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93)
- 2023(18549)
- 2022(16122)
- 2021(15025)
- 2020(12710)
- 2019(29377)
- 2018(29454)
- 2017(55980)
- 2016(30866)
- 2015(34830)
- 2014(35273)
- 2013(34737)
- 2012(32522)
- 2011(29226)
- 2010(29369)
- 2009(27015)
- 2008(26526)
- 2007(23743)
- 2006(20626)
- 2005(18187)
- 学科
- 济(125095)
- 经济(124961)
- 管理(88327)
- 业(83994)
- 企(68842)
- 企业(68842)
- 方法(54461)
- 数学(47165)
- 数学方法(46628)
- 农(35113)
- 中国(33217)
- 地方(31684)
- 财(30073)
- 学(28216)
- 业经(27084)
- 制(23774)
- 农业(23624)
- 技术(23476)
- 贸(22059)
- 贸易(22042)
- 易(21215)
- 理论(20772)
- 和(19630)
- 银(19418)
- 银行(19353)
- 环境(19079)
- 融(19013)
- 金融(19003)
- 行(18467)
- 务(18156)
- 机构
- 大学(435081)
- 学院(434664)
- 管理(168594)
- 济(168341)
- 经济(164362)
- 研究(149452)
- 理学(145303)
- 理学院(143533)
- 管理学(141003)
- 管理学院(140199)
- 中国(110905)
- 科学(96189)
- 京(93793)
- 农(77006)
- 所(76957)
- 财(76436)
- 研究所(70364)
- 江(68560)
- 中心(68421)
- 业大(67999)
- 财经(60659)
- 农业(60370)
- 范(59663)
- 师范(59043)
- 北京(58724)
- 经(54891)
- 院(54607)
- 州(53778)
- 经济学(49235)
- 技术(49001)
- 基金
- 项目(297085)
- 科学(231621)
- 研究(216364)
- 基金(211441)
- 家(185472)
- 国家(183910)
- 科学基金(156102)
- 社会(132752)
- 社会科(125467)
- 社会科学(125430)
- 省(118902)
- 基金项目(113213)
- 自然(102448)
- 自然科(99987)
- 自然科学(99959)
- 划(99922)
- 教育(99862)
- 自然科学基金(98122)
- 编号(89682)
- 资助(86276)
- 成果(73336)
- 重点(67196)
- 部(64527)
- 发(64401)
- 创(63434)
- 课题(62900)
- 创新(58808)
- 科研(56780)
- 大学(54512)
- 教育部(54320)
- 期刊
- 济(187008)
- 经济(187008)
- 研究(125041)
- 中国(89455)
- 学报(72855)
- 农(69689)
- 科学(65989)
- 管理(60379)
- 财(58602)
- 教育(53648)
- 大学(53614)
- 学学(50167)
- 农业(47534)
- 技术(39553)
- 融(37188)
- 金融(37188)
- 业经(31563)
- 经济研究(28570)
- 财经(28568)
- 业(25579)
- 问题(24746)
- 经(24386)
- 图书(24150)
- 科技(23302)
- 技术经济(21493)
- 版(21380)
- 资源(20708)
- 理论(20108)
- 坛(19234)
- 论坛(19234)
共检索到645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文江 俞佳敏 黄璐 陈璐怡
基于驱动因素、合作层次以及创新模式3个角度,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例,阐述三维分析框架对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科技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 分析框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力 余构雄
基于文献内容分析与展览馆视角的单项指标测评,以展览业发达的珠三角和香港区域为实证研究,分别衡量其区域影响力与竞争力,构建了珠港展览业竞争与开发潜力战略分析的四象限法图,提出了包括一个战略布局、三个核心板块、一个保障体系的"一三一"珠港展览业竞争力提升模式,为珠港展览业竞争力优化与提升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永杰
跨国经营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面临世纪之交的大珠江三角洲,虽然在经济合作上已进入高级阶段,积聚了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在跨国经营方面发展缓慢,参与国际分工程度较低,不利于在新世纪全面走上世界经济舞台。因此,大珠江三角洲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针对跨国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加强合作,积极组建和发展跨国公司,开拓跨国经营,走向国际市场,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泽爽
随着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治理成为有效化解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国外区域治理模式和手段的基础上,提出立法保障是最综合、最权威、最有效的区域治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珠三角区域治理制度法定化创新的探索,从实施主体和事权划分、相关规划协调情况、促进与保障规划内容、公众参与制度及监督考核制度等方面评估总结了珠三角两版规划条例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基于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从明确实施主体、细化实施任务、加强实施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区域治理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丽纯 陈建耀
采用2000、2005和2010年三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农业、环保、自然条件和人口等相关数据,通过大量数理统计分析对近10 a来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的氮收支演变与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过去三个不同时期,珠三角地区氮的年输入、输出量有升有降,但是氮盈余总量却呈现出较显著的增加趋势,单位面积氮盈余量也从2000年的43.43 kg/(hm2·a)增加到2010年的51.92 kg/(hm2·a)。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负荷氮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偏高,但尚低于同样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均水平。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对珠三角地区氮收支变化具有较大影响,且表...
关键词:
氮收支 氮素污染 珠江三角洲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保建云
以中国经济转型为研究背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市场一体化为例,分析发达区域间市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与政策选择问题。认为应创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促进发达地区间的分工合作和市场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的地方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邦彦 尹来盛
在比较了单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三种区域治理流派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认为存在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两种区域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的路径,并提出了加强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中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 城市群 区域治理结构 动态演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春勇
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地域分工专业化和区域空间整合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影响合作共识、合作范围、合作领域以及合作机制来影响地方政府合作。根据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实现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协同演化,需要不断改善府际关系。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实证分析印证了这一原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一 丁小霞 姜斌远
对构建珠江三角洲区域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意义进行说明,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农产品物流信息的现状,提出了构建由政府支持和农产品市场主导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查询平台和子系统功能进行说明。
关键词:
珠三角 农产品物流 信息系统 框架构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栋
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是在区际发展不平衡与制度条件可变的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历史上各地区不平衡发展所积累造成的地缘结构上的“多元经济形态”(张培刚,1998),决定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只能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新飞 郑华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的制造业为例,通过衡量行业空间集中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指标,发现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聚集与扩散并存的新阶段,各城市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增强,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但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岸、西岸内部各城市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性。同时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城市1993-2007年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确实存在σ-趋同和条件β-趋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鹏翼 余鹏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区域互动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2003年,广东省政府提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得到其余省份的共识和支持。因此建立协调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谋求各地区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选取相似系数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经济协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李力
本文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旅游资源、住宿接待、经营业绩、商业投资、消费、交通、信息和环境8大竞争力39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的测评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的生态位进行测评,并以因子分析进行核准,结合聚类分析,将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竞争力划分为领先优势、比较优势、中等水平和比较劣势4种类型,继而基于生态位的重叠、分离、特化和扩充理论,深入探讨其具体发展策略,为珠三角区域城市星级酒店优化发展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