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2)
2023(5760)
2022(4828)
2021(4368)
2020(3629)
2019(8074)
2018(7653)
2017(13707)
2016(7449)
2015(8312)
2014(8424)
2013(8272)
2012(7538)
2011(7022)
2010(6997)
2009(6400)
2008(6341)
2007(5546)
2006(5068)
2005(4538)
作者
(23328)
(19475)
(19294)
(18106)
(12155)
(9480)
(9012)
(7811)
(7383)
(6853)
(6826)
(6624)
(6254)
(6150)
(6028)
(5971)
(5931)
(5788)
(5476)
(5392)
(4917)
(4730)
(4663)
(4429)
(4414)
(4349)
(4285)
(4229)
(4083)
(3933)
学科
(35870)
经济(35848)
管理(23590)
(20344)
(17141)
企业(17141)
方法(13101)
地方(12473)
数学(11212)
数学方法(11004)
中国(9736)
(8180)
地方经济(7801)
业经(7706)
技术(7684)
(7356)
(7079)
环境(6871)
资源(6864)
农业(6400)
理论(6138)
(5963)
(5557)
(5080)
(4835)
(4504)
金融(4503)
(4213)
银行(4207)
(4015)
机构
学院(110309)
大学(110050)
管理(44195)
(41486)
经济(40394)
研究(39519)
理学(38163)
理学院(37692)
管理学(36921)
管理学院(36717)
中国(29161)
科学(27222)
(24456)
(20298)
研究所(18784)
中心(18206)
(17593)
(17283)
(16637)
(16609)
业大(16529)
师范(16485)
北京(15592)
(14882)
财经(13817)
农业(13687)
(13687)
师范大学(13384)
技术(13357)
(12532)
基金
项目(79998)
科学(63657)
研究(58864)
基金(55772)
(49384)
国家(49013)
科学基金(41989)
社会(36154)
社会科(34376)
社会科学(34364)
(33362)
基金项目(29765)
(27990)
自然(26921)
教育(26416)
自然科(26138)
自然科学(26130)
自然科学基金(25606)
编号(24165)
资助(21909)
(18915)
成果(18772)
重点(18669)
(17386)
课题(17102)
(16839)
创新(16284)
计划(15276)
国家社会(15095)
科研(14802)
期刊
(45724)
经济(45724)
研究(28735)
中国(26564)
科学(16982)
学报(16977)
管理(16048)
教育(14723)
(14220)
(12144)
大学(12050)
技术(11868)
学学(10965)
农业(10378)
资源(9931)
科技(8567)
图书(8038)
业经(7395)
(6577)
(6497)
论坛(6497)
(6477)
金融(6477)
经济研究(6472)
技术经济(6303)
统计(6260)
(6108)
财经(5788)
(5489)
问题(5485)
共检索到162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萍  
本文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和结构,从科技资源配置强度、配置结构、配置成效、配置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对各指标变量进行客观赋权,并建立模糊综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区域科技资源能力的综合分析,找出科技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上的优劣,为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蓝天立  杨志江  罗掌华  
通过应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构造出反映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求出各年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值,并综合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章仁俊  
文章基于BSC的基本模型,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设计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处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晓杰  
自1990年以来,在卫生部计划财务司的指导下,山健康报社理论部牵头组织,区域卫生发展研究所的几个成员单位和黑龙江省阿城市一道,联合开展了区域卫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工作。一年多来,已完成了第一次指标设计和现场调查工作。1991年4月洛阳会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提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香传  杨家其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区域综合物流网络中突发事件的增多,对应急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评价研究关系到综合物流网络的整体效率,在区域综合物流运输网络资源优化配置中愈发重要。通过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评价模型,对区域综合物流网络的应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以长吉图地区的综合物流网络为例,对其应急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评价,指出其资源配置的问题所在,为区域综合物流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苗玉宁  杨冬英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背景下,运用大区域间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2005—2018年14年间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求解中部地区主要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对发展水平,进而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指导下,中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配置效率水平呈现出持续提高的发展态势。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整合与优化存量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R&D人员、R&D经费是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要素。由市场决定配置科技资源的要素指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状态。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省份或领域,反映出较高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山西省科技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落后状况依然没有大的改观。本文研究结论反映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政策和制度效应的区域差异,也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供了创新政策发展空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凤平  贾鹏  张丽娜  
水资源配置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目标性的特点,对其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克服因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各目标权重确定的精确性欠佳问题,以及多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问题。对此设计两个核心步骤来予以解决:①利用证据理论较强的多元信息融合能力,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挖掘和融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②引入格序理论将全序决策拓展为格序决策,选取正、负加权理想解为顶元素和底元素,构造概念格,结合加权Kaufmann距离的概念,以备选方案与正、负加权理想解的综合距离为综合标准来对方案进行优选。以天津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评价客观合理、有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通过构建影响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得出公共服务最好的是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中的静安区最好,远郊区公共服务要好于近郊区,近郊区在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公共设施上排名最低,同时公共服务资源也影响着人口分布和流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建国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区域内高效地分配和运用科技资源的能力。它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科技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由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等组成。本文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结构,建立起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指标体系,对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指出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所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佐菁  陈杰  
构建基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社会贡献、科技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横向比较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并运用熵值法纵向分析广东省2012—2016年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稳步提高,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对策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旨在为各区域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树海  金凤君  刘毅  
科技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已日渐为人们所重视,科技资源是科技创造性劳动的物质基础,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是阻碍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本文把科技资源分为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配置强度和配置效果四个4个方面,建立了科技资源指标体系,应用GIS和SPSS方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对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胜利  李霞  王远伟  
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长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比较分析,运用主成分法对长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实证评价,剖析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提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长江沿岸九省二市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西庆  陈进  
回顾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作进展,论述了我国水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与联合国倡导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出我国开展的水资源配置在重视公众参与的基础上,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致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长江水资源综合管理应该遵循水文系统优先的原则,使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在流域层面上首先达到优化状态。环境用水需求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流域层面水资源配置的基础,急待开展大量的研究。在流域系统优先原则下,各行政区与水用户参与者在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冬营  佘靖雯  褚钰  许叶军  王慧敏  
水资源配置的多属性特征使得在方案综合评价中依据不同的聚合方法,能够获得不完全一致的方案排序结果。本文从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决策矩阵及方案排序结果中的信息量大小入手,利用信息熵理论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提出衡量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中信息损失的香农斯皮尔曼测度。并构造由2种权重(熵权法权重、证据理论权重)与3种评价模型(简单加权法、模糊优选法、TOPSIS)组合而成的6种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将香农斯皮尔曼测度运用到天津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过程中的信息损失的衡量,并与文献中的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证据理论权重-模糊优选评价模型所得评价结果的绝对信息损失和相对信息损失最小。通过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中的信息损失测度研究,能够使得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过程更加透明,并为决策部门选取理想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提供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