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2)
2023(13523)
2022(11736)
2021(11073)
2020(9216)
2019(20789)
2018(20628)
2017(39276)
2016(21343)
2015(23945)
2014(23423)
2013(22959)
2012(20898)
2011(18917)
2010(18802)
2009(17059)
2008(16457)
2007(14357)
2006(12424)
2005(10805)
作者
(60078)
(49848)
(49496)
(47027)
(31693)
(24148)
(22525)
(19685)
(18953)
(17718)
(17255)
(16617)
(15753)
(15688)
(15371)
(14970)
(14894)
(14808)
(14156)
(14156)
(12313)
(12229)
(11889)
(11368)
(11183)
(11180)
(11046)
(10876)
(9995)
(9809)
学科
(84805)
经济(84727)
管理(65209)
(62335)
(53941)
企业(53941)
方法(38023)
数学(32313)
数学方法(31883)
中国(22589)
(21161)
技术(20669)
地方(20612)
业经(19708)
(19635)
(18542)
理论(15738)
农业(14716)
(14569)
(13781)
环境(13642)
技术管理(13480)
(13130)
贸易(13121)
(12696)
(12641)
(12635)
财务(12566)
财务管理(12545)
(12382)
机构
大学(295771)
学院(294396)
管理(121701)
(113056)
经济(110506)
理学(106080)
理学院(104889)
管理学(103134)
管理学院(102607)
研究(97064)
中国(70653)
(63424)
科学(62162)
(49736)
(47960)
研究所(43965)
中心(43721)
(43673)
业大(43551)
(42171)
(40604)
师范(40278)
财经(40268)
北京(40111)
(36634)
(36080)
(34747)
农业(33906)
师范大学(32628)
经济学(32332)
基金
项目(207807)
科学(164282)
研究(153971)
基金(148932)
(129265)
国家(128161)
科学基金(110930)
社会(95826)
社会科(90745)
社会科学(90722)
(83178)
基金项目(80039)
自然(72169)
自然科(70487)
教育(70486)
自然科学(70470)
(69500)
自然科学基金(69168)
编号(63254)
资助(59980)
成果(50500)
(47117)
重点(46358)
(44914)
(44793)
课题(43707)
创新(43219)
项目编号(39193)
科研(39179)
国家社会(38539)
期刊
(121759)
经济(121759)
研究(85742)
中国(57907)
管理(45284)
学报(44606)
科学(42927)
教育(38697)
(38249)
(36242)
大学(33727)
学学(31286)
技术(27561)
农业(27335)
(21800)
金融(21800)
业经(20449)
经济研究(18936)
科技(18744)
财经(18356)
图书(17499)
(15615)
技术经济(15567)
问题(14915)
(14806)
理论(14597)
资源(13931)
实践(13424)
(13424)
(13387)
共检索到42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晓龙  宋丽莉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的综述,得出了我国研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为今后的区域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建民  王艳涛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加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概况,从四个方面评述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分布与评价、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鹏  袁永  黎雅婷  
多维度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全面梳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的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廖文秋  石彪  吴强  梁樑  梁祥君  
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当前创新评价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建设创新型大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分类热点问题的研究情况等方面对国内外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工作进行总体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雅南  钟书华  
回顾了国内创新驿站评价相关研究,将其归纳为创新驿站演进动因评价、治理机制评价、绩效评价、站点建设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研究表明:外生约束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内生支撑条件下的驱动性是评价创新驿站形成动因的逻辑主线,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外部治理因素是影响创新驿站治理的主要因素;创新驿站绩效评价关注于定性的功能效用评价和定量的作用效果评价;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的实践为理论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馨燕  
创新及创新能力问题是当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个体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对创新能力文献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期归结出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并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文章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研究结论:创新能力是区域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不但如此,因为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是人力资本,所以人力资本通过其累积、水平及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创新能力的高低,并间接地对区域增长发挥作用。有鉴于此,第一,在区域增长的框架内研究创新能力如何反作用于人力资本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二,无论是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民  
本文对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及其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内容涉及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以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做出了简要评价,指出了其不足之处,进而展望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菊华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孙斌  赵婉琳  张晓阳  
[目的 /意义]专利是科技创新产出必备指标之一,深入分析专利指标运用于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可以简化评价体系并促进评价方法的创新。[方法 /过程]在总结已有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及指标研究基础上,以专利作为独特视角,基于生产视角分解科技创新各环节,构建了包含专利创造能力、专利运用能力和专利支持环境的区域科技创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作实证分析并检验其有效性。[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专利指标可以有效作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测度,且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被聚为3类,江苏科技创新实力尤其显著,但在融入全球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不符合突变级数要求的指标进行信息和数量的双浓缩,同时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含义。通过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对全国省市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得出了各省市的排名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山  
本文在回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市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构建了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之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内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等问题的研讨日趋热烈和深入,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内涵、特征、形态、规律、环境、举措,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本质、原则、实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永忠  冯俊文  高朋  杨继明  
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科学技术产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本文介绍学术界对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给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几种方法,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惠  陈刚  
国际产业转移、对外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表明,中国构建和延伸以己为主的NVC可实现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集群在GVC上的攀升,然而其重中之重是按产品内分工原则加强东中西部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以往研究主要从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具体行为实现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内涵、系统、绩效、模式、运作机制和政策。未来研究应以中国构建和延伸以己为主NVC的更广阔视角,展开对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产业集群产品内分工原则下创新合作与协同的研究。本文对以往相关研究分别作出述评,并提出东中西部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今后的研究重点和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羽翼  郭茜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程度最高的原始创新逐渐取代其他能力,成为区域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对原始创新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文章从原创动力、原创主体、原创环境等剖析原始创新的工作路径,并依此构建区域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原始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原始创新主体创造能力、原始创新动力、原始创新产出能力四个二级指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10个三级指标及34个四级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