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9)
- 2023(15726)
- 2022(13617)
- 2021(12855)
- 2020(10628)
- 2019(24570)
- 2018(24557)
- 2017(46779)
- 2016(25773)
- 2015(29031)
- 2014(29309)
- 2013(28828)
- 2012(26627)
- 2011(24182)
- 2010(24514)
- 2009(22286)
- 2008(21661)
- 2007(19135)
- 2006(16910)
- 2005(15144)
- 学科
- 济(109450)
- 经济(109352)
- 管理(70341)
- 业(67744)
- 企(54848)
- 企业(54848)
- 方法(47274)
- 数学(41175)
- 数学方法(40460)
- 中国(31246)
- 农(29099)
- 地方(28579)
- 业经(24226)
- 学(23437)
- 财(22518)
- 农业(19979)
- 理论(18302)
- 贸(18021)
- 贸易(18006)
- 技术(17856)
- 制(17616)
- 和(17530)
- 易(17367)
- 环境(17312)
- 银(16597)
- 银行(16553)
- 融(16109)
- 金融(16107)
- 行(15901)
- 地方经济(15607)
- 机构
- 学院(364355)
- 大学(362823)
- 管理(142864)
- 济(140379)
- 经济(137085)
- 研究(126442)
- 理学(123061)
- 理学院(121613)
- 管理学(119100)
- 管理学院(118459)
- 中国(93366)
- 科学(81669)
- 京(79474)
- 所(65124)
- 财(62151)
- 农(62115)
- 研究所(59433)
- 中心(56977)
- 业大(56018)
- 江(54621)
- 北京(50964)
- 范(50810)
- 师范(50313)
- 财经(49305)
- 农业(48360)
- 院(46387)
- 州(44992)
- 经(44614)
- 技术(41688)
- 经济学(40408)
- 基金
- 项目(248975)
- 科学(194535)
- 研究(181549)
- 基金(176239)
- 家(154550)
- 国家(153230)
- 科学基金(130523)
- 社会(110795)
- 社会科(104875)
- 社会科学(104845)
- 省(100199)
- 基金项目(93141)
- 自然(85864)
- 划(84385)
- 教育(84202)
- 自然科(83864)
- 自然科学(83844)
- 自然科学基金(82245)
- 编号(75290)
- 资助(73945)
- 成果(60915)
- 发(56717)
- 重点(56471)
- 部(53614)
- 课题(53369)
- 创(51805)
- 创新(48255)
- 科研(47336)
- 计划(45744)
- 项目编号(45547)
- 期刊
- 济(157669)
- 经济(157669)
- 研究(106342)
- 中国(75577)
- 学报(58348)
- 农(56359)
- 科学(54422)
- 管理(53080)
- 教育(47744)
- 财(45032)
- 大学(43361)
- 学学(40528)
- 农业(39661)
- 技术(35007)
- 融(30927)
- 金融(30927)
- 业经(27387)
- 经济研究(24596)
- 财经(22641)
- 业(21153)
- 图书(20795)
- 问题(20054)
- 科技(19858)
- 经(19268)
- 技术经济(18560)
- 统计(17970)
- 资源(17698)
- 理论(16991)
- 策(16725)
- 版(16419)
共检索到54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纯红 郝家龙
仅以科技进步的标准来评价区域的科技发展水平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对科技进步速度、科技实力及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计量研究模型,设计出了科学、全面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主成分法的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科技实力 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倩 汤放华
通过对区域协调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其定量评价应该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因此本文在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改进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同时采用最优分段聚类法,构建了欧氏距离协调发展度聚类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倩
通过对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相关研究遵循指标选择-模型设定-权重设定的研究范式。在此框架下,本文对学者针对区域协调发展在概念理解、研究目标、方法设计及情境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对照和总结,指出国内学者针对该主题的研究呈现出较强的演化特征,研究维度向多维化、深入化演进,研究指标向全面化、综合化演进,研究方法向客观化、科学化演进。同时本文还认为对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研究尚存在一定的难点,主要表现在:缺少对模型效度的检验;定量评价过多注重方法,忽略方法为区域建设服务的理念;数据采集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经济协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晟 霍国庆
区域产业结构可以通过激发科技需求来影响其科技发展潜力。根据本文的研究,一个区域的垄断竞争产业、高科技产业、高端全球化产业和非国有经济产业占比越高,该区域的科技发展潜力就越大。本文据此构建了测度区域科技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与模型,对于特定区域培育和持续提升科技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任力 项露菁
基于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利用1996~2011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并计算了人类发展指数,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发展指数对人均碳排放量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区域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细微区别。因此,在不断提高各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的情况下,应针对各个区域不同的发展特性,分别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以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关键词:
碳排放 人类发展指数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小春 李随成 高琨
