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7)
- 2023(16682)
- 2022(13926)
- 2021(12836)
- 2020(10652)
- 2019(24070)
- 2018(23769)
- 2017(45627)
- 2016(24840)
- 2015(27937)
- 2014(28023)
- 2013(27539)
- 2012(25228)
- 2011(22464)
- 2010(22624)
- 2009(20708)
- 2008(20147)
- 2007(17735)
- 2006(15823)
- 2005(13968)
- 学科
- 济(118361)
- 经济(118178)
- 管理(73242)
- 业(64807)
- 企(54147)
- 企业(54147)
- 方法(47079)
- 数学(39688)
- 数学方法(39199)
- 财(33904)
- 中国(30844)
- 地方(28659)
- 农(28208)
- 业经(25969)
- 学(24680)
- 制(19483)
- 农业(18844)
- 理论(18216)
- 和(18117)
- 务(17661)
- 财务(17587)
- 财务管理(17531)
- 环境(16739)
- 企业财务(16698)
- 地方经济(16160)
- 贸(15250)
- 贸易(15240)
- 银(14776)
- 银行(14738)
- 体(14647)
- 机构
- 大学(355306)
- 学院(352532)
- 济(147017)
- 经济(143919)
- 管理(137514)
- 研究(122160)
- 理学(118986)
- 理学院(117619)
- 管理学(115419)
- 管理学院(114794)
- 中国(89842)
- 京(75963)
- 科学(75629)
- 财(71690)
- 所(61444)
- 研究所(55630)
- 财经(54601)
- 中心(54114)
- 农(52744)
- 江(51636)
- 业大(50012)
- 经(49456)
- 北京(48057)
- 范(47577)
- 师范(47214)
- 经济学(45378)
- 院(44425)
- 州(41530)
- 农业(40776)
- 经济学院(40571)
- 基金
- 项目(240484)
- 科学(189857)
- 研究(176341)
- 基金(175165)
- 家(152046)
- 国家(150826)
- 科学基金(130024)
- 社会(113953)
- 社会科(107453)
- 社会科学(107417)
- 基金项目(92801)
- 省(92769)
- 自然(82942)
- 自然科(81008)
- 自然科学(80993)
- 教育(79779)
- 自然科学基金(79481)
- 划(77899)
- 编号(71536)
- 资助(71484)
- 成果(58373)
- 重点(53840)
- 部(52561)
- 发(51682)
- 创(48933)
- 课题(48910)
- 国家社会(47220)
- 创新(45709)
- 科研(45607)
- 教育部(45268)
- 期刊
- 济(166891)
- 经济(166891)
- 研究(109530)
- 中国(66872)
- 财(57290)
- 学报(55013)
- 管理(50681)
- 科学(50679)
- 农(48097)
- 大学(41882)
- 学学(39319)
- 教育(36866)
- 农业(33337)
- 技术(30329)
- 融(27901)
- 金融(27901)
- 经济研究(27605)
- 财经(27415)
- 业经(24868)
- 经(23485)
- 问题(21595)
- 图书(19173)
- 技术经济(18418)
- 统计(16978)
- 理论(16658)
- 业(16314)
- 版(16117)
- 科技(16104)
- 现代(16082)
- 资源(15682)
共检索到525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相武 吴绍洪 戴尔阜 杨勤业
区域社会经济财产数据空间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区域社会经济财产数据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作为数据空间化的基础,提出了在G IS软件平台上,以与社会经济财产类型空间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作为权重,通过加权赋值的方法求解社会经济财产数据在对应空间位置上的密度,并应用河南省开封地区的社会经济财产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表达区域社会经济财产数据的空间化特征,应用起来方便、快捷,比较适用于宏观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社会经济数据 空间化 方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雪梅 赖胜强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来,财产性收入成为学术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理论角度对财产性收入内涵进行界定,并对财产性收入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完善财产性收入分配的途径。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微观影响 宏观影响 优化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在1987年广东深圳召开的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学术讨论会上,许多学者大力倡导推进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研究构想。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对于促进我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十年来,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论著大量涌现,不仅在研究领域上有很大拓展,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史和人类学研究的兴起,往往与区域经济史的研究相互促动,使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邦兆 何有世 刘涛 李光久
本文运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系统动力学 (SD)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方式 ,建立了镇江市人口社会经济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在详细研究系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 ,通过外生调控参数的优化 ,对实际系统行为的运行模式进行仿真 ,为镇江市制定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人口社会经济系统 系统动力学 仿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杰 靳文舟 张淑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学东 王占岐 童秋英 李德胜
准确评价区域耕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4种类型的土地整治潜力是实现区域统筹规划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选取能反映区域四种土地整治类型内在和外在潜力的指标因素,引入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双重制约条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约束条件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约束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开展定量评价,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潜力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高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能提高区域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反之则制约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同时根据约束条件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土地整治高潜力区、较高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低潜力区,与无约束条件下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松柏 蔡焕杰
以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 ,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 ,研究了其协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模型。最后以陕西省为例 ,进行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刁培俊 刘佳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正楚
将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作为模糊集,采用多输出神经网络,得到一个实际输出向量,把它作为评价样本对该模糊集的隶属度,较好地克服了常用的单输出网络人为规定评价指数的主观因素;把隶属度向量作为权值,对评价样本进行综合评分,以此对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避免了当隶属度向量各分量分布不集中时,最大隶属度原则所遇到的困难。采用基于多准则学习神经网络,较好地克服了基于单准则学习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关键词:
市域经济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四平
将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作为模糊集,采用多输出神经网络,得到一个实际输出向量,把它作为评价样本对该模糊集的隶属度,较好地克服了常用的单输出网络人为规定评价指数的主观因素;把隶属度向量作为权值,对评价样本进行综合评分,以此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避免了当隶属度向量各分量分布不集中时,最大隶属度原则所遇到的困难。采用基于多准则学习神经网络,较好地克服了基于单准则学习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长林 周鸿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是区域社会精神的时代表征,区域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二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引领、示范作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形成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精神 区域 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忠
走特色发展道路,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的必然结果。由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资源状况不同,对教育的需求方式、层次、规模和侧重点存在差异性,所以地方高校为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对象、方式、层次及途径也会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主动地为区域社会服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与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成为直接拉动区域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高校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立新
为经济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与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依据。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一般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使命服务地方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规模居世界第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王萌 任建宇
基于县域尺度财政转移支付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熵权TOPSIS、GMM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对我国转移支付空间格局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首先,转移支付分布基本与分配机制吻合,呈现西多东少的基本特征,而税收返还则反之。特定区域如生态功能区、老少边穷地区等转移支付呈现投入增加的态势,总体而言财政转移支付并没未有效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其次,转移支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分为总量影响、结构影响和双向影响。其中总量影响为正向影响,结构影响中无条件转移支付主要体现为总量效应,有条件转移支付则会通过影响地方政府决策而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机制,双向影响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于转移支付具有反向影响,对地方政府财税努力形成负向激励,弱化转移支付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综合性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均起到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并未有效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其中负向激励和软性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可能为其中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正绮
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的若干处理方法范正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对社会经济的研究工作自然地要求抬高一个层次,要做到既定性又定量地研究问题。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中,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数据建立经济模型,借助于现代化的计算机工具及先进的统计或其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