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6)
2023(9351)
2022(7784)
2021(7143)
2020(5420)
2019(12406)
2018(11787)
2017(21172)
2016(11481)
2015(12629)
2014(12646)
2013(12627)
2012(12240)
2011(11602)
2010(11633)
2009(10611)
2008(10320)
2007(9061)
2006(8312)
2005(7905)
作者
(34578)
(29051)
(28736)
(27170)
(18404)
(13842)
(13040)
(11282)
(11000)
(10247)
(9886)
(9792)
(9416)
(9327)
(9063)
(8930)
(8548)
(8347)
(8293)
(8272)
(7405)
(7124)
(6966)
(6757)
(6569)
(6464)
(6346)
(6275)
(5913)
(5743)
学科
(60298)
经济(60257)
管理(28288)
(26853)
地方(22190)
中国(20908)
(18351)
企业(18351)
方法(17639)
(16633)
数学(15581)
数学方法(15449)
业经(13245)
地方经济(13138)
农业(11816)
(11117)
环境(11073)
(10928)
(10868)
金融(10867)
(10231)
(10206)
贸易(10195)
(9979)
银行(9964)
(9812)
(9762)
(8976)
技术(8756)
(8313)
机构
学院(165399)
大学(163399)
(73784)
经济(72336)
研究(67984)
管理(58746)
中国(51749)
理学(49409)
理学院(48680)
管理学(47789)
管理学院(47457)
科学(41082)
(36536)
(35159)
(32746)
研究所(31754)
中心(30605)
(29191)
(26237)
(25332)
(25268)
师范(25094)
财经(24935)
北京(23838)
经济学(22959)
业大(22638)
(22632)
农业(22539)
(21355)
科学院(20874)
基金
项目(109773)
科学(87521)
研究(81570)
基金(78605)
(69324)
国家(68748)
科学基金(58070)
社会(53218)
社会科(50611)
社会科学(50606)
(43711)
基金项目(40796)
(37391)
教育(36090)
自然(35272)
自然科(34399)
自然科学(34394)
自然科学基金(33731)
编号(32110)
资助(31360)
(31273)
重点(26164)
成果(25805)
发展(25409)
(24956)
课题(23941)
(23778)
(22871)
国家社会(22716)
创新(21563)
期刊
(89452)
经济(89452)
研究(56533)
中国(41594)
(27510)
学报(25018)
科学(24722)
(22861)
管理(22809)
教育(21469)
农业(19318)
(19236)
金融(19236)
大学(18786)
学学(17407)
业经(15450)
经济研究(15357)
技术(15033)
财经(11950)
问题(11233)
(10614)
(10471)
资源(10152)
(9849)
国际(9191)
世界(8913)
技术经济(8720)
商业(8445)
统计(8442)
科技(8274)
共检索到274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俊  
本文在以研发为基础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估计研发投入循环累积效应的分析框架,并基于省级数据估计了2000—2016年中国区域研发投入的循环累积效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循环累积效应的估计受知识生产函数形式和知识产出衡量指标的影响,相比于熊彼特知识生产函数,这期间中国真实经济更符合琼斯知识生产函数,以专利授权量衡量知识产出比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知识产出所估计的结果更为稳定;这期间中国研发投入的循环累积效应总体上不断增强,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形成于2010年以前,现阶段已趋于稳定。最后,在研发资源配置和区域创新战略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彤慧  夏贵菊  王茜茜  
区域开发的生态累积效应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积累,达到一定阈值后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表现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气候特征、土壤特征、生物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水土资源特征等方面。该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其变化过程监测研究、评价研究、方法论研究以及机理与协同效应研究方面;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区域、人工绿洲区、湿地区为该研究的热点区域。区域开发的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是较大范围开发活动生态环境后评价工作的基础,也将为今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单元筛选和规划提供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同尧  
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了省域的创新投入产出经验模型,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27个省市的风险投资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具有累积效应,风险投资、研发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研发的作用高于风险投资。同时,工资、开放度和教育水平都会有利于地区的创新,但经济发展水平对商标有一定的负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心刚  汪克夷  孙海洋  
选取2007—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45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OLS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绩效的累积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绩效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2007—2010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2010年的累积效应最大,但这种推动作用在2011年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诸裕祥  陈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景章  陈震  
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运用世界银行2005年的调查数据,通过控制代表企业特征的匹配变量构建与处理组相匹配的对照组,实证研究FDI对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比较FDI对处理组的平均处理效应。研究发现不论FDI对内资企业参与程度的高低,FDI都对研发投入有负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冠华  