不同时间不同区域技术有效供给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对其不同的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激励与惩罚。而如何确定激励与惩罚的界限显得尤为重要,考虑被评价对象的奖惩感受,采用模糊化的奖惩界限,从模糊奖惩特征的视角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区域技术有效供给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对其进行静态评价,其次以模糊奖惩特征的视角建立区域技术有效供给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价模型,运用我国2013~2018年30个省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静态评价值高的区域受到奖励的幅度大,静态评价值高的区域受到惩罚的幅度大;反映了不同区域技术有效供给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静态评价结果显示差异小,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差异较大;静态结果与动态结果比较分析,实行模糊奖惩,做到奖优罚劣,对奖惩的界限模糊化,弥补了清楚的奖惩界限在实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反映了区域技术有效供给发展的灵活性及柔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曹扬
自21世纪初城乡统筹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以来,县域层面已成为各地推进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基于层次分析、因子分析、熵值法、TOPSIS等四种综合评估方法对2007—2009年长三角苏浙沪142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组合评价,结果显示:在都市圈建设深度城市化的阶段,这些地区基于优良的统筹条件,获得了更快的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和更充足的统筹资金。今后应注重用同等或优于城区标准的优质资源投入来提高城乡统筹投入的绝对质量,以资源投入的增加换取县域城乡发展速度的提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组合评价 长三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丹 张磊 刘卫卫 马倩妮 杨阳
为深入探讨服务型职业院校与技术型职业院校在资源投入、参与教学改革以及助推企业发展三个关键方面的行业差异,为职业教育的精准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利用大语言模型ChatGPT,从职业院校发布的质量年度报告中抽取主谓宾结构信息,以此为基础构建本体关系的三元组,进而深入剖析服务型与技术型职业院校在资源投入、教学改革以及企业发展助推等三个维度上的具体差异。结果显示,服务型职业院校更注重服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技术型职业院校则更侧重于技术类专业的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建设与技术更新,旨在培养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振华
对区域经济进行计量研究,可以大大扩展人们对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的认识。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是各部门生产的协调发展,而为了各部门协调发展,应从再生产过程中哪个环节出发来构造模型并进行综合平衡?这是设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型框架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一、模型框架设定的出发点区域经济结构应该具有特色,并能够发挥区域优势,这是由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1)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并且自然资源在各个区域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因此,围绕着开发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地区经济结构就各具特色;(2)不同区域的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特点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存在着差异,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集中化程度也是不同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巢惟忐 孙宁 米卫红 段项锁 王芳
文章首先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维度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据此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SR模型)建立了三维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0-2008年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脉络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加入WTO组织以来,长三角制造业一直保持低碳化的良性发展趋势。最后根据评价研究结果结合长三角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造业 长三角 主成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晓民,叶正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正楚
将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作为模糊集,采用多输出神经网络,得到一个实际输出向量,把它作为评价样本对该模糊集的隶属度,较好地克服了常用的单输出网络人为规定评价指数的主观因素;把隶属度向量作为权值,对评价样本进行综合评分,以此对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避免了当隶属度向量各分量分布不集中时,最大隶属度原则所遇到的困难。采用基于多准则学习神经网络,较好地克服了基于单准则学习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关键词:
市域经济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四平
将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作为模糊集,采用多输出神经网络,得到一个实际输出向量,把它作为评价样本对该模糊集的隶属度,较好地克服了常用的单输出网络人为规定评价指数的主观因素;把隶属度向量作为权值,对评价样本进行综合评分,以此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避免了当隶属度向量各分量分布不集中时,最大隶属度原则所遇到的困难。采用基于多准则学习神经网络,较好地克服了基于单准则学习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江朋 邱添 张璞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东北和西北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协同度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军 文启湘 王贵森
本文界定了陕西省生态消费模式,构建了生态消费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对陕西省生态消费状况作出评价,提出了在陕西省推行生态消费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消费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