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27)
2023(18009)
2022(15033)
2021(13716)
2020(11983)
2019(27050)
2018(26640)
2017(51523)
2016(27853)
2015(31082)
2014(30967)
2013(30710)
2012(28332)
2011(25285)
2010(25374)
2009(23907)
2008(23764)
2007(21633)
2006(19107)
2005(16867)
作者
(80692)
(67872)
(67635)
(64219)
(42986)
(32706)
(30881)
(26567)
(25695)
(24080)
(23034)
(22975)
(21384)
(21379)
(21041)
(20966)
(20433)
(19937)
(19609)
(19453)
(16843)
(16658)
(16653)
(15544)
(15374)
(15209)
(15165)
(15026)
(13762)
(13580)
学科
(126777)
经济(126649)
(103955)
管理(88281)
(85142)
企业(85142)
方法(59116)
数学(49898)
(49540)
数学方法(49364)
(35749)
业经(34899)
农业(32861)
中国(30042)
地方(26400)
(24634)
财务(24592)
财务管理(24545)
(23343)
企业财务(23306)
(21846)
贸易(21836)
技术(21565)
(21215)
(21054)
(19694)
理论(19030)
(18460)
(18090)
(17205)
机构
学院(404608)
大学(398134)
(171132)
经济(167826)
管理(162371)
理学(140441)
理学院(139020)
管理学(136778)
管理学院(136026)
研究(129208)
中国(101733)
(82173)
科学(79676)
(79004)
(77215)
(65089)
业大(63480)
(62538)
中心(62498)
财经(61792)
农业(61176)
研究所(58840)
(56131)
经济学(52109)
北京(50455)
(49063)
(48775)
师范(48279)
经济学院(47393)
(45760)
基金
项目(271883)
科学(216141)
基金(199185)
研究(197179)
(172973)
国家(171447)
科学基金(149158)
社会(127686)
社会科(121017)
社会科学(120982)
(109084)
基金项目(105502)
自然(96649)
自然科(94488)
自然科学(94460)
自然科学基金(92851)
教育(89468)
(89359)
资助(81258)
编号(79728)
成果(62758)
重点(60596)
(59991)
(59239)
(58471)
创新(54209)
课题(53507)
国家社会(53162)
科研(52301)
(51508)
期刊
(190156)
经济(190156)
研究(110452)
(76678)
中国(75832)
(62428)
学报(61551)
管理(60223)
科学(58474)
农业(51888)
大学(47410)
学学(45262)
(38483)
金融(38483)
技术(37331)
业经(36282)
教育(33007)
财经(30619)
经济研究(28751)
(27872)
(26301)
问题(25723)
技术经济(22821)
统计(21666)
(20226)
(20222)
科技(19461)
世界(19073)
商业(18936)
(18442)
共检索到595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恩  邝运明  
从区域科技进步视角出发研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利用广东省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和分解,从地市、珠三角、东西两翼、贫困山区四个区域层面探索区域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论表明:广东省农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源泉是区域科技进步;广东农业TFP增长动因存在显著区域科技进步差异性;而区域科技差异性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关。据此,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推动广东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  
文章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的方法探讨产业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又因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由其内部构成要素金融业技术进步和金融业技术效率决定,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层面来看,产业集聚对我国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却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只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循刚  胡培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利用四川省农户农业生产的微观数据,研究了2005~2007年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经济性和资源配置效率4个部分。结果表明:2005~2007年四川省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为8.51%,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平均占103.06%,规模效率占19.23%,技术效率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占5.41%,资源配置的影响为负,平均占16.88%。因此认为,要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卫平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关兵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谷成  
文章在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使用非参数的DEA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88-2006年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估计和测算,通过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来寻找农业TFP增长的源泉。实证表明,1988-2006年中国农业TFP增长较为显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基本上是顺周期的,各个省区的TFP增长差异性则较为明显。从其内部构成来看,TFP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则很有限。另外,是否考虑人力资本要素对农业增长的作用,会对TFP的估计产生较大影响。文章最终认为,应努力通过制度创新来消除农业技术扩散的各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循刚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西部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变化、规模经济性和资源配置效率4个部分。结果表明:2000~2007年西部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为5.74%,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是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平均占104%,规模效率占8%,技术效率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平均占0.87%,资源配置的影响为负,平均占-11.27%。要提高西部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建波  张丽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及假设检验,并据此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经济板块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区域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代明  郑闽  
将企业家精神分为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指标,并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各种稳健性检验印证了上述结果。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桂才  朱晨  
增长核算法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总体来看,劳动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而垄断程度较高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慢。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结构、对外贸易、产权结构和技术改造经费投入等变量的增长率与各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正相关,而FDI增长率和资本深化增长率则与TFP增长率负相关。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如果在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外资政策方面作出适当调整,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明霞  高珊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究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化以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不断进步而技术效率略显不足;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相较于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产出效率,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一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肇章  陈酉晨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财政科技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DEA-Malmquist)测算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1—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2001—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阐明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结论: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高于粤东西北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珠三角地区的正向效果要强于粤东西北地区。提出政府可以把财政科技支出作为一个抓手,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