2000年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估计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张冠华一、现阶段台湾经济的发展特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岛内外一系列经济因素的急剧变化,促使台湾传统的经济发展型态以及产业结构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台湾当局也因此采取了一系列大幅度经济调整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汉东  李流  
文章根据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平均生育水平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普查的人口总数和历年的总和生育率存在明显的自相矛盾;如果2010年第六次普查的人口总数是真实的,则历年公布的总和生育率明显偏低。在考虑2000年五普人口总数存在低估的情况下,文章估计2000年以来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为1.57左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骆祚炎;  
在消费粘性的约束下,居民消费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财富效应可以被划分为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理论分析证明,累积财富效应要显著高于即时财富效应。以往文献研究的财富效应从本质上看属于直接的财富效应,因而忽视了消费粘性约束对累积的财富效应的影响。文章引入工具变量IV并借助TSLS或GMM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的消费粘性系数较高,各种资产的即时财富效应微弱,累积财富效应相对较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鲍洋  
"金砖国家"引进FDI的资本形成效应表现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从直接效应来看,1992~2010年"金砖国家"引进FDI的直接资本形成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巴西、中国、俄罗斯、南非和印度。从间接效应来看,利用1992~2010年相关数据对"金砖国家"引进FDI对国内投资的间接资本形成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引进FDI对国内投资具有"挤入"效应,且中国大于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引进FDI对国内投资具有"挤出"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南非、巴西和俄罗斯。通过分析指出,"金砖国家"引进FDI的间接资本形成效应差异主要与FDI的进入方式、投资率和FDI的产业分布有关。
[期刊] 改革  [作者] 邵兴全  林艳  
采用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的五个维度探讨累积效应对家庭福利的影响。这五个维度中,尤其是其中的社会网络规模、信任及其参与公共事务对家庭福利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而言,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效应很大。因此,在政策设计上,应提升贫困家庭的社会资本累积程度,从而提高贫困家庭的福利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峰  李林妍  谢鑫  薛占军  王俊玲  高志奎  
以韭菜品种新世纪雪韭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N)、低氮(N 12g/m2,L)、中氮(N 24g/m2,M)、高氮(N 36g/m2,H)4个氮素水平,结合4 g/m2硫磺(S)对韭菜进行土施处理,分析氮硫互作对韭菜叶片硝酸盐(NO3-)累积及NO3-还原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NO3-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干物率则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中氮水平达到最高。土施硫磺可降低不同氮水平下韭菜硝酸盐的累积,提高NA、GOT和GPT的活性,各酶活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涂建明  刘慧中  田树铭  
基于我国的审计报告改革背景,分析并检验改革所驱动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型及其对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显著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的累积效应,即较多的关键审计事项对应于相对较低的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这一累积效应对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类公司表现得相对明显,其支持审计师执行了更为规范的风险导向审计。研究还发现,公司盈利能力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财务信息质量(或审计质量)的累积效应中,兼具调节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上述研究表明,审计报告改革驱动了审计职业界向风险导向审计的深度转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近年来,有关中国妇女近期生育水平的研究很多,各类研究由于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在这些讨论中,出生人口数的数据质量和调整是各类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关键。文章使用2000年、2010年两次中国人口普查中提供的妇女人口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年间的生育分布模式,在考察两次人口普查女性人口漏报的基础上,应用Preston和Coale提出的变量r方法,对中国2000—2010年的净人口再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同时,文章计算出这10年间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60左右。变量r方法对于具体的出生人口数量和育龄妇女数量的数据质量要求较低,且在多项研究中经过实践的检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无论应用何种人口学方法,都应注意其前提假设,仔细检查数据,减少可能存在的偏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凡  赵梦晗  
生育水平不仅是衡量人口发展状况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关系到国家战略性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对官方公布的出生或生育数据质量的质疑不断,加之不同学者所估计的生育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真实生育水平成了一个谜。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普查数据、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最新的户籍登记数据的评估和比对,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人口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综合多种数据、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结论是2000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至少达到了1.6左右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