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7)
2023(13844)
2022(11486)
2021(10522)
2020(8612)
2019(20012)
2018(19700)
2017(37243)
2016(20215)
2015(22630)
2014(22292)
2013(22074)
2012(20515)
2011(19035)
2010(19670)
2009(17915)
2008(17777)
2007(15856)
2006(14463)
2005(13189)
作者
(61889)
(51410)
(51226)
(48518)
(32739)
(24687)
(23095)
(19843)
(19838)
(18636)
(17792)
(17588)
(16711)
(16605)
(16060)
(15824)
(15274)
(15063)
(14921)
(14555)
(13081)
(12875)
(12591)
(11799)
(11483)
(11475)
(11420)
(11267)
(10696)
(10129)
学科
(92740)
经济(92669)
管理(52773)
(47994)
(36892)
企业(36892)
方法(35785)
数学(31346)
数学方法(30709)
中国(26770)
地方(26140)
(25085)
(20940)
业经(20326)
环境(17896)
农业(17206)
(15642)
(14871)
理论(14853)
地方经济(14662)
(14501)
(14298)
贸易(14283)
(14240)
金融(14236)
(14065)
(13864)
银行(13817)
(13705)
(13473)
机构
学院(292576)
大学(290980)
(115221)
经济(112670)
研究(108562)
管理(106972)
理学(91379)
理学院(90169)
管理学(88000)
管理学院(87472)
中国(80764)
科学(70934)
(64800)
(57287)
(55528)
研究所(52459)
(50719)
中心(48021)
业大(46792)
(46504)
农业(43359)
(42770)
师范(42325)
北京(41505)
财经(39628)
(39573)
(37247)
(35792)
经济学(34406)
(34217)
基金
项目(197664)
科学(154657)
研究(141196)
基金(140456)
(125111)
国家(124135)
科学基金(104425)
社会(88134)
社会科(83643)
社会科学(83611)
(79939)
基金项目(73598)
自然(68063)
(67356)
自然科(66276)
自然科学(66255)
自然科学基金(65018)
教育(64973)
资助(57929)
编号(56901)
(48202)
成果(46088)
重点(46087)
(41884)
课题(41283)
(40928)
创新(38355)
发展(37778)
科研(37484)
计划(37262)
期刊
(134374)
经济(134374)
研究(85471)
中国(66216)
学报(51541)
(50716)
科学(47277)
管理(40661)
大学(38079)
教育(37960)
(36413)
学学(35530)
农业(35188)
技术(27392)
(25868)
金融(25868)
业经(23342)
经济研究(21340)
(19567)
财经(18869)
资源(17668)
问题(16960)
图书(16479)
(16353)
统计(15490)
科技(14989)
(14791)
技术经济(14647)
(14418)
业大(13578)
共检索到45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国平  宋文飞  
文章考察在生态足迹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的变动关系,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形成"资源诅咒"现象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矿产资源丰裕区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有条件的技术进步推动型特征,但是却忽略了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对生态足迹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则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平  王汝曦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省际面板资料,考察生态足迹约束下的经济发展与资源依赖程度的关系,从生态学角度检验中国大陆的矿产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资源诅咒"效应。结果表明,"资源诅咒"在中国大陆的省际层面成立,矿产资源丰裕区存在生态经济低效率。矿产资源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的挤出间接阻碍了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国际上许多研究显示,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的假说,并把它看作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通过构建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数,重点考察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论表明,1978—2003年我国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对此现象,论文用“资源诅咒”的四种传导机制作出解释,同时也为我国资源丰裕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纳德·尤·门多萨  哈罗德·杰罗姆·麦克阿瑟  安妮·翁·洛佩斯  张波  胡晓晓  
基于个案研究和国家实证分析发现,矿产资源开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一方面,各国都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财富实现经济发展,但都不免掉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另一方面,这种复杂的联系也表明资源开采带来的风险是可以有效避免的。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方法改善他们的财富管理,引导这些财富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这似乎已经把资源诅咒成功转化成了资源福音。文章吸取了在矿产资源财富管理中广泛使用的政策观点和学术研究中得出的经验教训,通过理论和实践概述了资源诅咒带来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纳德·尤·门多萨  哈罗德·杰罗姆·麦克阿瑟  安妮·翁·洛佩斯  张波  胡晓晓  
基于个案研究和国家实证分析发现,矿产资源开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一方面,各国都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财富实现经济发展,但都不免掉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另一方面,这种复杂的联系也表明资源开采带来的风险是可以有效避免的。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方法改善他们的财富管理,引导这些财富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尤其是人力资本投资,这似乎已经把资源诅咒成功转化成了资源福音。文章吸取了在矿产资源财富管理中广泛使用的政策观点和学术研究中得出的经验教训,通过理论和实践概述了资源诅咒带来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论文在分析系统构成、系统特征尺度和系统功能实现多势效性的基础上,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构建了包含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协调运行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进行了规划和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地区为对象,开展了具体的实证研究,为本地区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水平的决策,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宇  
BHP方式──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开发的可取模式马宇(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矿产蕴藏丰富,门类齐全,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利用外资进行陆上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对加快我国资源开发步伐,提高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雄标  严良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基地,而西部地区地质复杂、条件恶劣、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周边国家而言又具有相对优势。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勘探开发领域国际合作是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必然途径。本文就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国际合作模式予以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理军  严良  
本文梳理了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献,基于商业网络和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一个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系统模式框架,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予龙  周洪  谷树忠  
本文通过资源诅咒系数计算出我国30个省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偏离程度,并按照其大小将中国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无资源诅咒区。选择了4个省份作为不同资源诅咒类型区的代表,分析1990年-2007年期间资源诅咒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这4个代表区域的资源诅咒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资源诅咒严重区和资源诅咒高危区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资源诅咒现象产生的内外部动因主要是:短期行为导致资源开发的同时忽视了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过于依赖资源禀赋,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畸形发展;投资环境较差,缺乏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资源费(税)政策偏差,导致地区资源和经济利益双重流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本文着重从正面探讨我国40多年来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效应。主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增长要素决定着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矿业开发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和发展加速了国家“核心-边缘”二元结构的演进进程;矿业开发对多数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当地资源基础(数量、质量和种类):富则强,贫则弱;矿业开发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贡献往往大于资源开发本身,这对发展中地区加强对外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在全部要素赋值中,4个正相关变量(能源消费、原材料加工工业固定资产、货运量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代表了我国工业化初期的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即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的转变极大地刺激了矿产资源的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青  梁钰  
科学的发现与技术进步使一些矿物逐渐变成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矿物的开发利用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支持。论文面向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途径,针对矿业的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区域3个层次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政策。研究认为:①循环经济模式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的层次应采取各自的发展模式;③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育填  刘婧  刘凯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因素的约束,生态限制开发区域人口产业集聚程度低,部分资源型地区随着资源枯竭和地域功能的转变,矿产资源产业逐步退出。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基于"推—拉"理论分析框架,探讨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门头沟区的矿产资源产业在地区功能定位由"能源矿产基地"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转变、矿产资源枯竭导致开发成本高等推力因素,以及当地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安置等阻力因素的相互博弈的过程中逐渐退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矿产资源产业退出提供了重要保障。生态限制开发区域矿产资源产业退出是地域功能、产业特性和政府管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