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7)
- 2023(16761)
- 2022(14189)
- 2021(12800)
- 2020(10803)
- 2019(24478)
- 2018(23845)
- 2017(45319)
- 2016(25201)
- 2015(28007)
- 2014(27768)
- 2013(27515)
- 2012(25371)
- 2011(22980)
- 2010(22662)
- 2009(20695)
- 2008(20265)
- 2007(17852)
- 2006(15262)
- 2005(13074)
- 学科
- 济(107577)
- 经济(107465)
- 管理(72478)
- 业(68000)
- 企(55195)
- 企业(55195)
- 方法(53688)
- 数学(48246)
- 数学方法(47682)
- 农(27142)
- 财(26782)
- 中国(24791)
- 学(24224)
- 地方(22462)
- 业经(21639)
- 贸(19995)
- 贸易(19993)
- 易(19350)
- 环境(19150)
- 农业(18482)
- 务(17494)
- 财务(17451)
- 财务管理(17413)
- 企业财务(16578)
- 制(16493)
- 和(15954)
- 技术(15422)
- 理论(14978)
- 融(14970)
- 金融(14966)
- 机构
- 大学(366867)
- 学院(365769)
- 济(146746)
- 经济(143920)
- 管理(140341)
- 理学(123500)
- 研究(122110)
- 理学院(122030)
- 管理学(119641)
- 管理学院(118995)
- 中国(88512)
- 科学(80123)
- 京(75505)
- 农(69760)
- 财(64250)
- 所(62549)
- 业大(61264)
- 研究所(57941)
- 中心(56812)
- 农业(55807)
- 财经(53316)
- 江(53214)
- 经(48638)
- 范(47229)
- 师范(46569)
- 经济学(46113)
- 北京(45791)
- 州(44503)
- 院(44220)
- 经济学院(42148)
- 基金
- 项目(261568)
- 科学(206294)
- 基金(192899)
- 研究(179504)
- 家(172300)
- 国家(170988)
- 科学基金(146065)
- 社会(115536)
- 社会科(109736)
- 社会科学(109702)
- 基金项目(102761)
- 省(102526)
- 自然(98833)
- 自然科(96622)
- 自然科学(96587)
- 自然科学基金(94896)
- 划(87769)
- 教育(83310)
- 资助(78735)
- 编号(69306)
- 重点(59969)
- 部(57424)
- 发(55882)
- 创(54436)
- 成果(54131)
- 科研(51635)
- 创新(51089)
- 计划(51016)
- 国家社会(48800)
- 教育部(48533)
- 期刊
- 济(146227)
- 经济(146227)
- 研究(94139)
- 学报(67482)
- 农(60598)
- 中国(60375)
- 科学(59308)
- 大学(49445)
- 财(49277)
- 管理(47358)
- 学学(47344)
- 农业(41325)
- 教育(30995)
- 技术(30394)
- 融(28082)
- 金融(28082)
- 财经(25878)
- 经济研究(24092)
- 业经(23936)
- 业(22493)
- 经(22097)
- 问题(20074)
- 版(19619)
- 统计(18838)
- 技术经济(17838)
- 科技(17583)
- 资源(17547)
- 业大(17533)
- 策(17416)
- 商业(16546)
共检索到503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方林 黎文勇
本文利用2006-2013年数据分析了贵州地级市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趋势,发现贵州地级市碳生产率总体呈斜"N"型增长趋势。然后建立考虑空间效应的碳生产率活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财政环保支出、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均GDP对碳生产率活动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贵州地级市碳生产率不仅具有空间集聚性,而且存在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溢出不是误差冲击对碳生产率活动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相邻地区碳生产率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发挥作用。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空间效应 产业结构 空间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区域高、沿线区域低的“V”型分布态势;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严格收敛;效率改善指数是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主导性因素;产业结构是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与胡焕庸线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而数字化与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旭晓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区域高、沿线区域低的“V”型分布态势;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严格收敛;效率改善指数是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主导性因素;产业结构是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与胡焕庸线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而数字化与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梅
本文运用了动态方向性距离函数对1995年-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外溢的角度考虑了影响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效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高等教育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效率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比重对于高等教育效率的提高无明显影响,人力资本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效率 区域差异 DSBM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五七 武戈
运用基于非参数前沿分析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碳排放约束的省际工业绿色TFP及其分解成分的变化,发现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拖累了绿色TFP增长。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效率增进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绿色TFP增长,资本深化促进了技术进步但不利于效率改进,地方分权对技术效率和绿色TFP增长有显著副作用,国有工业比重抑制了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TFP增长,FDI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梅
文章对我国各省区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人力资本的深化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Verdoorn定律。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化对技术进步无明显影响但是会促进技术效率的改进,而开放度则会促进技术进步但对技术效率无影响。农业占GRP的比重增加导致Malmquist指数提高,它会使技术效率增加但与技术进步存在负相关关系。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及各地区存在着技术效率的收敛。纯粹技术效率的收敛导致了技术效率的收敛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炜 范洪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阶段特点、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1998-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0.1%,增长来源主要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省际差异较大,而区域表现出一定的趋同。1998-2012年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无变化,两个地区虽技术水平变化增长0.3%,但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支援 陈星宇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ESDA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结构与集聚特征,建立SDM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2)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不仅促进了本地碳生产率增长,还间接提高了周边城市的碳生产率;产业结构则在阻碍本地碳生产率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高。(3)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曲线关系,当前所有城市均已跨过曲线拐点,表明低碳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支援 陈星宇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ESDA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结构与集聚特征,建立SDM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2)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不仅促进了本地碳生产率增长,还间接提高了周边城市的碳生产率;产业结构则在阻碍本地碳生产率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高。(3)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曲线关系,当前所有城市均已跨过曲线拐点,表明低碳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青青 苏秦 尹琳琳
本文在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引入社会资本因素,采用信任、交互、互助和社团测量我国各省市的社会资本水平。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根据1993~2007年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信息化、市场化和社会资本对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信息化和市场化对我国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互助和社团对服务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信任和交互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率 技术效率 社会资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瞿凌云
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及丹尼森效应,三种效应的贡献率显示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2002年以后丹尼森效应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发现,东部地区省份的两种效应普遍高于其他省份。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部省份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保持纯生产率效应贡献度的基础上提高丹尼森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两种效应都有待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立涛 沈镭
将化石能源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作为投入要素引入到全要素能源效率(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TFEE)的研究之中,是不断完善能效评价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选取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及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真实GDP(不变价)作为单一产出变量,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刻画了1997—2007年来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时空演进格局。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TFEE固定影响模型进一步解析了中国区域TFEE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DEA 固定影响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嘉雯 陈华超 徐强
文章基于总量和分类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能源消费以及对应的碳排放,使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80—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产率的提高对减少碳排放逐渐产生正向影响,滞后3期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滞后4期才能对碳排放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从短期来看,生产率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碳排放的增加仍然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洪功翔 张兰婷 李伟军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和区位熵指数法分别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和金融集聚指数进行测度,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金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的TFP增长效应与区域因素有关,银行业集聚对TFP增长的贡献大于证券业集聚。保险业集聚对TFP增长效应存在消极作用,其中,以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集聚促进TFP增长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