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3)
2023(15010)
2022(13003)
2021(12156)
2020(10121)
2019(22938)
2018(22808)
2017(43669)
2016(23758)
2015(26336)
2014(25768)
2013(25291)
2012(23209)
2011(21029)
2010(20962)
2009(19033)
2008(18604)
2007(16314)
2006(14152)
2005(12240)
作者
(68120)
(56872)
(56428)
(53655)
(36265)
(27286)
(25511)
(22115)
(21496)
(20224)
(19524)
(19325)
(18085)
(17878)
(17552)
(17506)
(16852)
(16834)
(16294)
(16184)
(14092)
(13949)
(13661)
(13060)
(12730)
(12649)
(12493)
(12461)
(11411)
(11383)
学科
(93176)
经济(93079)
管理(70729)
(68285)
(57846)
企业(57846)
方法(42168)
数学(36083)
数学方法(35625)
中国(24725)
(23987)
(22992)
(22200)
技术(21541)
地方(21413)
业经(21292)
理论(16650)
农业(16546)
(16344)
(15216)
(14962)
贸易(14953)
(14866)
财务(14804)
财务管理(14782)
(14768)
银行(14715)
环境(14610)
(14438)
(14314)
机构
大学(334056)
学院(331500)
管理(132382)
(127842)
经济(125066)
理学(115590)
理学院(114213)
研究(112455)
管理学(112167)
管理学院(111552)
中国(81351)
科学(72840)
(71236)
(57619)
(56625)
(54517)
研究所(52224)
业大(51033)
中心(50103)
(48004)
财经(46885)
(45441)
师范(45014)
北京(44641)
农业(42826)
(42734)
(41318)
(39230)
经济学(38027)
师范大学(36556)
基金
项目(235015)
科学(185867)
基金(170526)
研究(170340)
(149861)
国家(148633)
科学基金(127521)
社会(106922)
社会科(101321)
社会科学(101295)
(92820)
基金项目(91240)
自然(83977)
自然科(82067)
自然科学(82042)
自然科学基金(80585)
(78545)
教育(77793)
资助(68898)
编号(68145)
成果(55120)
重点(52924)
(52565)
(51190)
(50446)
创新(48457)
课题(47422)
科研(44822)
国家社会(43788)
教育部(43490)
期刊
(135781)
经济(135781)
研究(95246)
中国(63218)
学报(55588)
科学(51995)
管理(48589)
(48476)
(42149)
大学(41401)
教育(39740)
学学(38908)
农业(34099)
技术(28404)
(26398)
金融(26398)
业经(22521)
财经(22224)
经济研究(21728)
科技(19820)
(18922)
(18089)
图书(17820)
问题(17275)
技术经济(16505)
(15964)
理论(15814)
资源(15066)
现代(14651)
实践(14593)
共检索到473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犁  张焕明  
在中国2000~2007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科技自主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效率年均增长0.9%,其中技术效率指数平均下降5.6%,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6.9%,表明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与此同时,中国东部地区科技自主创新效率明显较强,增长幅度为2.92%,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呈现出σ收敛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先锋  师萍  卫伟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TFP年均增长率达到2.1%;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技术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有负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TFP增长与技术进步均存在绝对收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刘凤朝  
本文采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1996-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状况,研究表明,该期间各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区域间的效率差距在逐步减小,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β-收敛法对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趋于收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岩威  谢雁翔  楼贤骏  
将环境污染、创新失败因素列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2006—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SBM—DEA模型对中国绿色创新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测算,进而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均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影响收敛的显著性因素各不相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3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应用DEA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收敛检验。主要结论有:各地区间创新效率存在着差异,且2000年后中、西部创新效率值高于东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创新要素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虽然全国总体及三大地区创新效率存在着条件收敛,但东、中部地区并不存在绝对的收敛趋势;人力资本对创新效率收敛的作用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广  
融合SBM模型、超效率DEA模型、共同前沿函数法以及DEA视窗分析模型构建我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评价的组合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并在对评价结果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绝对β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横向看,无论是MEGIE还是GEGIE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且大部分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从纵向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MEGIE和GEGIE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三大区域内部具有不同的分异特征。我国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以各地区高技术产业为样本,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算了创新环境约束下各地高技术产业基础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效率,并基于σ收敛、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3种判别方法,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基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4年我国创新环境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不可小觑,在其约束下高技术产业基础研发效率不断提升,呈现出东西较高、中北较低的分布态势且出现收敛特征;在应用效率方面,各地区成果转化效率大致划分为2000-2007年的缓慢增长期与2008-2014年的缓慢衰退期两个阶段,具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玉林  马运鹏  
研究目标:科学测度中国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深入分析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运用全局至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模型测算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运用变异系数与静态面板模型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较小且较为相近;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绝对差异经历了"上升-下降"的过程。具体来看,东部区域绝对差异经历了先降后升最后又微弱下降的态势,中部区域的绝对差异总体波动幅度较大,后期呈下降趋势,西部区域的绝对差异趋于缩小态势。样本考察期内,东中西部区域均未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区域不仅都存在σ收敛,也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研究创新: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至强有效前沿最近距离模型更科学的测算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而研究其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情况。研究价值:揭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及演变趋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刘鑫鹏  孙淑惠  
研究目标:测度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并揭示其时空格局及收敛趋势。研究方法:构建全局参比技术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方法揭示科技创新效率的演变、区域差距和收敛趋势。研究发现: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距,超变密度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联合驱动;五个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均存在绝对俱乐部收敛和条件俱乐部收敛。研究创新:较完整地勾勒了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格局及收敛趋势。研究价值:揭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现状,对于新时期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双赢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层次的概念,成为区域发展差异的构成因素。自主创新强调创新主体为实现自益性而对创新结果的自发追求,带有创新本身强烈的功利性,由此具有不稳定性。自主创新能力表现多元创新主体对创新的主动追求意识及对创新收益的主导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区域创新不稳定性加以过滤的介质。自主创新能力特征的识别有助于为各区域特色自主创新能力路径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曦  郭淑芬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非导向、非径向且规模报酬可变的窗口MinDS超效率模型测度各省份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全局莫兰指数检验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然后使用变异系数、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进行σ收敛、β收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为0.7499,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差异较明显,依次降低;10年期间东部、中部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有降有升,而西部则基本上稳定上升;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全国与分区域均未出现σ收敛,但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本研究明晰了各省份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为缩小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距、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理论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伟  吕秋鸣  王天驰  王晓珍  
以2010—2015年我国12家风电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测算我国风电产业创新效率并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风电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较低是影响效率水平的主要原因;环境变量中,研发人员素质是提高效率水平的有利因素,而政府支持和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提升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三大效率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收敛程度与创新效率正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基于地均种植业产值、地均劳动力及各种农业生产物质的投入情况,以耕地利用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了1990—2008年间中国各省区的耕地利用效率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仍以物资成本的投入为主,我国耕地产出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化肥使用量的增加,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其影响不大;我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耕地的实际产出与现有投入水平下的潜在产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说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物质投入的严重浪费;近20 a来,我国耕地利用效率虽然逐渐提高,但提高的速率有着下降的趋势;省际间耕地利用效率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表现出东、中、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