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7)
2023(11304)
2022(9589)
2021(8889)
2020(7620)
2019(17488)
2018(16916)
2017(33216)
2016(17462)
2015(19667)
2014(19385)
2013(18982)
2012(17355)
2011(15493)
2010(15088)
2009(13781)
2008(13204)
2007(11338)
2006(9753)
2005(8180)
作者
(46444)
(39026)
(39017)
(37088)
(25043)
(18856)
(17761)
(15196)
(15119)
(13754)
(13696)
(13338)
(12244)
(12180)
(12154)
(11862)
(11533)
(11384)
(11349)
(11277)
(9578)
(9430)
(9223)
(9206)
(8876)
(8867)
(8485)
(8134)
(7801)
(7580)
学科
(82297)
经济(82112)
管理(52073)
(48989)
方法(42399)
(41044)
企业(41044)
数学(37711)
数学方法(37318)
(21129)
(20001)
地方(19837)
中国(19257)
业经(16381)
(14019)
农业(13485)
(13252)
(13129)
财务(13082)
财务管理(13053)
企业财务(12539)
(12254)
(11815)
贸易(11811)
理论(11614)
(11564)
金融(11561)
(11393)
环境(11284)
地方经济(11182)
机构
大学(245661)
学院(243772)
(105126)
经济(103353)
管理(100700)
理学(88833)
理学院(87923)
管理学(86491)
管理学院(86021)
研究(74656)
中国(56634)
(48849)
(48829)
科学(43336)
财经(39929)
(39547)
(36535)
中心(36416)
(34280)
经济学(34058)
业大(33236)
(32923)
(31356)
研究所(31255)
师范(31057)
经济学院(30973)
财经大学(30133)
北京(28777)
(27682)
(27217)
基金
项目(175677)
科学(142210)
基金(132435)
研究(128934)
(113587)
国家(112702)
科学基金(99833)
社会(87872)
社会科(82610)
社会科学(82587)
基金项目(70430)
(67925)
自然(63611)
自然科(62144)
自然科学(62131)
自然科学基金(61042)
教育(59990)
(56588)
资助(53578)
编号(50620)
(40385)
成果(39611)
重点(39460)
(37125)
国家社会(37014)
(36772)
教育部(35660)
人文(35024)
创新(34409)
科研(34150)
期刊
(106480)
经济(106480)
研究(66784)
中国(41775)
(38226)
管理(35494)
学报(33361)
科学(32869)
(27859)
大学(27060)
学学(25739)
(22227)
金融(22227)
教育(21500)
技术(21258)
财经(20583)
农业(18694)
(17467)
业经(17025)
经济研究(17007)
问题(14371)
统计(13179)
(12171)
资源(12006)
技术经济(11614)
商业(11011)
理论(10944)
决策(10882)
(10696)
(10182)
共检索到340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志军  
在回顾了社会资本测量文献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区域社会资本测量的6个维度:普遍信任、规范信任、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共同愿景与社会支持。基于浙江省的36个县域的数据,构建了区域社会资本的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开发的量表与数据拟合效果良好,为区域资本的测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裴志军  
本文把村域社会资本界定为一种集体层面的社会资本,指特定村落的关系网络型态以及支配村落内包括信任和互惠等影响人们行动的整体准则。本文在已有的社会资本测量文献基础上,提出了村域社会资本测量的6个维度:普遍信任、规范信任、正式网络、非正式网络、共同愿景与社会支持。基于浙江省西部农村的37个村落的数据,研究构建了村域社会资本的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开发的量表与数据拟合效果良好,为农村村域资本的测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嘉  张家滋  
利用浙江省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技术吸收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在第二产业中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及吸收能力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技术创新、技术吸收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地区,推动作用明显削弱,同时这一效应在第三产业中并不显著。浙江各地的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依赖度不尽相同并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丽  刘霞  吴次芳  
文章探讨了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关系,主要运用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及经济区位熵等指标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进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分形的R/S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县域差异遵守赫斯特律,其在时间上具有典型的自相似性,并且地区间发展差异在未来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最后,文章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勇  
县级行政区域对浙江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城市交通客流联系强度和联系方向研究浙江省县级层面的空间联系特征,明确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表现出差异化空间联系特征,市域外形成浙江北部和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轴线,浙江西南山区和东部城市呈现差异化联系格局,判断浙江各城市发展总体处在向心集聚阶段,预测可能形成网络化联系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辉  王瑜炜  
居民福利水平一直是决策层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选取浙江69个县级行政区域的数据,利用SPSS、ARCGI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空间相关性和可视化处理,研究各县福利水平的时空变化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县域福利水平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异状态且年度变化幅度较大,大部分地区福利水平的排位发生变化;区域内极化现象明显,辐射效应相对较弱;类型数量结构由"橄榄型"向"金字塔型"转变。另外,热点图显示:热点区域空间格局的主要结构特征保持不变,但南部地区正经历着冷热点区域的广泛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敏  陈钰芬  翁梅烨  
