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7.194.23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4)
2023(15146)
2022(12988)
2021(12005)
2020(10111)
2019(23234)
2018(23097)
2017(43788)
2016(23905)
2015(27319)
2014(27743)
2013(27635)
2012(26027)
2011(24187)
2010(24965)
2009(23312)
2008(23148)
2007(21088)
2006(18907)
2005(17427)
作者
(74592)
(62390)
(62373)
(59113)
(39832)
(29875)
(28344)
(24189)
(23692)
(22522)
(21450)
(21147)
(20202)
(20148)
(19505)
(19364)
(18487)
(18451)
(18045)
(17770)
(15916)
(15626)
(15329)
(14382)
(14095)
(14053)
(13873)
(13787)
(12825)
(12360)
学科
(121067)
经济(120968)
管理(65187)
(59175)
方法(46455)
(46032)
企业(46032)
数学(40647)
数学方法(39981)
中国(31880)
地方(30732)
(29929)
(26408)
业经(24308)
(21583)
农业(20398)
环境(19724)
(18977)
(18499)
贸易(18485)
(17900)
(17782)
金融(17779)
(17754)
地方经济(17725)
(17638)
银行(17592)
理论(17505)
(16995)
(16304)
机构
学院(361236)
大学(359731)
(150938)
经济(147599)
管理(132082)
研究(132073)
理学(111973)
理学院(110531)
管理学(108186)
管理学院(107512)
中国(100159)
科学(83925)
(79286)
(70087)
(66655)
(64492)
研究所(63672)
中心(59357)
(57116)
业大(54229)
财经(52237)
北京(51105)
农业(50436)
(50392)
师范(49862)
(47058)
(46995)
经济学(46315)
(45778)
经济学院(41322)
基金
项目(232340)
科学(181013)
研究(167289)
基金(165132)
(145281)
国家(144116)
科学基金(121339)
社会(104136)
社会科(98632)
社会科学(98602)
(92661)
基金项目(86407)
自然(78463)
(78191)
教育(76967)
自然科(76419)
自然科学(76392)
自然科学基金(74974)
资助(69176)
编号(68307)
成果(56317)
(55216)
重点(53750)
(50152)
课题(48770)
(47227)
创新(44313)
科研(44043)
发展(43663)
计划(42977)
期刊
(179591)
经济(179591)
研究(107702)
中国(77251)
学报(59147)
(58970)
科学(54504)
(50220)
管理(49729)
大学(43474)
学学(40748)
教育(40410)
农业(40229)
技术(34722)
(33928)
金融(33928)
经济研究(28678)
业经(28600)
财经(25889)
问题(23050)
(22379)
(21959)
统计(20100)
技术经济(19870)
资源(19549)
图书(19219)
(17950)
(17431)
(17386)
商业(16910)
共检索到55999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论文在分析系统构成、系统特征尺度和系统功能实现多势效性的基础上,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构建了包含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运行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地区为对象,开展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为本地区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水平的决策,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分析系统场及系统场控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构建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管理机制的总体框架。并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战略规划管理机制、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和管理监控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为区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叶青  
该文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转变,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文盛  孟立贤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新才  斯丽娟  
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实施及实践的归纳分析,针对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在分析甘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甘肃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对补偿主体、方式、类型、标准等进行阐述,最后从矿山生态补偿的法制保障、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基金以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陈晓燕  
牧区是以绿色草原为主体生态景观、草原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目前,我国牧区主要包括13个省(区)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主要集中分布于中西部经济地带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牧区仍然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民生改善的薄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特别是欠合理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已对牧区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文章以内蒙古为例,主要对牧区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尝试提出解决现存问题、推进牧区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越峰  岳忠春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的矛盾愈加尖锐,呼包银经济区的生态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构建的矿产资源开发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呼和浩特、包头的两大系统间具有较强的相互影响作用,两者之间的发展水平接近协调发展;银川的两大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较低,处于失调发展。(2)区内两个系统间的发展不同步且水平较低,三个城市的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偏低且发展不稳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本文着重从正面探讨我国40多年来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效应。主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增长要素决定着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矿业开发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和发展加速了国家“核心-边缘”二元结构的演进进程;矿业开发对多数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当地资源基础(数量、质量和种类):富则强,贫则弱;矿业开发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贡献往往大于资源开发本身,这对发展中地区加强对外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在全部要素赋值中,4个正相关变量(能源消费、原材料加工工业固定资产、货运量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代表了我国工业化初期的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即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的转变极大地刺激了矿产资源的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严良  
本文梳理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基于商业网络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一个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模式框架,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宋文飞  
文章考察在生态足迹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的变动关系,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形成"资源诅咒"现象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有条件的技术进步推动型特征,但是却忽略了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对生态足迹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则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甲山  许瀚予  李绍萍  
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现行税费政策在矿产资源开发及环境治理上的作用,指出了税费设计在矿产资源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构建以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税为核心、其他相关税费相配合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税费体系,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税的构成要素及生态保证金的管理。建议改革资源税、完善增值税,统一矿产开发水土保持补偿费标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庆  孟旭光  
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6条建议:梳理相关政策法规,稳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明细执法主体,规范补偿费收取办法;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拓宽矿山环境治理资金渠道;实施差别化政策,对新老矿区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明确法律责任,重视发挥地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注重公众参与,保障特殊群体的利益。研究成果对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生态立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燕  王有强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税费制度是生态补偿理论在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中的具体应用,是指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功能下降或资源耗竭,由开发者等责任主体为内化生态负外部成本所缴纳税费形成的制度体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税费制度由资源税、排污费等构成,但存在指导理念滞后、税费界限模糊、税费分配不合理、监管体制偏软等问题,影响着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阻碍着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鉴于此,我国应强化生态补偿理念的指导作用、设立生态损失费、建立税费返还机制、推动监管体制的生态化改革,为有效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提供新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启宇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于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学者在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但也存在不少欠缺之处。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多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雪梅  张小雷  杜宏茹  曹建标  
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论文以新疆为例,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计量模型,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探讨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显示: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矿产资源开发与工业水平、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矿产资源开发指数每提高1%,工业化水平也相应地提高0.24%,城市化综合水平也相应地提高1.25%;而经济发展存在到矿产资源开发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每提高1%,矿产资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