐释,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体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的基本逻辑。实体经济在协同关系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间也不是平行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立体交互关系。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具有全局联动性、形态多样性、阶段变化性、开放互动性、灵活高效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是要素间单向联系的机械组合,而是每一个要素间关联互动的整体系统;没有统一合意的标准模式,而是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呈现出多种具体形式;不是静态的稳定状态,而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不是孤立运行的封闭系统,而是国际共振的开放结构;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而往往根植于灵活高效的协同机制。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根本上要构筑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效协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昭 梁淑贞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2001—2019年间的科技创新数据,通过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来测度科技创新协同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区域间、部门间的科技创新协同度较低但发展趋势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有序度的差异性是导致协同度较低的重要因素;第二,在新经济地理的3D框架下,经济密度、交通便利、通信设施、市场化、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等的发展都对科技创新协同度产生积极影响,但人口密度的增加没有提高其协同度,这些经济地理要素构成协同机制系统,同时呈现空间个体异质性;第三,在拓展分析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个体间具有自主技术创新临近特征。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系统又全面地研究湾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将给粤港澳探索推进协同创新为科技湾区建设加添动力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雪娇 朱漪帆
基于科技金融平台演化路径的视角,对中国典型的四个科技金融平台从科技与金融的交互关系、影响交互关系的因素以及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机制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发现:科技与金融通过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彼此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是科技金融平台初创期的主要因素,区域因素是科技金融平台成长期的主要因素,资本市场是科技金融平台壮大期的主要因素;科技与金融在平台初创期主要靠政府作用实现协同,在平台成长期靠政府引导和区域发展共同作用实现协同,在平台壮大期由政府引导转向资本市场导向实现协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坤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形式。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因此,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支撑与模型,并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方面的协同机制,以满足国家、区域及行业等重大的创新需求。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系统动力学 理论模式 区域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高鹏
科技金融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物种"间通过资源互补和互利合作实现协同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而协同创新的利益如何在各创新主体间合理分配是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保持创新动机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及一次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基于改进Shapely值法的科技型企业二次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绩效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企业种群的风险规避能力以及讨价还价能力相关;一次利益分配体现了高收益高分配、低收益低分配的公平原则;二次利益分配则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同时考虑了结果与过程。最后给出了提升科技金融系统创新绩效及利益分配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区域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区域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媛媛 袁奋强 刘东皇 陈利馥
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起着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科技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从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耦合机理分析入手,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苏南五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效应进行测度,并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趋势外推法模型对其2015-2020年"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最后借鉴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北京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提出了苏南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区域发展 金融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庆锋 张添 张硕 苗朵朵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据此,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航 杜利楠 王跃伟 黄杰
"陆海统筹"战略已成为海洋事业发展的基本准则,陆海两大系统间的科技联系与协同发展亦是陆海统筹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关系础上,构建了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函数法对2008-2014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地测度,进一步探讨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系统明显滞后于陆域科技系统;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发展水平与陆域科技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特征;陆域科技系统创新效率对两系统的协同创新水平影响更为显著;陆域科技系统的知识溢出能力和海洋科技系统的吸收能力两个指标亦是影响两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子。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促进海洋科技系统与陆域科技系统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科技 海洋 协同创新 驱动机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捷
<正>科技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科技的研究立项、实验研究、成果孵化、投入使用等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没有健全稳定的金融支持体系,科技创新的步伐就会停滞不前,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就难以实现。科技金融出现的背景是传统金融体系无法适配科技创新发展的全部需要,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存在资金价格高、周期偏好短、风险偏好小、行业认知低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对传统金融体系进行革新,以更好地培育创新要素、支撑创新主体、放大创新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