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居于全国前列,但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等问题。要使浙江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翊  冯云廷  俞杨安安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经济重心和格局比较稳定,略微向东北方向移动;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也显示了不同县域之间存在分化。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包括第一自然的分异、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政策红利的差异、区域规划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翊  冯云廷  俞杨安安  
基于浙江省67个县域的人均GDP,利用Arc 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分析2000—2013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县域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呈现西南—东北逐步增强的格局;2000—2013年间经济重心和格局比较稳定,略微向东北方向移动;冷热点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也显示了不同县域之间存在分化。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包括第一自然的分异、产业集群的空间联系、政策红利的差异、区域规划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景帅  唐根年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是解决新矛盾的第一动力。基于熵权法思想对2005、2011、2017年浙江省县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空间创新联系的基础对浙江省县域创新空间联系进行测度,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对创新网络进行密度、节点、子群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域创新能力呈现阶梯式分布,差异明显,创新网络密度较低,各县市创新联系程度、联系频率较低,不利于知识技术的传播与扩散;浙江省县域创新发展的扩散效应远低于回波效应,而且创新能力的点出度中心势下降趋势明显;浙江省内区域创新联系水平分为4个子群,群内成员变动不大,以杭州为中心的第一子群和以宁波为中心的第二子群的内部密度较大,同时第一子群与第二子群间的联系也是最频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月飞  张伦  
本文主要运用DEA模型,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对浙江省县域金融支农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农贷款的效率与金融要素的投入有关,县域金融对"三农"支持倾斜政策所产生的效率较为显著,金融资源投入要素的配置更趋合理,规模效率逐步提高,但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金融支农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轶清  赵雁楠  王缉慈  
对民国25年(1936年)和2013年浙江省县域经济活动的排序发现,尽管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交通等变迁剧烈,但近80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强弱的相对次序保持稳定。研究认为,基于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地方性知识的"嵌入"并形成产业区空间边界,而且因为历史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和制度嵌入"四合一"的综合性和长期性,使得这些"嵌入"的工商业文明内核化,并逐渐融入为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区域工商业活动的形成机制及其地理"扎根"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专业化产业区具有较强的历史"锁定"能力。这一发现对于区域产业规划,包括产业选择、创新能力培育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丁烨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选取生产和生活两类指标,运用差异系数与极化指数模型,对1997—2011年期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与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指标整体差异扩大,极化效应逐渐增强,生活指标整体差异与极化效应则缓慢变动,生产指标整体差异程度和空间极化效应要高于生活指标;县域经济发展地区间差异与地理分区个数成反比,地区内差异则与地理分区个数成正比;在二区域地理分区条件下,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之间极化效应均呈现增强趋势,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生产指标在三区域和四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变动基本保持稳定,生活指标则在三种区域之间的极化效应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祁慧博  沈欣懿  龙飞  刘梅娟  高晓玮  
基于2014~2020年浙江省62个县域碳排放及社会经济数据,针对浙江省县域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进行分级。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县域碳排放的空间依赖性与时空演变特征,通过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县域碳排放的空间集聚性。采用空间误差STIRPAT模型对浙江省县域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县域碳排放总量波动但总体呈增长趋势,县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态势相对稳定;高—高集聚类型县域主要集中在省内东北部地区,低—低集聚类型县域则主要集中在省内西南部地区;县域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性符合地理极化效应假说,县域人均GDP与碳排放还未呈现“脱钩”关系,产业规模化发展与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低碳效应尚未显现;单个县域碳排放受相邻县域碳排放的正向影响,且县域之间其他影响碳排放的社会经济因素也具有空间相关性。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除了从产业方面布局之外,还应注重从空间视角动态综合考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余鑫星  宫少颖  吴永兴  
以浙江省58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多指标因子分析、频率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县域经济进行总体评价,并进行空间差异的分析和解释。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得分的频数分布呈正偏态,说明得分较低的县(市)占据多数,岱山的经济实力名列第一位。将全省县域划分为8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中欠发达型县域最多,约占48%;从大区域的分布来看,浙东北的县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以稳定的和上升的发达型为主,金丽衢地区则以上升的欠发达型为主,温台沿海稳定的欠发达型占多数;各县域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全省经济格局从西南向东北呈现"3+1"的空间格局;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