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9)
2023(10797)
2022(8843)
2021(8351)
2020(7066)
2019(15841)
2018(15735)
2017(30079)
2016(15895)
2015(17696)
2014(17143)
2013(16641)
2012(15010)
2011(13719)
2010(14041)
2009(13090)
2008(12702)
2007(11374)
2006(10172)
2005(9015)
作者
(45617)
(38158)
(38033)
(36003)
(24216)
(18331)
(17095)
(14806)
(14377)
(13571)
(13073)
(13001)
(12305)
(12305)
(11865)
(11683)
(11472)
(11048)
(10837)
(10797)
(9636)
(9319)
(9311)
(8653)
(8461)
(8456)
(8409)
(8258)
(7680)
(7448)
学科
(68654)
经济(68617)
管理(51995)
(49013)
(42408)
企业(42408)
方法(30301)
数学(26657)
数学方法(26079)
中国(18912)
技术(18752)
地方(17101)
(16288)
业经(14812)
(14134)
(13648)
技术管理(12679)
理论(12476)
(12440)
农业(11322)
(10981)
(10812)
银行(10796)
环境(10420)
(10396)
金融(10394)
(10365)
地方经济(10230)
(9757)
产业(9632)
机构
学院(225486)
大学(223849)
管理(90638)
(89729)
经济(87796)
理学(78432)
理学院(77590)
管理学(75848)
管理学院(75438)
研究(74439)
中国(56685)
(47853)
科学(47586)
(39207)
(37067)
中心(34346)
(34201)
研究所(33959)
(33371)
业大(32718)
财经(31482)
北京(30190)
(29483)
师范(29151)
(28587)
(27872)
(27582)
经济学(26991)
农业(25977)
技术(25672)
基金
项目(156948)
科学(125555)
研究(113614)
基金(113155)
(99495)
国家(98738)
科学基金(85944)
社会(72183)
社会科(68684)
社会科学(68666)
(63895)
基金项目(59409)
自然(56346)
自然科(55035)
自然科学(55025)
自然科学基金(54037)
(53387)
教育(53295)
资助(46332)
编号(45318)
(37892)
重点(36072)
成果(35610)
(34821)
创新(34530)
(33576)
课题(32270)
国家社会(30041)
科研(29237)
计划(28912)
期刊
(96376)
经济(96376)
研究(62032)
中国(48684)
管理(37097)
学报(33881)
科学(33581)
(29356)
(28903)
教育(27783)
大学(25734)
技术(24409)
学学(23912)
农业(20022)
(18499)
金融(18499)
业经(16236)
经济研究(15807)
财经(15172)
科技(14818)
(13316)
技术经济(13265)
(13158)
统计(12906)
图书(12419)
资源(12365)
问题(11899)
(11731)
(11199)
论坛(11199)
共检索到331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为有效掌握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科学、客观地制订区域科技政策,以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从配置系统主体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配置系统结构方程模型,利用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的相关科技指标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在完成效度与信度检验的基础上,依据拟合结果分析了主体结构及其对配置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应根据我国当前情况采用基于科技计划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模式,以有效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刘梦  李玥  杨仲基  
基于结构平衡理论,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创新层、辅助创新层以及支撑创新层之间的结构平衡为目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模型,运用MATLAB R2014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通过求解模型得出三个创新层结构平衡目标下的最优科技资源配置结果,研究发现充分利用科技资源,避免科技资源闲置,有利于促进三个创新层之间的科技资源流动、有效整合以及优势互补,以实现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效率,旨在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供方法支持与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树宽  张大伟  
[目的 /意义]在分析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实践进展和影响面向区域创新的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科技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方法 /过程]结合科技信息资源的特点,设计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影响因素和配置原则构建科技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分析区域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技中介机构分别为主导的科技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以单一主体进行的配置都不是最优的,面向区域创新的科技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政府的指导、企业的联合、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以及科技中介机构的联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志鹏  
本文通过构建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科技资源立体评价模型,并应用各省市区2000-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总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效率差距较为明显,且中部地区相对东西部地区波动较大,而西部相对于中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同时,我国科技产出效益差别较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游达明  邸雅婷  姜珂  
根据SBM模型测算出的效率值将我国29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梯队和一个异常组,并通过对每个决策单元的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但有缓慢提升趋势;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相较于知识创新成果,经济产出有很大的不足。最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游达明  邸雅婷  姜珂  
根据SBM模型测算出的效率值将我国29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梯队和一个异常组,并通过对每个决策单元的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但有缓慢提升趋势;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相较于知识创新成果,经济产出有很大的不足。最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花建锋  赵黎明  
创新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具有资源约束性的创新主体,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创新的效果,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影响创新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因素影响创新的串行模式、并行模式、互动模式和协同模式,并探讨了相应的资源配置方法,以提高资源对创新的贡献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蓉  陈良华  王惠庆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开发验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量表,阐释影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而结合资源配置市场化分析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模式选择,角色定位、目标选择、发展路径与实现手段,最后提出市场化资源配置下区域科技中介服务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旨在为各区域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高扬  刘明广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于地方政府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强,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如西藏等地区创新能力较弱,而中部地区创新能力则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此评价结果,文后给出了提高我国区域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骅  谢科范  
将科技保险实施效应引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之中,并将原有科技环境细分为培育性科技环境与自发性科技环境,以科技保险作为衔接宏微观科技环境的桥梁。运用我国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之一的武汉市科技保险实施中的相关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两类科技环境与科技保险实施效应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三者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联效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奕俊  王建初  
为克服职教主流发展模式的弊端,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探索优化资源配置的职教新模式,主要包括职教园区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行业协会模式、定岗双元模式和城校互动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这些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创新职教发展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点:探寻不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发挥政府部门在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洪雁  
文章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乐视发展历程的详细梳理,阐明了乐视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在当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大环境下,乐视危机不是个案,而是时代的产物。乐视危机进一步验证了国内部分互联网初创企业借助"概念营销"吸引用户,做大流量,进而提升估值,创造融资便利的"烧钱模式"的失败。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这些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自身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积累的财务资源有限且配置严重失衡,同时这些企业本身也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缺失企业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泓欣  周燕  
【目的/意义】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要素配置的优化。【方法/过程】选取2007-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分析法分析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配置主要为科研投入与信息化水平驱动型,并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区域信息化水平能明显促进本区域的科技创新信息要素资源配置水平,但缺乏溢出效应,抑制了周边区域发展;研究与开发机构资金投入与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宗乾  刘彬  
为探究"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在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连接变化、消费需求升级、网络应用场景、社交红利、技术驱动、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未来创新意愿、公共政策支持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消费需求升级、网络应用场景、社交红利、技术驱动及企业未来创新意愿为主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