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0)
2023(13388)
2022(11527)
2021(10833)
2020(8619)
2019(19906)
2018(19915)
2017(37934)
2016(21093)
2015(23484)
2014(23389)
2013(22947)
2012(20911)
2011(18748)
2010(18470)
2009(16188)
2008(15241)
2007(13013)
2006(11267)
2005(9466)
作者
(59271)
(49152)
(48817)
(46448)
(31153)
(23649)
(22215)
(19398)
(18687)
(17367)
(16987)
(16343)
(15529)
(15206)
(15154)
(14911)
(14837)
(14581)
(13883)
(13880)
(12332)
(11776)
(11677)
(11096)
(11023)
(10839)
(10838)
(10707)
(9972)
(9808)
学科
(81684)
经济(81610)
管理(58372)
(50255)
(40751)
企业(40751)
方法(34743)
数学(30040)
数学方法(29697)
(23025)
地方(22441)
(20492)
中国(20396)
环境(20187)
业经(18447)
(17001)
农业(15845)
(14878)
(13336)
理论(13262)
(12875)
贸易(12868)
(12391)
地方经济(12139)
(12073)
技术(12024)
教育(11109)
资源(10977)
(10715)
(10592)
机构
学院(284727)
大学(283381)
管理(112852)
(105018)
经济(102522)
理学(98692)
理学院(97497)
管理学(95790)
管理学院(95299)
研究(94841)
中国(68071)
科学(63566)
(60572)
(47285)
(47227)
业大(45432)
(45034)
研究所(43788)
中心(43217)
(40512)
(40309)
师范(39931)
北京(37857)
农业(36987)
财经(36966)
(35602)
(33539)
(33512)
师范大学(32286)
技术(31618)
基金
项目(207473)
科学(162918)
研究(152275)
基金(148489)
(129716)
国家(128631)
科学基金(110232)
社会(93426)
社会科(88292)
社会科学(88268)
(83178)
基金项目(80707)
自然(72695)
自然科(70830)
自然科学(70818)
(70304)
自然科学基金(69482)
教育(68917)
编号(63479)
资助(58783)
成果(50061)
重点(46794)
(46078)
(43961)
课题(43585)
(43290)
创新(40305)
科研(39764)
项目编号(38253)
计划(38012)
期刊
(114088)
经济(114088)
研究(78420)
中国(51226)
学报(47189)
科学(43820)
(43207)
管理(38239)
大学(34714)
教育(34063)
学学(32620)
(31729)
农业(30559)
技术(24216)
业经(20538)
(19567)
金融(19567)
经济研究(16965)
图书(16261)
资源(16072)
财经(15946)
(15337)
科技(15219)
问题(15008)
(13630)
理论(13515)
(13482)
现代(12742)
实践(12713)
(12713)
共检索到397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邹芳睿  朱能  郭而郛  杜涛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明确提出自身发展的“双碳”目标。对于区域建设来说,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两国合作的旗舰项目自成立之初即提出了自身碳排放总量约束指标,并在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区域碳排放路径的研究。依托生态城实际案例数据,将生态城碳排放拆分为建筑、产业、交通以及碳汇四个部分进行核算,并利用情景分析法得出碳达峰路径,为生态城后续的发展规划以及同类型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郝文升  赵国杰  温娟  李燃  常文韬  
在给出低碳生态城市系统观概念和拓展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阐发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制度保障,为深化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秋妹  朱坦  史学瀛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生态城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生态城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最后,结合中新天津生态城环保建设的实例,探讨生态补偿在区域环境保护实践中的运行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星  石炼  
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探讨了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构建城市可持续水生态系统的理念、方法及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以节水为核心,构建安全、高效、人水和谐的水循环利用模式的规划设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保军  董珂  
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示范意义,总结"指标体系建立→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的生态型规划步骤,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7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冰  
生态社区是组成城市生活的基本细胞单元,连接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中观尺度地表单元。生态社区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们对理想人居环境的强烈需求,在改善人居环境、降低能耗、促进城市可持续等方面意义重大。在调研和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生态社区发展概况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发展现状、规划设计方法、发展建设重点和实施管理方法,总结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管理经验,提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评价标准,全面指导和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健康发展,为国内生态社区建设提供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全国开展生态社区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莉  张征云  宋文华  宋兵魁  
为了维持并提高中新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生态城共有动植物469种,其中动物332种,植物137种。生物空间分布不均,动植物主要分布在生境较好的湿地,动物以昆虫、鸟类种类相对较多,盐生植物资源丰富。建议采取突出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重视水环境修复和控制土壤盐度的措施,保证城市绿地的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翔  王政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产业的集聚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承接区和农村人口的集中区,同时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特别是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理念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中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增峰  袁少军  石炼  
本文从我国环境卫生的总体情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城市总规划视角下,预测我国环境卫生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阶段的环境卫生规划为实例,从规划的角度来说明解决我国环境卫生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为其它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环境卫生规划提供参考和示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靳美珠  邓小文  周滨  司敏  宋文华  孙静  李红柳  
本文在深入的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分解以及多元统计等相关方法对中新生态城建设的指标进行构建,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了天津生态城实际,汲取精华、提升标准、丰富生态城建设新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为我国其他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力军   冯江林   孙玉璇  
我国于2020年明确提出了碳排放峰值目标,但学术界在区域碳排放达峰预测模型构建和实现路径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为探索和构建更为有效、准确的区域碳排放达峰预测模型并提出可行的实现路径,首先,分析和选取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与指标,建立起STIRPAT拓展模型;其次,依托排放系数法及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来计算历史数据,运用岭回归算法得出STIRPAT拓展模型中各个指标的弹性系数;最后,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区域碳排放量进行不同发展情景的预测。其中,预测模型采用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21年)的数据,预测天津市未来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峰值和碳达峰时间,进而深入探索区域实现碳达峰的最优路径。研究结果以期为区域碳排放达峰的预测理论拓展和实践,以及绿色减排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辅助,为实现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路径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力军   冯江林   孙玉璇  
我国于2020年明确提出了碳排放峰值目标,但学术界在区域碳排放达峰预测模型构建和实现路径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为探索和构建更为有效、准确的区域碳排放达峰预测模型并提出可行的实现路径,首先,分析和选取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与指标,建立起STIRPAT拓展模型;其次,依托排放系数法及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来计算历史数据,运用岭回归算法得出STIRPAT拓展模型中各个指标的弹性系数;最后,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区域碳排放量进行不同发展情景的预测。其中,预测模型采用天津市统计年鉴(2000—2021年)的数据,预测天津市未来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峰值和碳达峰时间,进而深入探索区域实现碳达峰的最优路径。研究结果以期为区域碳排放达峰的预测理论拓展和实践,以及绿色减排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辅助,为实现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路径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茜  王善礼  董楠娅  
运用2009—2019年重庆市区县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着重探讨了重庆市整体及“一区两群”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性问题。结果表明:重庆市碳排放在大部分区县表现出空间相关性,少部分区县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能源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财政情况及技术创新水平分别在不同程度、不同区域上呈现空间溢出效应,是重庆市区域碳排放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推动重庆市达成碳达峰目标,实现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碳减排规划与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耿莹  
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生态城区域内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主体,面临着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选择。本文以自来水供应为例,对趸售、平销返利、代销、管网租赁四种运营模式进行比较,力争从财务视角为生态城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分析结果显示,单从财务角度出发,不拥有自来水所有权前提下的代销和管网租赁模式明显优于拥有自来水所有权前提下的趸售和平销返利模式;但综合考虑公共安全等其他因素,拥有自来水所有权显然更重要,趸售模式则会成为最优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岐山  
2011年7月27日中新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又一标志性项目。在盐碱荒滩上建设生态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些探索和经验,意义深远,极具挑战。三年来,在中新双方共同努力下,天津生态城起步区建设初战告捷,绿色建筑、道路管网、景观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污水库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